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航 何麗君 王翀韡 楊麗清 姚慰玲(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特檢科,浙江 杭州 00)
老年婦女宮腔積液超聲561例
徐曉航何麗君王翀韡1楊麗清2姚慰玲3
(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特檢科,浙江杭州310012)
〔關鍵詞〕宮腔積液;超聲
1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檢病理科2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婦產科
3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體檢中心
第一作者:徐曉航(1973-),女,主治醫師,主要從事更年期及子宮、卵巢、乳房的超聲改變研究。
本文旨在探討老年婦女宮腔積液子宮的聲像圖特點及其發展變化特點。
1.1一般資料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我院超聲科經陰道或直腸超聲常規子宮檢查、年齡60~95歲的4 495例老年婦女中檢出宮腔積液的患者561例其中1例完全縱隔子宮,雙側宮腔積液,年齡60~95歲,平均68.75歲。
1.2檢查MyLab90 EC123探頭頻率4.0~9.0 MHz; GE LOGIQ7E8C探頭,頻率8.0~11.0 MHz; PHILIPS C8-4V探頭,頻率4.0~8.0 MHz。經陰道被檢查者取膀胱結石臥位;經直腸檢查者(其中14例因陰道萎縮進入陰道困難或未婚采取此法)取左側臥位,排空膀胱,操作者將探頭套入一次性安全套,經陰道或直腸緩緩插入。
1.3觀察內容子宮的大小;宮腔積液的范圍、積液的透聲情況;內膜的形態、回聲,常規測量內膜單層的厚度;肌層內有無肌瘤;有無肌層鈣化;宮腔內有無節育器。對子宮內膜回聲改變的84例給予臨床提示,其中77例臨床診斷性刮宮,組織送檢病理。對561例宮腔積液者中的78例隨訪復查。
2.1宮腔積液發生率宮腔積液隨年齡的增大發生率增高,60~69歲9.5%,70~79歲19.7%,80~89歲21.29%,90歲及以上26.39(總發生率為12.5%)。
2.2超聲結果宮腔積液前后徑0.6~33.1 mm,平均3.6 mm,透聲差者8例,內可見細弱點狀回聲浮動,透聲差者臨床擴宮后2例為陳舊性血性液體,1例為清亮淡黃色稀薄液體,1例為膿性液體,2例隨訪無明顯變化,另2例抗感染治療后無明顯改變。其余宮腔積液透聲好。內膜測量結果:單層前后徑0.7~7.6 mm,平均1.5 mm。內膜單層厚度<2.5 mm者516例,內膜單層厚度≥2.5 mm者45例。84例內膜出現息肉樣強回聲團或內膜可疑性增厚,其中77例做組織病理學檢查:子宮內膜萎縮34例〔其中1例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CSUS)〕、子宮內膜息肉18例(其中1例宮頸癌)、子宮內膜增生11例(其中1例宮頸癌)、破碎子宮內膜組織8例、子宮內膜慢性炎性反應4例、子宮內膜癌2例、合計77例。其余7例中4例隨訪檢查,隨訪結果3例沒有明顯改變,1例超聲掃查可疑病變回聲消失,其余3例失訪。
2.3隨訪復查結果宮腔積液合并肌瘤者176例占31.4%,隨訪者肌瘤未見明顯改變;宮腔積液合并子宮肌層鈣化者106例,占19.3%,鈣化位于漿膜下肌層內,呈環狀分布,隨著年齡的增大肌層鈣化發生率增高,60~69歲4.49%,70~79歲20.1%,80~89歲59.3%,90歲及以上71.4%。宮腔積液患者中78例進行了隨訪后復查,其中4例宮腔積范圍增加,≥2 mm,最大者增加了5.0 mm; 6例范圍減少,≥2 mm,減少的最大范圍9.3 mm,上述10例患者內膜單層厚度均≤1.9 mm,且在隨訪過程中厚度的改變<0.8 mm,其余聲像圖未見明顯改變。32例發現宮內節育器,年齡最大者78歲。
本研究結果與唐軍等〔1〕的絕經后婦女宮腔積液發生率11.83%的研究結果相似。其發生原因可能與老年婦女宮頸纖維組織增生,腺體數目減少,宮頸管狹窄、粘連,宮腔分泌物無法排出有關〔2〕。老年子宮、陰道萎縮,盲目給予宮腔積液患者宮頸擴張、診斷性刮宮和內膜病理學檢查會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創傷和經濟上的消耗。育齡期子宮內膜的厚薄隨著月經周期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在絕經前測定子宮內膜厚度的意義沒有在絕經后婦女中的意義那樣顯著〔3〕。長期大樣本、多中心研究〔4〕已經顯示,菲薄的、回聲清晰的內膜是非常可靠的正常內膜的超聲表現,在研究中,采用內膜厚度小于5 mm(雙層厚度)來排除內膜癌的陰性預測值為99%。研究發現絕經后女性的正常萎縮性內膜的厚度范圍為(3.4±1.2) mm〔5〕。內膜雙層厚度<5 mm的宮腔積液患者可通過超聲監測宮腔積液的發展情況,而對于內膜增厚有病變懷疑者的宮腔積液患者給予及時的臨床提示,以避免盲目的宮頸擴張和診斷性刮宮、內膜病理學檢查,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對患者的創傷和降低醫療費用。
應用超聲對老年婦女進行定期檢查以監測子宮的變化是一種簡便、易行、經濟的方法,而作為對經陰道檢查困難和不適合者,經直腸檢查亦可得到同樣清晰直觀的檢查效果。超聲對老年婦女的檢查還可及時發現絕經后節育器留置宮內的患者。雖然超聲學技術對于顯示子宮內膜病變有幫助,但內膜良性改變者中還有宮頸癌,和宮頸癌癌前病變者,這就仍然需要組織學檢查以排除惡性可能〔6〕。
1唐軍,余麗橋,耿京,等.358例絕經后無子宮器質性病變婦女宮腔積液陰道超聲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5; 6(3) : 179-99.
2Goldsetein SR.Postmenopausal endometrial fluid collections revisited: Look at the doughnut rather than the hole〔J〕.Obstet Gynecol,1994; 83: 738.
3 Breitkopf DM,Frederickson RA,Snyder RR.Detection of benign endometrial masses by endometrial stripe measurement in premenopausal women 〔J〕.Obstet Gynecol,2004; 104: 120-5.
4 Langer RD,Pierce JJ,O'Hanlan KA,et al.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 compared with endometrial biopsy for the detection of endometrial disease.Postmenopausal Estrogen/Progestin Interventions Trial〔J〕.N Engl J Med,1997; 37(25) : 1792-8.
5 Schorye JO,Schaffer JI,Halvorson LM,等.陳春玲譯.威廉姆斯婦科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179.
6 Goldstein SR.Menorrhagia and abnormal bleeding before the menopause 〔J〕.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ecol,2004; 18: 59-69.
〔2014-05-17修回〕
(編輯安冉冉/杜娟)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 16-4674-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