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統的使用對于公檢機構的建設有重要意義,公檢機構在利用信息系統的同時一改以往傳統的檢驗業務管理模式,緊跟科學技術的發展,提升了機構的自身能力。為了使信息系統更好地為棉花公證檢驗業務服務,使檢驗工作在保證高質量的前提下達到最高效率,就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機房環境
信息管理的嚴肅性和嚴謹性及設備的使用條件對信息室的環境提出了一定要求,信息室既要整潔干凈又要相對安靜。作為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UPS對環境溫度的要求不高,在0℃~40℃都能正常工作,但防塵問題困擾著UPS,灰塵和潮濕的環境會引起UPS工作不正常。而UPS電池組對溫度要求則較高,標準使用溫度為25℃,平時最好控制在15℃~30℃。溫度過低不僅會減小電池組的容量,而且會進一步影響UPS的使用壽命。
二、定期維護
通常,每隔半年應該給UPS測量一下電池的端電壓。如果電壓超過1 V就應該使用均衡的恒壓限流(0.5 A)充電,若不奏效,只能更換新電池。如果長期未發生過停電情況,必須定期(每3個月)人為中斷供電,使UPS帶負載放電,從而避免一旦斷電,UPS只能提供很短的延時甚至根本無法延時的情況發生。因為UPS的防磁能力不是很好,所以要注意不要把磁性物體放在UPS上,否則會導致UPS工作不正常或損壞機器。
為防止信息系統被網絡病毒破壞,纖檢機構初次安裝殺毒軟件以后,需要按照要求到殺毒軟件的網站注冊此軟件,從而享受殺毒軟件提供的免費升級服務。纖檢機構應該定期升級殺毒軟件病毒庫和防火墻,提高殺毒軟件查殺病毒的能力;杜絕服務器上網,定時給服務器安裝操作系統補丁;服務器不能帶電清掃,更不能在開機狀態下拔下硬盤清掃;信息管理員應時刻觀察服務器報警燈狀態和軟件右上角的閃爍圖標,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日備份、月備份、季度備份和停庫備份。
三、通信問題
檢驗過程中常會遇到網絡無法聯通的問題。包括:1.新增一臺HVI無法與服務器連接。2.HVI和服務器通信問題。3.實驗室和中心或分中心網絡不通的情況。在遇到新增HVI無法與服務器連接時,需要聯系中纖局將此臺HVI編號加入,中纖局加入完畢,由機構下載數據后即可正常使用;在遇到HVI和服務器通信問題時應先在HVI上ping一下服務器,大多數情況是網絡不通造成的,如果是網絡問題建議聯系當地網絡布線公司查找原因;如果網絡通,服務器仍然無法連接HVI,需要確認HVI設備是否有故障。在遇到實驗室和中心或分中心網絡不通的情況,首先應檢查并解決網絡問題,嘗試ping中心或分中心,在網絡不通并且網絡問題一時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可以導出數據后發送給中纖局,同時發送.mdb 和.mdw文件。
四、監控數據發送問題
在檢驗過程中,信息系統會定時(每4小時)提醒操作員發送監控數據,HVI操作員在HVI界面上看到發送監控數據的提示后,應立即停止檢驗,在HVI操作界面找到發送監控數據的操作按鈕,點擊后HVI會自動將監控數據發送到信息系統。如果HVI操作員在看到提示后繼續進行其他實驗,則信息系統會將接收到的實驗結果丟棄,直至接收到監控數據后才能繼續接收其他實驗的數據。這也是日常檢驗中出現丟樣的一個重要原因。
五、數據審核
在對一個檢驗批數據進行審核時,要特別注意企業按照加工批送的棉樣與纖檢機構按照檢驗批檢驗的樣品的差異。在同一檢驗批中可能存在多個加工批的現象,信息管理員則要通過點擊檢驗批中最后一列“檢驗時間”,以此對檢驗批中各棉包的信息按日期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后進行數據審核,盡可能避免檢驗中漏包或超期檢驗的情況出現。
審核棉包回潮率時,信息管理員發現檢驗批中某棉包回潮率超過閾值或整個檢驗批次回潮率數值過于集中的情況應及時向技術負責人反映,建議對該棉樣進行預調濕處理。在轄區監督檢查中做好相關企業在線回潮率測定的督查工作,使監檢工作相互促進。
