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藥物對常用臨床檢驗指標的干擾因素,為臨床指標的完善提供依據。方法 整理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的臨床檢驗資料,并對所有資料進行分析和整理。結果 經研究分析得出,藥物對常用臨床檢驗指標有一定的干擾,主要的干擾因素有藥物的種類和藥物的使用劑量,且二者與干擾程度正相關。結論 在臨床上,部分藥物對檢驗指標存在一定的影響,應該在藥物的使用過程中關注這一情況,進一步規范藥物的使用,在臨床診斷中,要充分考慮藥物對臨床檢驗指標的干擾,并將干擾因素弄清楚,以減少診斷誤差,提高臨床治療的安全性。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6.020
工作單位:157000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骨科醫院
Observation of Drug Interference on Common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 Index Factors
LI Xin Mudanjiang Osteological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Mudanjiang 15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terference of drugs on common clinical test factors,provide a basis for improving clinical index. Methods Clinical laboratory data collecting in 2013 March to 2014 March in our hospital,and all the data analysis and sorting. Results After analysis,drug have certain interference to the commonly used clinical test,interference factors are mainly use dose types and drugs,and the two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interference. Conclusion In clinic,some drugs have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index of inspection,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is in the use of drugs,to further standardize the use of the drug,we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interference of drugs on clinical test,in order to reduce the error of diagnosis,improve safety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Drugs,Clinical test,Interference factors
臨床檢驗指標對于診斷的意義不言而喻,隨著臨床病癥的復雜化,診斷變得越來越困難,因此將臨床檢驗指標進一步多樣化成了必然趨勢。臨床檢驗主要是針對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物質進行的,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檢驗的方法也更加先進,化學檢測、生物學檢測等方法的使用讓指標精細化,對臨床診斷的精確性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1]。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血液、尿液等指標并不是非常穩定的,它會對藥物的使用非常敏感。實驗數據表明,藥物使用的種類越多,對臨床指標的影響越大,當藥物使用種類達到5種時,臨床指標必定受到其影響。而且受抗藥性的影響,現在使用的藥物越來越先進,對臨床指標的影響還不確定,進一步加大了診斷的難度。因此,有必要了解清楚藥物對不同臨床指標的具體干擾,以便醫生在診斷中做出正確的判斷。我院對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的患者資料作了詳細分析,掌握了藥物對臨床指標的干擾因素,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通過對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者資料進行分析和整理,總結出藥物對臨床檢驗指標的干擾因素。
2 結果
在臨床上,檢驗指標種類很多,本實驗將主要從尿液十項檢測指標和生化反應指標兩個大的方面來分析藥物對臨床檢驗指標的干擾。
2.1 藥物對尿十項檢測指標的干擾
一般而言,藥物在人體內是和藥物相融合的,并最終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它會使尿液的顏色發生變化,藥物對尿液的干擾會以假陽性和假陰性兩種形式表現出來。具體情況如下:在尿糖方面,過氧化氫、青霉素、左旋糖等會導致假陽性結果,維生素C、安乃近等藥物會造成假陰性結果;在蛋白質方面,會造成假陽性結果的藥物有氯化銨、奎寧、維生素E等,而會導致假陰性結果的藥物有青霉素、點造影劑等;包細胞在甲醛、呋喃坦啶等藥物的作用下呈假陽性,在慶大霉素等影響下呈假陰性。當然,有些臨床檢驗指標受藥物的影響較小,如亞硝酸鹽僅在維生素C的作用下呈假陰性,不會成假陽性結果產生;PH值則不受藥物的影響。
2.2 藥物對生化指標的干擾
生化檢驗指標不僅可以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而且它的水平可以反映出患者的整體機能。一般來說,藥物對生化檢驗指標的影響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向影響,能穩定患者指標水平;一種是負向影響,使得患者的相關指標偏離標準。具體情況如下:在血清總蛋白上,氯貝丁酯起到正向作用,而氯化銨則起到負向作用;在總膽固醇上,隨著腎上腺素、口服避孕藥的使用,會在某種程度上減少膽固醇的含量,而維生素、甲狀腺素的使用則會明顯增加膽固醇的含量,另外口服避孕藥還會對谷丙轉氨酶產生一定的正面影響。
由此可見,藥物對于臨床檢驗指標的影響很大,隨著用藥種類的增多和用藥劑量的增大,其對指標的影響也就越大。在臨床診斷中,必須熟知患者使用的藥物類型,考慮其對診斷的干擾。
3 討論
眾所周知,藥物的使用對臨床檢驗指標存在一定的影響,它不但會干擾到病情的診斷,還會對患者的身體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如某些藥物的使用會造成肝功能損傷等。而且,藥物對臨床指標的影響比較復雜,不同的藥物、不同的劑量會對多種臨床指標產生不同的干擾,我們必須將這些干擾因素詳細分析,減少對診斷精確性的影響 [2]。
本實驗通過對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患者資料仔細分析,總結了不同藥物對尿十項檢驗指標和生化檢驗指標的具體影響,給診斷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據。因此,在臨床實踐中,應該充分考慮到藥物對臨床檢驗指標的影響,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首先,應該加強檢驗師和醫生的交流,對藥物的使用情況熟悉掌握,以排除檢驗中的疑似狀況。其次,應該詢問患者的藥物使用史,重點關注和使用藥物相關的檢驗指標 [3]。另外,還應該根據不同藥物的衰退期來確定臨床檢驗的時間,將藥物對檢驗指標的影響降到最低,有必要的話可以進行多次復檢,排除偶然現象。綜上所述,在臨床診斷中,要充分考慮藥物對臨床檢驗指標的干擾,并將干擾因素弄清楚,以減少診斷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