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無痛胃鏡治療老年上消化道異物的效果。方法 60例老年上消化道異物患者分別在常規胃鏡、無痛胃鏡下取異物。結果 觀察組治療成功率及術中術后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結論 無痛胃鏡治療老年上消化道異物療效確切。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7.062
作者單位:130051 長春市中心醫院
Application Value of Painless Gastroscopy in the Elderly With Digestive Tract Foreign Bodies
WEN Xiaoye SUN Yu LIU Shaotian Central Hospital of Changchun City,Changchun 13005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painless gastroscopy and upper digestive tract foreign body effect. Methods Sixty elderly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foreign bodies in patients(control group),painless gastroscopic removal of foreign body(observation group).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success rate of treatment and postoperative indicators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Painless gastrosco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tract foreign bodies has good effect.
【Key words】 Painless gastroscopy,Elderly,Upper digestive tract foreign body
上消化道異物是消化科常見疾病,需及時予以有效治療,以免引發嚴重并發癥 [1]。我院對老年上消化道異物患者采用無痛胃鏡治療效果良好,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收集60例老年上消化道異物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61~84歲,平均年齡(69.31±3.07)歲。異物種類:魚刺28例,雞骨18例,食團2例,棗核6例,假牙3例,鈕扣3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30例,兩組基本資料無差異(P >0.05)。
1.2 方法
術前對患者病情準確了解并展開X線片及CT檢查,對異物大小、位置及其和周圍組織關系,明確具有取異物指征。常規心電、血常規、凝血功能檢查,監測血壓,排除內鏡檢查及麻醉操作禁忌癥。對照組常規胃鏡檢查前口服利多卡因膠漿麻醉咽部。給予患者心電監護,常規胃鏡操作。觀察組實施無痛胃鏡檢查,為患者開通靜脈通道、經鼻導管給予吸氧并展開心電監護,緩慢靜注1~2 μg/kg芬太尼進行麻醉誘導,推注1.0~1.5 mg/kg丙泊酚,當患者吞咽動作、睫毛反射消失且呼喚不應時,進行插入胃鏡尋找異物。從咽喉部一直到十二指腸均展開仔細觀察,如果患者腔內存在較多液體則需將液體吸凈,在尋到異物之后將進鏡停止,促使異物徹底暴露,結合異物形狀及種類對器件進行合理選擇。若異物尖銳可將異物與胃鏡前段拉近,異物長軸應和內鏡保持同一直線且同胃鏡一起退出。在操作中應對患者呼吸、血壓、意識、血氧飽和度及心率密切觀察,確保其呼吸道暢通而體征平穩,完成手術后移送患者到蘇醒間進行觀察。
1.3 觀察指標
治療過程中監測平均動脈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觀察不良反應,記錄治療時間及治療結果。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6.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 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平均動脈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變化情況。
兩組各時間平均動脈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為:觀察組治療前:(105.3±3.4)mm Hg、(80.2±8.9)次/min、(98.3±0.6)%;治療中:(95.0±2.8)mm Hg、(70.2±7.8)次/min、(96.3±0.9)%;治療后:(103.4±5.2)mm Hg、(79.9±9.1)次/min、(98.0±0.5)%。對照組治療前:(106.2±3.3)mm Hg、(80.3±9.1)次/ min、(98.6±0.5)%;治療中:(113.1±3.4)mm Hg、(89.6±7.9)次/min、(98.6±0.7)%;治療后:(105.5±3.9)mm Hg、(81.2±7.5)次/min、(98.0±0.6)%。治療前兩組患者平均動脈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中兩組平均動脈血壓、心率兩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血氧飽和度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均恢復術前水平。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分析
對照組不良反應:惡心嘔吐13例,呃逆3例,躁動2例,出血4例,發生率73.3%;治療成功23例(76.7%);觀察組不良反應:呃逆2例,躁動1例,發生率10.0%;治療成功29例(96.7%);觀察組患者術中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時間比較分析
對照組治療時間(16.3±6.2)min,觀察組治療時間(8.1± 3.3)min,觀察組治療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上消化道異物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急癥,可引發消化道出血及呼吸困難等并發癥,在確診之后需及時予以有效治療。
在內鏡技術不斷發展及在臨床中的應用逐漸廣泛背景下,在內鏡下將異位取出已發展為消化道異物最常用治療方法。在行常規電子鏡檢查時,很多患者可出現咽痛、嗆咳、惡心及嘔吐等不良反應,同時還可出現恐懼感及窒息感,甚至可誘發心絞痛、心律失常等,且很多患者因恐懼而抗拒檢查及治療。常規電子鏡檢查由于患者配合度及依從性不高,故操作難度加大且時間較長,因此在臨床中的應用受限。近年來無痛胃鏡在臨床中逐漸得到應用 [2]。無痛胃鏡是經靜脈給予麻醉、鎮痛及鎮靜藥物,可提高患者痛閾值,消除其接受胃鏡檢查中可能出現的疼痛感及不適感,能夠有效緩解患者關于胃鏡檢查的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提高其檢查依從性及配合度,從而保證內鏡操作的順利完成 [3]。但是老年患者因為壓力反射反應及自主神經反射在速度及強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故其在血壓變化控制方面能力較差,故而老年患者在行無痛胃鏡檢查時存在一定風險。筆者認為,在老年患者無痛麻醉過程中應注意應對呼吸、循環系統進行嚴密監測觀察,并給與相應的處理,確保生命體征安全。
本研究顯示無痛胃鏡在治療老年上消化道異物中療效確切,耐受性好,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減少應激反應,縮短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