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責任制助產護理對產科產婦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臨產的產婦共7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各35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處理;觀察組產婦采用全程責任制助產護理方式。結果 觀察組胎吸助產率和剖腹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分娩效果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 < 0.05。觀察組采用的全程責任制助產護理方式對母嬰結果的影響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采用的傳統服務分娩方式。結論 要想提高產科產婦分娩方式的安全性并保障新生兒的健康,可以采用責任制助產護理分娩模式,該方法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具有良好的效益,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5.169
工作單位:158300黑龍江省密山市人民醫院
Effect of Responsibility Midwifery Care for Obstetric Maternal Node of Delivery and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SUN Jiuju Mishan People's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Mishan 158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sponsibility midwifery care for obstetric maternal mode of delivery and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Methods A total of 70 cases of parturi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of the 35 cases of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used the whole responsibility midwifery care.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fetal absorption can yield and cesarean se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confinement effect has obvious difference, P <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s the full responsibility midwifery care effects on mother and infa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he traditional service mode of delivery. Conclusion In order to improve obstetric maternal mode of delivery, security and safeguard the health of the newborn, the responsibility midwifery care delivery model, this method has a good effect in clinical use,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
【Key words】Responsibility,Midwifery care,Delivery mode
目前,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已經在當代新型的醫學產科模式中取得廣泛應用 [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責任制助產護理對產科產婦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的影響,選取2013年6月到2014 年6月于我院臨產的產婦共7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其中觀察組產婦采用全程責任制助產護理方式后,取得非常滿意的效果,其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于我院臨產的產婦共7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本文選取對象均為初產婦,將患者按照入院編號,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各35例。70例產婦中最低學歷為高中,產婦最小年齡為20歲,最大年齡為38歲,平均年紀為(26.4±3.1)歲,最短孕期為33周,最長孕期為40周,平均孕周為(36.4±2.3)周,產婦身高在1.53~1.72 m之間,體重在58~85 kg之間,70例產婦胎兒的質量預計不超過4kg。我院針對70例產婦進行產前檢查,所有產婦狀況均在標準范圍之內,沒有任何高危因素,不存在妊娠復發癥。兩組產婦在年齡、孕期、產前檢查等一般資料對比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選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于我院臨產的產婦共70例,將患者按照入院編號,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各35例,對照組產婦入院之后采用傳統的服務分娩方式,并進行常規處理,常規處理要求醫務人員對產婦進行基本的看護照料,為產婦的后期恢復提供基礎保障;觀察組產婦采用全程責任制助產護理方式,生產過程中,產婦子宮頸口開3cm后進入產房,每個產婦必須由一名護士專門看護,護士在此過程中的作用是通過高效可可靠地工作提高產婦對醫生的信任度,并通過健康狐貍治療等措施向產婦提供生理上的幫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產后出血量、胎兒窘迫率、新生兒窒息率以及產婦下肢疼痛麻木情況,并講以上情況作為本次研究的評價指標;下肢疼痛麻木的判斷標準以患者接受治療過程中的面目表情為主。
1.4 統計學方法
對上述兩組患者各項記錄數據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χ 2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35例產婦產后出血量為(123.2±19.3)mL,胎兒窘迫率為17.2%,新生兒窒息率為8.6%,下肢疼痛麻木率為5.6%;對照組35例產婦產后出血量為(198.3±26.5)mL,胎兒窘迫率為32.1%,新生兒窒息率為23.4%,下肢疼痛麻木率為34.5%。觀察組采用的全程責任制助產護理方式對母嬰結果的影響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采用的傳統服務分娩方式。觀察組胎吸助產率和剖腹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分娩效果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
3 討論
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緊張、恐懼以及不安等情緒,產婦一旦產生以上焦躁心理,實際生產過程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導致生產困難、新生兒窘迫、新生兒窒息以及下肢疼痛麻木等病癥 [2]。實際生產過程中,如果產婦情緒受到嚴重影響,產婦子宮收縮和運行情況也將受到嚴重制約,實際生產過程中的危險性也會隨之增加。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一半以上產婦在生產過程中都會出現情緒不安等心理問題,絕大部分孕產婦死亡情況也發生在生產當天,總之,生產過程中服務形式對產婦和新生兒安全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責任制助產護理的優勢主要表現在產婦產后出血量低、胎兒窘迫率低、新生兒窒息率低以及產婦下肢疼痛麻木情況良好等方面。本組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采用的全程責任制助產護理方式對母嬰結果的影響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采用的傳統服務分娩方式。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產科產婦分娩方式的安全性并保障新生兒的健康,可以采用責任制助產護理分娩模式,該方法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具有良好的效益,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