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析不同術式治療復發性氣胸的價值。方法 對照組42例實施常規開胸手術治療,觀察組42例采用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比較不同手術方法的療效。結果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手術時間、慢性切口疼痛情況有顯著差異。結論 復發性氣胸患者接受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應用安全可靠。【關鍵詞】復發性氣胸;電視胸腔鏡手術;常規開胸術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5.060
工作單位:028000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第一人民醫院
An Analysis on the Value of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Pneumothorax
WU Wenqi ZHU Yanhui ZHANG Qi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Tongliao city in Inner Mongolia District,Tongliao 02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is of different surgical recurrent pneumothorax value. Methods 4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open chest operation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42 cases treated by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operation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operation methods.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chronic wound pain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nclusion The recurrent pneumothorax patients received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operation,safe and reliable application.
【Key words】 Recurrent pneumothorax,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operation,Conventional thoracotomy
復發性氣胸為同側胸腔出現兩次或大于兩次的氣胸,自身情況或外界因素均是其誘發因素。研究表明,初次發作的自發性氣胸采用簡單的胸腔閉式引流或胸穿處理可治療,但治療后易復發,會給患者的心理及經濟造成較大的負擔 [1]。因此臨床治療關鍵在于采取措施減少復發率。本次研究中,將電視胸腔鏡手術用于復發性氣胸中,療效顯著,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歷資料
選取我院從2013年1月到2014年11月收治的84例復發性氣胸患者,均分為兩組,對照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齡為17~63歲,平均(40±1.2)歲,氣胸位置左側18例,右側19例,雙側5例;觀察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齡為20 ~66歲,平均(43±1.3)歲,氣胸位置左側16例,右側18例,雙側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觀察組行電視胸腔鏡手術,于全麻雙腔氣管插管下實施,麻醉前針對肺壓縮體積大,而未實施胸腔引流管者,于第2肋間用粗針頭排氣,非手術一側實施單肺通氣,患側垂直抬高,在頭架上外展位固定上肢,在第5肋或第6肋間腋中線處穿刺,置入胸腔鏡套管,第一個套管孔與胸膜腔相通后,術者單個手指進入胸膜腔,探查該區域胸膜腔是否有粘連,之后將胸腔鏡安全放入并進行胸內探查。胸腔鏡直視下,分別在第3肋間、第5后肋間做輔助操作孔,保證兩孔間距大于10 cm,若有胸膜粘連,可采用電灼或鈍性分離,較小的肺大皰采用鈦夾夾閉或電凝處理,較大肺大皰可采用一個腔內肺抓鉗提起鄰近肺大皰的肺組織,并在靠近肺大皰1 cm正常肺組織處采用Endo-GIA切開縫合肺大皰,取出切除的標本,用生理鹽水對胸腔進行沖洗,患者取頭低足高位,鼓肺檢查確定肺無漏氣,之后將沖洗液抽吸干凈。為了減少氣胸復發率,實施胸膜固定術,長柄環狀鉗夾小紗布,機械性摩擦壁層胸膜,經低位切口將胸腔引流管放入。對照組開胸手術實施全身麻醉,雙腔氣管內插管,取側臥體位,在腋下切口或后外側切口進胸,切除肺大皰,胸膜機械摩擦后實施粘連固定術。
1.3 觀察指標
術后統計對比兩組復發率、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慢性胸痛發生率。隨訪15個月復發次數大于1次,表明為復發,隨訪6個月手術切口處仍有疼痛,則為慢性疼痛。
1.4 數據分析
研究統計兩組患者的數據資料采用SPSS18.0軟件包分析,采用t、χ 2檢驗計量、計數資料,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兩組患者均無死亡,觀察組手術成功率為97.6%(41/42),1例術中出血較多,在電視胸腔鏡術中轉開胸手術。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88.10±41.10)min、住院時間為(8.30±1.45)d,觀察組手術時間為(41.10±12.52)min,住院時間為(5.95±1.20)d,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
所有患者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為15個月,觀察組術后復發4例(9.5%),慢性切口疼痛1例(2.4%),對照組術后復發7例(16.7%),慢性切口疼痛8例(19.0%),兩組復發率無顯著差異,P>0.05;慢性切口疼痛發生率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自發性氣胸為一種臨床常見的疾病,是因肺部疾病而導致臟層胸膜以及肺組織破裂,或靠近肺表面出現細微氣腫泡發生破裂,支氣管以及肺內空氣逸入到胸膜腔的疾病。該病為一種肺科急癥,嚴重者會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2]。臨床常用治療方法主要為保守以及手術方法,但研究表明,經保守治療1/2患者氣胸會復發。雖外科手術可有效減少復發率,但傳統開胸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大。隨著當前手術水平的不斷進步,臨床治療自發性氣胸的情況有明顯的改善。開胸手術用于治療復發性氣胸效果顯著,但仍不可避免患者會出現氣胸復發,分析多是因術中遺漏肺大皰。但電視胸腔技術探查肺大皰優勢顯著,光源充分且清晰,其放大成像效果顯著,可更加直觀的觀察到術野內病灶情況,可有效減少肺大皰遺漏,且電視胸腔鏡技術創傷小,可有效減少術后粘連,減少復發率 [3]。開胸手術對患者造成創傷大,可增加胸膜粘連,延長恢復時間,不利于創口的早日愈合,增加復發率。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慢性切口疼痛發生率少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復發性氣胸因其難根治性、反復性而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采取電視胸腔鏡技術用于治療,優勢顯著,創傷小,可有效減少粘連,有效減少復發,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水平,值得應用到臨床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