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竟滔〔第八師149團,新疆石河子832052〕
機采棉加工如何保證皮棉內在質量
■何竟滔
〔第八師149團,新疆石河子832052〕
2014年,八師各植棉團場棉花獲得了特大豐收,但國家將棉花推向市場,由紡織企業根據棉花各項內在指標購買原棉。由于師市生產的皮棉纖維短、短纖維指數高、異性纖維含量高、長度整齊度差及一些其它因素,導致師市的皮棉在市場銷售極度困難?,F根據個人經驗對如何保證皮棉內在質量談一點個人分析(設備的調整裝配主要決定軋工質量,在此不作分析)。
目前,機采棉加工工藝配置多采用增加籽棉清理和皮棉清理的方式來降低含雜和提高臺時處理量,但隨著清理次數的增加,棉纖維的長度受到了較大的損傷。大家都知道棉纖維的回潮率對清理效果、軋花質量及棉纖維的強度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回潮率越高,纖維強度越大、彈性越小、纖維易纏繞,不利于清理和軋花,軋出的皮棉外觀形態不好;籽棉回潮率越低,纖維強度越小、彈性越大、纖維蓬松,有利于清理及軋花,軋出的皮棉外觀形態好,但棉纖維長度損傷較大。
為了獲得更好的綜合效益,應該在軋花工藝的不同環節將棉纖維的回潮率控制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在生產過程中,企業很注重回潮率對軋花質量及打包機的影響,而忽略對清理效果及籽棉內在質量的影響,致使雖然軋花產量提高了,但是加工質量卻在相應地下降。
第八師149團從2005年開始加工機采棉,加工量從最初的20%到現在的100%,也逐漸積累了一些經驗。
(一)機采棉品種的選擇決定了機采棉的內在品質
在收獲過程中,籽棉的成熟程度、采摘時間的控制、氣候的變化、落葉劑的落葉效果等等都決定了籽棉含雜與回潮率的高低。而除了氣候不為人所控制以外,其它因素都在農業管理過程中可以掌控。
(二)過度烘干對機采棉質量的影響
自棉花加工軋季開始,擋車工發現在使用烘干設備后,產生了諸如產量和質量大幅提升、設備尤其是主機部分在一個軋季中幾乎沒有故障、鋸片使用周期延長、摩擦起火的幾率降低等等一系列正面效應。而在產生了如上效應之后,一些領導、工人在認知上發生了偏差,認為籽棉烘干效果越好,越有利于加工,造成軋季生產的80%以上的籽棉過度烘干。然而過度的烘干致使棉纖維強度下降,再經過籽清機、軋花機、皮清機的強力打擊、梳理,降低了皮棉長度,短纖維含量超標。
(三)現行的棉花檢驗方式不完善
棉花檢驗體制改革在逐年深化,現行的棉花檢驗方式卻仍有不完善之處。雖然采用了HVI儀器化檢驗,但是軋工質量作為衡量棉花品級的一個重要指標繼續存在。這就出現了另一種矛盾,既要保證長度、降低短纖維含量、保證斷裂比強度,又要降低含雜、確保外觀形態好看。要處理好這一矛盾,就需要在籽棉的預處理工藝中把籽棉回潮控制在一個區間上,而這個區間的控制又與棉花品種、成熟度、烘干方式等有關。
綜合分析了上述三點之后,筆者認為在確保內在質量方面無論哪一點都與籽棉回潮率有關,這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嚴格按要求收購籽棉
籽棉在收獲過程中嚴格遵守團場規定,看落葉效果實時采摘、看天氣控制采摘時間段,確保籽棉回潮及含雜適宜,有利于加工。
(二)配置合理的加工工藝
現在所有棉花加工企業只配備了烘干系統,烘干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籽棉清理,清理結束后,籽棉回潮率通常在4.5%以下,這樣的回潮率使得籽棉在經過軋花及皮清后產生了大量的短纖維,造成皮棉長度、強度降低。為此在進入軋花及皮棉清理環節之前,對籽棉進行適當回潮,可增加籽棉強力,減少短纖維的含量,保證纖維長度。
(三)完善棉花檢驗標準
在棉花檢驗標準中,逐步降低軋工質量在決定皮棉品級中所占的比例,適度放寬含雜等一些質量指標,促使加工企業與檢驗機構及紡織企業三者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淡化直至化解。
總之,棉花品種是決定皮棉內在質量的主因,但在現有的機采棉加工工藝中,設備的調整只能在一定范圍內保證軋工質量,決定皮棉內在質量的還是籽棉回潮率的控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