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科技信息
英國國家電網公司以Salesforce1平臺為基礎提供一項服務,可以在冬季能源需求的高峰期幫助平衡電網需求。早在2013年,電力監管機構Ofgen(英國國家煤氣電力市場辦公室)就已經預測到,2014年至2015年冬季期間電力生產和電力需求的差距將減小到一個潛在的不安全水平,原因是電廠關閉和環境因素導致的發電量減少。在塔塔咨詢服務公司(TCS)的幫助下,國家電網公司開發了一套名為需求側平衡儲備(DSBR)的系統,用來幫助平衡電力消費,使其維持在電力生產極限水平之下。該系統的目的是鼓勵電力大工業用戶,如工廠,在電力需求高峰期外開啟高耗能設施,或是在高峰期使用他們自備的發電設施。
TCS和國家電網選擇在saleforce1平臺上建立DSBR,saleforce1被TCS稱為最好的面向客戶系統的快速開發平臺。DSBR使用Salesforce1和它的一些客戶關系管理組件作為核心,用Salesforc社區云作為前端,使高能耗電力用戶可以作為參與者注冊并緊密結合到這個系統。該項目第一次運用云技術到英國關鍵基礎設施上。在電力供需緊張到需要使用DSBR時,該系統可以簡單的僅通過手機短信或者移動APP程序的形式來預警其用戶,要求他們重新配置高耗能生產程序至電力需求高峰期以外。DSBR于2014年6月推出,到10月就有超過450個場所注冊使用了它。這意味著國家電網增加了340 MW潛在的可以用來再分配的電力儲備。
Salesforce是CRM(客戶關系管理)領域以及云計算領域的全球領導者,CRM應用程序可協助照顧現有的和未來的客戶,透過CRM能集中全面管理銷售、客服小組與客戶之間的互動,掌握最新的客戶咨訊,目前CRM正全面邁向云端運算。Salesforce1平臺是一個全方位、完整開放式的客戶平臺,提供所有構建應用程序所需的工具和服務,使用Salesforce1平臺可將創意立刻轉成應用程序,特別適合創建移動應用程序。
來源:編譯自互聯網信息
過去,常用于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上的電池大多是由亞洲工廠生產的,現在,類似的電池產品容量比過去要高得多,同時價格也變得足夠便宜,足以對能源和汽車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特斯拉汽車公司正以這種“廉價電池理論”作為商業模式的潛在贏利點,目前其超級電池工廠正在內華達州的里諾市緊張施工。在特斯拉的業務版圖中,研發一款安全、高效、低成本,同時能夠用于幾乎任何領域的電池,與制造令消費者目眩神迷的電動汽車的重要性可相提并論。特斯拉的電池目前已經開發出多種用途,比如該公司最近推出的家用電池Powerwall,它可以儲存家用太陽能電池板收集的電能。另一款商用電池產品Powerpack,則可以在夏季午后用電高峰時為企業提供儲備電力,從而避免從昂貴又不環保的峰值電廠(即只在用電高峰時啟用的發電廠)取電。
繼發布這2款電池產品之后,特斯拉CEO埃隆·穆斯克又在最近的收益電話會議上表示,特斯拉的價值其實取決于電池模塊組的機械、電子和軟件工程。
像特斯拉一樣,許多主打低成本鋰離子電池業務的創業公司也在硅谷頗為引人關注,并獲得了風投資本的支持。這些企業包括加州的Stem公司等,從事的領域包括電池軟件、數據分析、用戶界面、可視化仿真等。
除了電動汽車,以及各種各樣的計算設備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以外,電網市場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也正在增長,尤其是在一些對清潔能源和降低碳排放有較強需求的地區,以及一些電價很高的地區(如夏威夷等島嶼)。加州率先出臺一項政策,要求電力公司在未來幾年內必須擁有10億瓦特以上的電力儲備。德國也出臺了強有力的激勵政策,鼓勵人們購買電池,與家用和商用太陽能電池板搭配使用。
Stem公司正在安裝幾百個電池項目,主要客戶來自工商界。當電網電價處于高位時,Stem公司的軟件可以自動切換到電池組電力。Stem公司還為潛在客戶提供金融方案,即所謂的“零首付”模式,用戶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租用電池,然后靠與電網電價的差價省錢。該公司還為電力公司安裝大型電池組,并幫助他們管理電網,南加州愛迪生電力公司就是它的大客戶之一。
創立剛剛7年的Greensmith Energy公司據說管理著美國2014年三分之一以上新安裝的電力存儲設備。該公司為企業和電力公司提供的電池組也是借助軟件進行管理。CEO約翰·榮格表示,雖然電網是依賴軟件運行的,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軟件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該公司的軟件可以模擬客戶的任何需求和用途,從而幫助客戶選擇正確的電池和配置來解決他們的問題。
其他大公司為了保持在技術上的同步性,也正在紛紛進軍電網蓄電池市場。比如通用電氣公司最近就對它的鈉電池生產部門進行了“瘦身”,同時開始利用第三方供應的鋰電池組件提供電網蓄電池產品。
