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了解采血護士在工作過程中潛在的風險,采取應(yīng)對措施,降低職業(yè)暴露的發(fā)生率。方法 調(diào)查2009年1月~2014年5月 我站采血護士、血液檢驗初篩人員、檢驗工作人員45人。結(jié)果 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采血工作存在的風險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針頭刺傷的危險、血液飛濺的危險、針刺發(fā)生后對工作人員心理的影響。在日常采血工作中共有15人曾經(jīng)被采血針刺傷過,10人被飛濺到眼、鼻、口中。結(jié)論針對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制定應(yīng)對措施,使工作人員的職業(yè)暴露率明顯下降。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1.091
作者單位:453000 新鄉(xiāng)市中心血站
The Potential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urse in the Collection Blood
WANG Lou ZHANG Chenli LI Min GUO Yanhong LI Yanfang ZHAO Xinyan Blood center of Xinxiang,Xinxiang 45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nurses potential in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risk,to take measures,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ccupation exposur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9 to May 2014 I stand in pursuance of the nurse,early blood test screening personnel,inspection staff 45 people. Result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found the risk of blood work exists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risk of needle stick injuries,blood spatter danger,after the occurrence of acupuncture on staff psychological impact. In the daily blood sampling a total of 15 people had been blood collection needles stabbed,10 people were splashed onto the eye,nose,mouth.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risk existing in the work,formulate measures,so that the staff of the occupation exposure rate decreased.
【Key words】The blood sampling,Potential risk,Response measures
血站的主要工作是采集無償獻血者血液,為醫(yī)療機構(gòu)提供安全的血液制品。服務(wù)對象中獻血者雖然為正常人群,但我國是病毒肝炎的高發(fā)地區(qū),約15%的人群為乙肝病毒攜帶者,艾滋病的流行已進入快速增長期,并從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發(fā)展,所以,仍有相當比例的獻血者為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其血液及血液標本存在一定的傳染性,因此保證獻血者、受血者及工作人員的安全,就成為血站質(zhì)量管理的核心內(nèi)容。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調(diào)查2009年1月~2014年5月我站采血護士、血液檢驗初篩人員、檢驗工作人員45人。
2 結(jié)果
本站45名工作人員在日常采血工作中共有15人曾經(jīng)被采血針刺傷過,10人獻血者血液及標本血液被飛濺到眼、鼻、口中。
3 采血工作存在的風險
3.1 針頭刺傷的危險
目前已證實有幾十種病原體可經(jīng)由針頭刺傷接種傳播,其中最常見、危害最大的是乙肝、丙肝、艾滋,而目前在大多數(shù)血站的街頭無償獻血車上只做乙肝、艾滋的快速檢測,因此針刺后發(fā)生血源性傳染病的危險就很大。
3.2 血液飛濺的危險
在為獻血者采血、熱合、留取血液樣本時,易發(fā)生血液飛濺,而被污染后徹底消毒洗手率不高,血液飛濺到眼、鼻、口中也無法及時徹底清洗,再加上某些采血護士的自我防護意識不強,血液經(jīng)過皮膚黏膜感染的機率大大增加。
3.3 針頭刺傷的主要原因
由于采血前只做乙肝、艾滋的初篩,被血液污染的針頭發(fā)生血源性傳染病的危險遠遠大于皮膚黏膜,所以防止針頭刺傷尤為重要,而針頭刺傷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1)血站采血的特點是具有集中性,工作人員少,采血任務(wù)重,繁忙工作中如果操作不熟練,極易發(fā)生針頭刺傷;(2)獻血者過多時因采血車空間狹小會造成過度擁擠,使工作人員注意力不集中,也易發(fā)生刺傷;(3)另外如熱合后針頭不及時剪掉或不及時放入利器盒中,都會造成刺傷的發(fā)生;(4)另外工作時不注意防護,不戴帽子、口罩,極易造成皮膚黏膜的感染;
3.4 血液接觸的主要原因
(1)采血者靜脈穿刺時操作不當,針頭直接刺入淺表靜脈,血液易濺至采血者身體;(2)獻血者按壓不當或采血完畢拔針時帶血針頭造成漏血;(3)針頭插入真空試管留取標本時血液濺出;(4)獻血者進行初篩時,針刺后擠壓采捐血液飛濺;(5)熱合機操作不當,血袋漏血,飛濺。
3.5 皮膚接觸
采血護士為獻血者采血時和處理醫(yī)療廢物或感染性廢物時的皮膚接觸,皮膚傷口直接接觸被血液污染的工作臺及采血物品可能感染病原體
3.6 消毒液和有害氣體的接觸
采血車是一個特殊的工作環(huán)境,車內(nèi)儲存物品表面消毒劑戊二醛,過氧乙酸和含氯消毒劑等,承載冰箱和發(fā)動機等,其噪音對人體造成影響,使人煩躁,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發(fā)生差錯事故等。
3.7 心理因素
一旦采血者在工作中被污染的針頭刺傷或直接接觸到血液后極易發(fā)生恐懼心理和精神負擔,所以在工作中我們更要掌握應(yīng)對措施,減低感染的風險。
4 采血工作人員應(yīng)對措施
(1)對針頭刺傷的防護:采血護士要有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建立職業(yè)暴露預(yù)防和控制管理程序,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工作。嚴禁用雙手回套針頭,采用堅固的防刺破的試管座,采取一對一模式采血,改善采血環(huán)境,使獻血工作井然有序 [1]。(2)血液接觸的防護:提高認識,加強醫(yī)學感染教育,使其認識職業(yè)感染的危害性。加強勞動保護,工作時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勤洗手,必要時帶防護眼鏡。帽子口罩和衣物被血液污染后及時更換,采血結(jié)束后,用洗手液徹底清洗雙手并經(jīng)行消毒。(3)對有害氣體和消毒液的防護:進行各種消毒時,盡量選用毒性低,無刺激,效能高的消毒液,消毒完成后,消毒液及時清理。(4)心理護理:建立工作人員健康檔案,定期檢查,預(yù)防注射,免費為員工提供乙肝疫苗,是對員工的一種愛護,也可降低工作人員的心理恐懼感。(5)職業(yè)暴露的緊急處理:皮膚黏膜一旦受傷,立即反復(fù)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流動自來水或肥皂水反復(fù)沖洗,如黏膜污染用生理鹽水或清水反復(fù)沖洗,傷后應(yīng)用消毒液(75%乙醇、2 g/L次氯酸鈉,0.2%~0.5%過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和涂抹消毒,并包扎傷口,進行相關(guān)病毒檢查,確定是否感染,感染與污染針頭的血量和損傷深度有關(guān),據(jù)報道0.004 ml含病毒的血液,就可使正常人感染 [2]。本站已建立職業(yè)暴露后的報告程序和反饋機制。改進采血器材。醫(yī)療廢物嚴格按照《醫(yī)療廢物處理控制程序》進行處理。
通過以上應(yīng)對措施,使我站采血、檢驗工作人員的職業(yè)暴露率明顯下降,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心理恐懼感,使工作人員更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到采供血工作中來,全心全意為獻血者、臨床患者服務(wù),保障臨床安全有效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