段 萍
(河南省湯陰縣人民醫院,河南 湯陰 456150)
老年癡呆癥即阿爾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之一,目前的發病率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和腦卒中風,排在第四位。老年癡呆癥是一種原發性退化性疾病,隨年齡增長而增加,65歲的發病率為0.5%左右,85歲以上就可達到8%。因此,研究其發病機制和藥物治療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將我院收治的124例老年癡呆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和診斷治療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自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老年癡呆癥患者124例,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63例,年齡最大的90歲,最小的52歲,平均年齡(75.44±12.05)歲,住院時間最長的65 d,最短的9 d,平均住院天數(33.11±18.88)d。分析患者其他資料,相互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不影響試驗結果。
1.2 方法
1.2.1 老年癡呆癥的發病機制:現代醫學認為,淀粉樣肽假說是老年癡呆癥發病機制的最主要的學說,主要病理特征變化為大腦皮層的萎縮,進而導致NFT形成,神經元丟失以及癡呆的表現。該假說強調的是,老年癡呆癥的發病機制主要是β-淀粉樣蛋白的沉積和神經元纖維纏結,使大量的神經元數目,特別是記憶性神經元數目出現減少,同時形成老年斑。在該病形成過程中,自由基和過氧化損傷參與了Aβ的核化和聚集,糖基化可使蛋白產生交聯,對蛋白酶的抗性增加,可溶性降低。補體和激活的小神經膠質細胞是老年斑的恒定形成成分。該學說還認為,患者大腦內的神經遞質乙酰膽堿出現顯著下降也是導致該病發生的原因之一。目前大多數的老年癡呆癥的治療藥物也是在這個學說的基礎上開發的。有關其他老年癡呆癥的發病機制理論仍在進一步研究探討中。
1.2.2 老年癡呆癥的藥物治療:①膽堿能藥物。目前臨床上治療輕、中度老年癡呆癥最常用藥物是膽堿脂酶抑制劑,主要用于以他克林為、多奈哌齊、卡巴拉灑汀、加蘭他敏和石杉堿甲等為代表。②改善腦循環或腦代謝藥物。增加腦部營養改善腦代謝可以對老年癡呆癥進行有效緩解和延緩疾病進程。目前使用的腦循環促進劑和改善腦組織代謝劑,主要有腦通(尼麥角林)、都可喜(阿米三嗪)、腦加強(萘呋胺酯);腦復康(吡拉西坦)、三樂喜(回拉西坦)以及愛維治、施普善等。③神經保護藥物。神經保護主要是抗氧化損傷和清除自由基,目前這兩種制劑的使用仍然在臨床試驗階段。維生素E和司來吉林具有一定的神經保護作用,是抗氧化劑主要代表性藥物;銀杏葉提取物有較強的自由基清除作用,且不良反應較小,目前作為清除自由基的代表性藥物輔助治療老年癡呆癥。另外還有褪黑素、去鐵胺等也在試用于臨床。
通過對124例患者的發病機制分析和藥物治療,使用腦血管擴張藥物病例44例,有效42例,其中顯效39例,有效率95.45%;保護神經藥物35例,有效32例,其中顯效27例,有效率91.42%;提高膽堿能藥物18例,有效16例,其中顯效12例,有效率88.89%;改善腦循環藥物27例,有效18例,其中顯效8例,有效率66.67%。
老年癡呆癥是一種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在意識清晰的情況下,精神功能全面衰退,并出現情感、記憶、思維等一系列精神障礙,自我意識消失[1-4]。對老年癡呆癥的治療原則,主要是提高膽堿能,改善腦血液循環,維持殘存腦功能的正常功能,減少合并癥狀的發生。
研究表明參與學習和記憶的關鍵神經介質是乙酰膽堿,而膽堿又是乙酰膽堿的前體。在老年癡呆癥中,膽堿功能缺失所表現出來的癥狀最早,因此,早期治療老年癡呆癥的藥物以提高膽堿能為主,在臨床使用的提高膽堿能的藥物中,他克林因為對肝臟具有毒性,已經很少采用;多萘哌齊、卡巴拉灑汀、加蘭他敏和石杉堿甲,均已證實對治療老年癡呆癥有效。
對患者已經出現行為和意識障礙的,利培酮和奧氮平通過雙盲試驗,對治療該病的精神焦慮癥狀有效果,維生素E具有一定的神經保護作用,使用維生素E2000IU和抗氧化劑司來吉林10 mg給藥,可延遲病情進程4~6個月。
中醫認為老年癡呆屬于中醫中的健忘、癲狂等病癥的范疇,是神志病變的問題,其病癥主要是本虛標實,多因為老年人肝腎虧虧損以及心脾不足,精血衰少以及腦脈失氧等導致老年癡呆的發生。因此中醫采用鎖陽補腎、健腦安神以及活血祛瘀等藥物進行治療。
總之,老年癡呆癥的整個發病過程是漸進的,不可逆的,主要是由膽堿能神經損傷和基因突變引起,發病機制較為復雜,目前尚沒有特效藥來針對治療。提高膽堿能、神經保護、改善腦循環和腦代謝,是目前臨床常用的治療措施。
[1]李愛萍.老年癡呆癥的發病機制及臨床藥物治療[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7):16-17.
[2]張振馨.如何早期發現老年癡呆癥狀[J].健康必讀,2013(12):36.
[3]赫基宗.老年癡呆癥的藥物治療[J].家庭健康,2013(10):54.
[4]沈洪梅,張鴻.老年癡呆癥發病機制及藥物治療[J].中國農村衛生,2013,24(3Z):40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