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世芳
用好網絡反腐這把“雙刃劍”
□ 于世芳
相關部門要從完善法規制度、建立網絡反腐監測預警系統、完善網絡反腐信息甄別機制、強化網絡輿論應對與引導等方面增強網絡反腐的實效性,保證網絡反腐朝著有序、健康的方向發展。
網絡反腐作為人們參與民主監督的新形式、推進反腐倡廉工作的新載體,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和認可。網絡反腐為紀檢監察工作提供了新手段,為宣泄社會負面情緒提供了新通道,為加強民主監督注入了新力量,人們參與的熱情越來越高,網絡反腐的成果也不斷擴大。
網絡監督、網絡反腐是互聯網時代的必然產物,是一把“雙刃劍”,在推進反腐倡廉建設中發揮巨大作用的同時,也存在網絡反腐缺乏法律保障、容易侵犯公民的名譽權和隱私權、容易泄露信息、網絡反腐的機制還不完善等問題和不足。正確認識網絡反腐的積極作用,建立有效機制并順暢運行,才能真正保證網絡反腐的成效,發揮網絡反腐的強大威力。
目前我國已相繼出臺一些關于互聯網管理的法律法規,如《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以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信息產業部聯合發布的《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等。但這些法律法規尚不完善與健全,執行效果也并不盡如人意。因此,將網絡監督納入法制化軌道,積極制定和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加以約束,使網絡輿情的監管法制化、有序化,成為增強網絡反腐實效性的必然選擇。
從保護和規范群眾網絡監督權出發,明確網絡輿論監督權的法律界限,包括保護群眾網絡監督權的法規條例以及禁止性規范和懲罰措施。
加強對互聯網經營企業的管理,建立健全網站、論壇、微博等平臺信息采集和發布的審核制度,嚴厲打擊利用網站制造和傳播虛假信息、造謠惑眾、侵犯人權的違法行為,有效維護網絡環境的純潔性。
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網絡輿情監測預警系統是掌握網絡輿論主導權的有效途徑。建立一個反腐網絡輿情監測預警系統,通過技術手段實時監測搜集整理互聯網信息中關于反腐敗的焦點、言論、動向和趨勢并進行分析,快速發現、快速處理有較大影響的重要事件。
建立紀檢監察機關內部的網絡輿情監測、分析、研判機構,負責對重點領域的日常輿情監測。輿情監測研判機構要定期提供網絡輿情監測分析報告,以定期報告和及時報告的形式反映到決策機構,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以啟動相應的應對預案。
健全網絡輿情預警處置機制。建立敏感事件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置。根據網絡輿情的性質、影響范圍、危害程度等因素,將網絡輿情進行預警分類。重大輿情要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機制,一般輿情要按程序上報,提出擬辦建議;一般輿情發生或者即將發生重大變化的,要立即報告,以便及時調整措施。
網絡反腐信息只有真實可靠,方能有助于國家反腐機關推進反腐敗,發揮正面的積極作用。虛假信息或惡意謠言將對當事人造成相當巨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加強網絡反腐機關甄別舉報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是開展網絡反腐的重要一環。網絡反腐機關應該重點關注官方網絡反腐平臺上舉報內容的真實性,并不斷提升網絡反腐內容的甄別能力。
加大網絡反腐平臺的技術研發。從一定程度上講,網絡反腐是一種科技反腐。為此,國家應逐步加大對網絡反腐平臺的技術研發,盡可能研發一套適用性強、保密性好、具有較強識別性能的網絡反腐軟件系統。
做好反腐輿情信息甄別篩選。要根據輿情信息反映的內容和性質,進行研究判斷,同時結合信訪、紀檢等部門機關的相關信息,評價該輿情信息的可信度以及違紀違法行為的可查性、成案的可能性。在此基礎上,對涉及黨員干部違紀事實明顯、可查且線索清晰的輿情信息,迅速向領導匯報,由紀檢監察機關組織協調有關部門進行處置。
查處快速到位。在經過甄別篩選以后,對認為有價值的信息要及時轉交相關部門進行調查核實,做到快查快結,確保情況基本查清,責任基本分清,處置基本到位。
在應對網絡突發事件時做到信息的公開透明,以滿足民眾的知情權,是杜絕謠言、維護政府公信度的需要。
要積極利用網絡媒體,通過開通政府微博、設立網絡發言人、大型門戶網站的報道等方式,搭建權威的信息發布網絡平臺,廣泛宣傳中央關于反腐倡廉的方針政策、重大決策部署及反腐倡廉工作的進展和成效,及時公布一些重要違紀違法案件的立案和查處情況,主動占領網絡陣地。宣傳法律知識,倡導文明上網,營造良好的網絡輿論氛圍。
要及時應對突發事件所產生的負面輿情。相關人員要本著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弄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及時向社會公開相關輿情監測處理情況,保證信息流通的即時性和常態化,讓公眾及時了解相關事件和工作進展。
相關政府部門要真切關懷民眾權益,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積極引導公眾有效行使參與權,發揮廉政輿論引導“主心骨”作用。
(作者單位:中國石化黨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