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
觀察心臟監護病房呼吸機輔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臨床療效
郭丹
目的觀察心臟監護病房呼吸機輔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40例心臟監護病房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休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并觀察呼吸機輔助治療的效果。結果40例患者中,36例進行主動脈內氣囊反搏術,35例患者得到有效控制, 并且撤機。5例患者死亡, 死亡率為12.50%, 其中1例患者為家屬自行拔出氣管插管放棄治療;2例患者為身體多個器官衰竭;2例患者病情較為嚴重。結論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 臨床上患者應當進行及時的治療, 并且采用呼吸機輔助治療, 進一步加強呼吸道的管理, 只有如此才能夠幫助患者回歸家庭與社會, 因此此方法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呼吸機輔助治療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內科十分常見的疾病, 并且心源性休克同時也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見并發癥, 而此種情況十分容易導致患者死亡[1]。而臨床上對于此疾病的搶救是給予呼吸機輔助治療。因此, 本次觀察心臟監護病房呼吸機輔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臨床療效, 選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心臟監護病房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休克患者, 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心臟監護病房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休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其中男28例, 女12例, 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69.45歲。有31例患者并發心源性休克均在急性心肌梗死2 h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識淡漠、大量出汗、煩躁等現象。
1.2 呼吸機工作方式 所有患者發病后臥床休息, 給予吸氧, 血管活性藥物以及鎮靜藥物進行治療, 同時采用呼吸機輔助治療, 呼吸機采用鳥牌呼吸機, 潮氣量選用5~8 ml/kg,呼氣未正壓(PEEP):2~10 cm H2O(1 cm H2O=0.098 kPa), 呼吸頻率為12~20次/min, 氧氣濃度為40%~60%(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調整, 某些患者短期使用60%~100%), 將氣壓保持低于1.90 kPa, 呼吸之比為1:1.5~2.0, 模式選取間歇指令控制通氣(SIMV)或者容量控制(VCV)+壓力支持(PS)模式,上機之后醫護人員按照患者的病情情況和血氣分析結果, 定時或不定時幫助患者對呼吸機的參數進行調整。機械通氣時間為2~35 d, 平均通氣時間為9.52 d。
1.3 觀察指標 觀察40例患者的治療情況以及死亡例數。
40例患者中,36例進行主動脈內氣囊反搏術,35例患者得到有效控制, 并且撤機。5例患者死亡, 死亡率為12.50%,其中1例患者為家屬自行拔出氣管插管放棄治療;2例患者為身體多個器官衰竭;2例患者病情較為嚴重。
在臨床心血管內科中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性休克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 在心源性患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當中, 醫護人員嚴密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十分重要,掌握好患者的病情能夠為疾病的治療提供重要的依據。醫護人員觀察患者心率的變化是最直接簡單的方法[2]。另外患者血壓的變化也十分重要, 其標志著患者休克之后的情況, 因此醫護人員還需要嚴密觀察患者血壓。同時還需要對患者的尿量進行觀察, 由于尿量能夠反映患者身體臟器血供情況,因此醫護人員還應當積極將患者的尿量進行記錄。除此之外, 還需要對患者的體征進行觀察, 定時檢查患者的神志、皮膚的顏色、體溫等。在進行呼吸機輔助治療的時候, 醫護人員需要觀察患者的呼吸情況, 是否順暢, 頻率是否合理等。一旦患者出現缺氧的跡象, 醫護人員需要及時調整呼吸參數[3]。在進行呼吸機輔助治療的過程當中, 需要讓患者頭部抬高15~30°, 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患者誤吸口腔中的分泌物而出現肺炎等情況。此外在進行呼吸機治療的過程當中醫護人員還需要定時為患者進行翻身、叩背以及吸痰。除此之外對其氣管插管也應當進行及時的更換, 醫護人員及時檢查氣管插管是否固定, 避免其脫落或者位置移動[4]。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除了給予呼吸機進行輔助治療以外, 在進行治療的過程當中, 還需要對患者進行關心和愛護, 由于患者一方面承受著病痛的折磨, 同時心理上也存在焦慮, 因為對于一些躁動的患者應當給予其鎮靜劑, 避免其咬管而自傷。經過本次研究數據表示,40例患者當中,36例進行主動脈內氣囊反搏術,35例患者得到有效控制, 并且撤機。5例患者死亡, 死亡率為12.50%, 其中1例患者為家屬自行拔出氣管插管放棄治療;2例患者為身體多個器官衰竭;2例患者病情較為嚴重。
綜上所述, 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 臨床上患者應當進行及時的治療, 并且采用呼吸機輔助治療,進一步加強呼吸道的管理, 只有如此才能夠幫助患者回歸家庭與社會, 因此, 此方法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1] 鄧瑞珍, 陳健紅, 江霞.心臟監護病房呼吸機輔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效果.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12(7):1896-1898.
[2] 單艷華.有創呼吸機輔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性休克.中國實用醫刊,2012,39(9):16-17.
[3] 王朝霞.呼吸機輔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性休克的CCU護理.中國實用醫藥,2014,9(3):228-229.
[4] 郭曉革.呼吸機輔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性休克的CCU護理體會.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235-23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61
2015-03-20]
450000 河南弘大醫院心臟重癥監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