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林 劉 卓 田 瑗 郎 芳 張洪俠(長春大學醫院,吉林 長春 3002)
“太極康復操”對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血漿血管緊張素Ⅱ及腦鈉肽水平的影響
桑林劉卓1田瑗1郎芳1張洪俠1
(長春大學醫院,吉林長春130012)
〔摘要〕目的探討藥物治療基礎上應用“太極康復操”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漿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及腦鈉肽(BNP)的影響。方法老年冠心病CHF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0例,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應用“太極康復操”;對照組30例,給予藥物治療;兩組均治療3個月。對比治療前后血漿AngⅡ及BNP的影響及療效。結果治療組治療后,血漿AngⅡ及BNP水平下降,較對照組各參數治療改善明顯(P<0.05)。結論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應用“太極康復操”治療冠心病CHF效果良好。
〔關鍵詞〕冠心病;太極康復操;血漿血管緊張素Ⅱ;腦鈉肽
1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
第一作者:桑林(1969-),男,碩士,教授,主要從事老年病的康復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種心臟病終末期階段,冠心病居其病因之首。老年冠心病CHF的發病率逐年增加〔1〕,藥物治療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近年來運動康復治療對CHF的益處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但是還沒有形成規范統一的認識〔2〕。2011年以來課題組研制“太極康復操”應用于老年冠心病CHF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研究對象60例冠心病CHF患者均符合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Ⅱ~Ⅲ級,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60~76〔平均(66.2± 5.5)〕歲。治療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60~77〔平均(65.3±6.2)〕歲。兩組年齡無顯著差異,性別組成相近。排除標準:最近3~5 d內安靜、勞作時運動耐受力或氣短有進行性加重;低強度活動即明顯的缺血; 3 w內發生心肌梗死;未控制的糖尿病;急性全身疾病或感染;近期栓塞;血栓性靜脈炎;活動性心肌炎或心包炎;中重度主動脈瓣狹窄;需要外科手術的反流性心瓣膜病;新發生的心房纖顫。
1.2方法治療組按照CHF治療指南給予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自編的“太極康復操”訓練。對照組僅給予嚴格的藥物治療。整個“太極康復操”運動時間約15 min,1次/d,3個月為1個療程。運動過程均有醫護人員陪同,備有心電監護和搶救設備?;顒又谐霈F嚴重的呼吸困難、心律失常、心絞痛發作、血壓急劇升高等癥狀體征時,應及時停止運動,并進行對癥治療〔3〕。
1.3觀察指標(1)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測定:所有受選者均于治療前及治療1個療程后行彩色超聲心動圖檢查,測定LVEF值。(2)血漿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及腦鈉肽(BNP)水平:所有患者均于治療前及治療結束后取清晨空腹靜脈血,用酶聯免疫吸附(ELISA)法進行檢測,采用DGS031型酶聯免疫檢測儀檢測。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t檢驗。
治療前,對照組與治療組LVEF〔(36.5±2.6) % vs (35.4± 3.1) %〕、血漿AngⅡ〔(76.9±12.9) vs (77.8±13.2)〕及BNP 〔(66.8±9.1) vs (67.3±9.2)〕水平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3個月后治療組〔LVEF(55.4±3.3) %、AngⅡ(32.7± 6.1)、BNP(31.8±3.8)〕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且與對照組〔LVEF(42.8±3.3) %、BNP(42.5±5.9)、AngⅡ(40.3±5.4)〕比較差異顯著(P<0.05)。
CHF是指心臟當時不能搏出同靜脈回流及身體組織代謝所需相稱的血液供應。往往由各種疾病引起心肌收縮能力減弱,從而使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減少,不足以滿足機體的需要,并由此產生一系列癥狀和體征〔4〕。BNP是一種由32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神經激素,有擴張血管、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交感神經活性、促進尿鈉排泄及減少鈉水潴留的作用。相關研究表明,BNP的增多與左心室張力增加密切相關,CHF患者的血漿BNP水平有一定升高〔5〕。
目前認為CHF的發病機制主要與心室重構以及神經內分泌系統、細胞因子激活有關,其中AngⅡ在CHF發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AngⅡ是存在于體內活性很強的物質,還能與AngⅡ受體1結合,導致內皮功能紊亂,引起左室肥厚,且AngⅡ幾乎貫穿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全過程。研究表明,心衰患者血漿AngⅡ水平增加,且與心衰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6〕。
太極拳屬于中國傳統運動的一種,它結合了傳統導引、吐納的方法,注重練身、練氣、練意,三者之間的緊密調協,動作平穩緩和,對于冠心病心衰患者更適合。課題組自創的太極康復操運動量較小,運動期間患者心率仍能保持90~105次/min,不會嚴重加大心臟的負荷,對預防老年人冠心病的康復具有積極作用〔7〕。本研究表明太極康復操訓練不僅可以有效改善CHF的心功能,降低病人血漿AngⅡ及BNP表達水平;并且太極康復操易于掌握,且低成本、高效益,對老年冠心病的康復有著良好的效果,值得在基層醫院和社區家庭中推廣。
1李明娥,霍紅梅,王梅林,等.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運動康復的效果〔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2; 21(3) : 221-5.
2王紀斌,王彥珍,黃治官.慢性心衰患者的運動療法研究進展〔J〕.科技信息,2012; (14) : 264.
3張洪俠,桑林,盧艷,等.運動療法配合藥物治療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 31(14) : 2728-9.
4 Hernandez AF,Fonarow GC.BNP-guided heart failure therapy in older patients〔J〕.JAMA,2009; 301(20) : 2091-2.
5 Kallistratos MS,Dritsas A,La Outaris ID,et al.N-terminal prohormone brain natriuretie peptide plasma levels in heart failure are affected both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by carvedilol〔J〕.Angiology,2008; 59(3) : 323-8.
6于浩,劉奇良,卜殷中,等.慢性心力衰竭一氧化氮和血管緊張素Ⅱ濃度的變化及其相互關系〔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08; 17 (4) : 321-2.
7陳劍飛.太極拳運動對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3; 11(2) 583-4.
〔2015-01-22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
通訊作者:張洪俠(1971-),女,碩士,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老年病的康復研究。
基金項目:吉林省衛生廳課題(No.2011Z086)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 16-4599-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6.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