在感官檢驗掃描完條碼后,系統會自動判斷該樣品需要檢驗的指標,如果樣品中有異性纖維,則檢驗員要選擇“有”,并在備注里填寫詳細內容。但在實際工作中會出現因檢驗員誤操作引起的錯誤錄入,將異性纖維“未發現”錄入為“有”。為此,信息管理員要特別留心檢驗批數據中的“異性纖維”一列,及時向感官檢驗人員反饋和詢問存在“異性纖維”棉包的情況,并將相關信息記錄在案,盡可能避免誤操作對檢驗結果的影響。
六、缺號檢測
信息員一定要注意缺號檢測只能提供每一個檢驗批可能缺少的頭包包號、尾包包號和中間的斷號,具體情況需要人為判斷。
數據發布后,如果加工廠已經下載,則不能取消發布。數據一經發布,已經檢驗過的棉樣不可以再次進行檢測。一批棉樣檢測數據發布后,如果再有屬于該批但是還沒有檢測的棉樣需要進行補檢,補檢后再次發布。
系統根據實收樣品數量,按照中纖局設置比例進行抽檢,已被抽檢的棉包不可以重測,如果仍然進行重測,重測數據將被拋棄。
七、數據抽檢
在公證檢驗過程中,中纖局會按照一定比例根據檢驗批數量確定抽檢個數,信息管理員應及時登記抽檢條碼并與單獨存放的抽檢樣品條形碼進行核對,保證抽檢棉樣與抽檢條碼的對應無誤。若出現檢驗批不抽檢的現象,則要及時從以下方面查找原因。
(一)查找原因
1.是否在開檢前或軟件升級前進行過上傳下載抽檢設置。
2.是否存在用低版本軟件進行感官檢驗或HVI檢驗的情況。
3.是否存在完成一個檢驗批的感官檢驗后,沒有點擊“檢驗完成”按鈕的情況。
(二)解決辦法
1.進行上傳下載抽檢設置。
2.升級軟件版本。
3.在每個檢驗批的感官檢驗完成時,點擊“檢驗完成”按鈕。彌補此原因導致的檢驗批沒有條碼被抽檢的方法:如果此檢驗批已經完成HVI檢驗則不會再被抽檢;如果此驗批尚未進行HVI檢驗,可以拿出此檢驗批中的任意一個棉包重新進行一次感官檢驗,然后點擊“檢驗完成”按鈕,完成以上操作后將在進行HVI檢驗時得到某條碼被抽檢的信息。
在數據抽檢結束后,信息員應及時打印抽檢單并對抽檢樣品進行再次核對,在核對過程中由于抽檢單上的抽檢條碼是按照首位數字從小到大排列,各個條碼前兩位數字又為加工廠機器隨機生成,因此在核對中一定不能只關注抽檢條碼的某幾位數字,而是要對32位條碼進行逐位核對,避免發生寄樣錯誤。
八、驗收試驗
每個棉花年度的檢驗工作開始之前和單臺HVI的檢驗量達到閾值后都要對HVI設備進行一次驗收試驗。質量能力評價實驗方案由中纖局制定,通過網絡下發各實驗室,各實驗室可通過“上傳實驗數據”或“導入試驗方案”兩種方式獲得實驗方案。信息員應確保下載了質量能力評價方案,只有當HVI和信息系統連接暢通且處于系統
測試狀態(可以檢驗棉花)下,才能進行質量能力評價試驗。在驗收過程中要嚴格按照下達的驗收試驗方案進行相應模塊的驗收,并做好驗收數據上傳工作。
九、軟件升級
軟件升級在公證檢驗和信息系統使用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升級前必須保證公檢、經營棉、期貨棉、交易棉中所有檢驗批都已經檢驗完成,即升級前不允許有一個檢驗批只檢了一半。并且在軟件升級前一定要進行一次上傳下載,避免出現因未下載抽檢設置引發系統升級后不抽檢的情況。具體升級步驟如下:
(一)原系統安裝目錄備份。
(二)數據庫數據備份,即運行服務器上的EXP備份腳本。
1.找到服務器上的備份腳本,運行以當天日期為文件名的bat。
2.備份完成后要確認備份是否成功。
3.執行升級程序選擇安裝路徑時,要選擇原來舊版本的軟件安裝路徑;如果原來使用的默認路徑,那么更新時也使用默認路徑。
4.如果升級程序提示“該路徑已存在,請確認是否安裝在該路徑下”時選擇“確定”按鈕。
5.首先在服務器上執行升級程序,然后在感官檢驗機器上執行升級程序。在感官檢驗機器上執行升級程序時,因為升級服務器時已經升級過數據庫,所以會提示“當前數據庫已經是最新版本”,這是正常現象。
(三)升級后系統要全部關閉,重新登錄軟件一次。
以上幾個問題是筆者在工作中收集到的一些心得,希望與同行們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