眾所周知,電池領域的創新難度很大,而且創新所需要的時間要遠遠超過人們的預期。不過電池制造商們仍會圍繞新的化學物質鍥而不舍地研發。GELI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賴安·沃特納表示:“目前我們仍然處在電池商品化的早期階段。在未來幾年里,我們將見證電池技術的不斷發展,最終會誕生所謂的超循環電池,而它也將打開越來越多的市場?!?/p>
一些創業公司使用新型化學物質研發的電池,正在緩慢地進入市場。Ambri公司就正在研發一種新型的低成本電網蓄電池,它將熔鹽夾在兩層液態金屬之中,作為電池的主要材料。該公司的首批原型產品預計將于今年夏秋兩季正式問世,商用電池則要等到2016年年底才能出貨。
對于GELI這樣的公司來說,他們最終的夢想,是要推動所謂“能源互聯網”的出現。沃特納表示:“我認為未來幾年,最初由互聯網構建的業務模式會出現在能源領域,使能源軟件、能源計算機、微電網、能源設施、能源應用以及網絡化的能源服務整合起來,構成一張‘能源互聯網’?!?/p>
來源:中國叉車信息網
5月19日,通用電氣(GE)公司宣布推出數字化風電場,這是一套動態的、可以聯網而且適應性極強的風電系統,結合了世界級的風機和風電行業的數字基礎設施。這一技術提高風電場的發電量最多可達20%,可以為風電行業創造大約500億美元的價值。
數字化風電場采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可滿足長期以來可再生能源對更高靈活性的需求,實現更有效地并網。
GE的數字化風電場系統始于風機的生產。通過新一代的智能風機,GE最新的2 MW平臺利用一個數字雙建模系統在風電場每個獨特的位置開發了二十多個不同的風機配置,可以根據周圍環境實現最高的發電效率。此外,每個風機都將連接到先進的網絡,可以實時分析風機的運營并做出調整以提高運營效率。
風機制造完畢后,內置的嵌入式傳感器就可以聯網,它們生成的數據將實時地利用GE的Predix軟件平臺進行分析,這讓運營商可以監測風機、風電場甚至整個行業編隊的性能數據。
據悉,數字化風電場是基于GE在18個月前發布的“智能增功”(PowerUp)技術。采用這項技術的風機安裝量已達4 000臺,可提高風機效率達5%,相當于每個風機的利潤率提高20%。一個典型的100兆瓦風電場的生命周期為20年,在這20年間,這項技術可能增加1億美元的收入。
來源:中國電力網
英國鐵砧半導體公司日前宣布,該公司將參與一項價值950萬英鎊的英國電能基礎設施現代化計劃,該計劃的設立是為了應對能源消耗、生成以及配送領域的前所未有的變化。該項目將創新電能供應方式,克服電能可持續性、安全供應以及可承受性挑戰。
該計劃在西部配電公司居民供電網上進行的驗證,將采用鐵砧公司的硅上碳化硅功率器件,提高英國電網容量,應對民用和商用需求。包括西部配電公司、鐵砧半導體公司、渦輪發電系統公司、阿斯頓大學,不包括設計和交付該計劃的埃姆斯公司和施耐德電氣公司。
2020年之前,英國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的家庭將達到1千萬戶,2023年之前電動車銷量將增加到640萬輛。采用單向電能輸運設計的現有電力基礎設施將必須面對新的電網負載模式。
該計劃將實驗在電表箱和變電所安裝高性能的電力電子轉換器,以實現400 V的配電能力。為了實現所需的性能、效率、穩定性并保持成本的連續性,這些電力電子變換器將使用鐵砧公司創新式的低成本碳化硅開關器件。
來源:中國電力網
美國萊斯大學利用石墨烯等開發出了柔性雙電層電容器(也叫超級電容器)。相關論文已發表在《ACS NANO》上。這種雙電層電容器的特點是耐彎曲性出色。
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James Tour利用激光照射聚酰亞胺薄膜,在其表面形成了20 μm左右的與石墨烯片相連接的泡狀材料,將這種材料用作雙電層電容器的電極。電容密度為16.5 mF/cm2,毫不遜色于普通的雙電層電容器產品。
James Tour利用這種材料制造雙電層電容器的關鍵點是提前在聚酰亞胺薄膜上添加了硼酸。這樣,與未添加硼酸時相比,電雙層電容提高到3~4倍,放電容量提高到5~10倍。
經測試,該雙電層電容器即使充放電12 000次,也能保持初始狀態90%的電容量。另外,在耐久性測試中,即使彎曲拉伸8 000次,性能也沒有劣化。
來源:中國能源網
隨著地球資源日益匱乏,瀕臨枯竭,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已經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風能發電作為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已經在世界多個國家廣泛使用。而對于中國而言,風力發電潛力巨大,如果提高風能的利用率,將會大大減少煤炭等污染能源的使用率。
創立于2010年的西班牙公司VortexBladeless造出了一種新的風機Vortex,完全不需要任何可見的風機扇葉就能發電。
該公司透露,在同樣面積的地面上,Vortex的裝機量可以比常規的水平軸風電機多一倍,這就彌補了目前Vortex的風能利用效率比常規風機低30%的劣勢,而且,1臺Vortex風機的制造成本只有常規風機的一半。這種渦度風機環保性更高,更高效地利用了占地、資金和風能,還對鳥類更加友好。
來源:國際新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