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中藥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系統評價。方法 通過檢索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期刊數據庫等,將關于中藥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文獻納入本次研究,并應用國際通用的方法對所選文獻進行系統評價,并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 共有110項相關文獻納入本次研究,在治療總有效率方面:58項關于中藥和西藥研究;52項對中西結合和西藥療效對比的研究;在不良反應方面:26項關于中藥和西藥不良反應發生率研究,25項關于中西藥結合和西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結論 因納入研究的文獻數量較少,還不能根據當前研究對中藥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進行有效的系統評價,還應加強臨床研究證實研究的科學性。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6.081
工作單位:157400黑龍江省寧安市中醫院
System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ENG Hongying WU Chunyan Ning'an 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Ning'an 157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literature included in the study,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mon method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selected articles,and carries on statistics analysis.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total efficiency:58 study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research; in terms of side effects:26 on the occurr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nclusion Because of the small number of included literatures,but also ca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effective,should also strengthen the clinical research confirme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Keyword】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Rheumatoid arthritis,System evaluation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將任何年齡、性別、病程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納入。因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標準有差異,包括:RA診斷標準、WHO診斷標準及風濕病學會診斷標準等 [1]。所以,將符合上述診斷研究的試驗均納入研究。文獻中治療組采取中藥治療,包括中成藥、單味中藥、中藥復方等,所有中藥處方均為中醫師制定。對照組則除單純中藥治療外的研究,包括中西結合、中西結合和西藥等,均納入此次研究。研究結果指標包括總有效率、復發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等。
1.2 研究方法
1.3 觀察指標
根據納入研究要求和標準對所選文獻進行篩選,再對可納的研究文獻進行質量評價,根據Jadad量表和參考文獻推薦法改良后進行評價。
1.4 統計處理
采用Review Manage 4.1數據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應RR和CI表示,計數資料應用WMD和CI表示,異質性檢驗水平設為P≥0.05,如亞組內研究存在異質性,則不進行合并分析。
2 結果
2.1 納入文獻的特征
共檢索到相關研究文獻3256項,根據本研究制定的納入標準,將未達標的剔除,有110項研究文獻納入,其中52項關于中西藥結合和西藥療效比較研究,58項關于中藥和西藥療效比較研究。根據改良文獻評價標準進行嚴格評價有5項為高質量研究,其余105項低質量研究。其中有104項具有可比性,97項有P值,所以本研究的110項文獻在基線資料上具有可比性。
2.2 中藥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評價
總有效率:52項為中西藥和西藥療效對比研究,29項研究表明中西藥和西藥療效相當,21項為中西藥由于西藥療效,2項無統計意義;58項為中藥和西藥療效對比,52項單項研究中27項研究為兩者療效相當,25項為中藥療效由于西藥,其余6項為三種中藥處方要治療研究。不良反應:共有51項研究文獻報道了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其中25項為中西藥和西藥對比,13項研究表明中西藥和西藥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相當,10項為前者低于后者;另外2項合并研究無統計意義;其余26項為中藥和西藥對比。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對中西藥結合比西藥、單純中藥的臨床總療效藥好還不能確認,在病情改善、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也無法確認。主要原因在:一是方法學的質量影響,本研究中110篇文獻中僅有5篇為高質量研究,其余105篇為低質量研究。所有研究試驗均未進行樣本量的計算,且大部分未做到完全的隨機化,大多為隨機分組,另外在研究方法、評價標準等方面無法進行科學評估;二是可能存在文獻發表偏倚,本組研究中的所有文獻均在中國研究,多為中文期刊論文,因素研究數量限制不能對發表偏倚進行有效的探討。本研究中的部分臨床試驗相同研究結果被多次發表。三是隨訪時間,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病情和指標容易出現復發,本研究中的文獻試驗均未有充足的隨訪時間,所以治愈的研究但在停藥后隨訪不多。四是不良反應情況,本研究中110篇研究文獻中僅51項(46.3%)有不良反應報告。因此,要實現有效中藥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系統評價,還應進一步進行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