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和胃通降湯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研究。方法 選取于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3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根據不同的治療方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進行對照研究,對西藥常規治療和和胃通降湯中藥治療的效果進行觀察和比較。結果 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7%,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3.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結論 和胃通降湯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臨床效果,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安全有效。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7.105
作者單位:154700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湯原縣湯原鎮衛生院
Study the Effect on Heweitongjiang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ZHANG Huibo Health Center of Tangyuan Town,Tangyuan County,Jiamusi 1547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Clinical effect of heweitongjiang(moderate stomach)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s to be analyzed and studied. Methods Choose 38 patients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who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March 2015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which were given western medication treatment and heweitongjiang(moderate stomach)decoction treatment respectively,and then observed and compared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Patients’ treatment efficacy in study group was 94.7%,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73.7% in control group,there was a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d statistic value(P < 0.05). Conclusion Heweitongjiang(moderate stomach)decoction is of efficacy in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it is efficiency and safe to reliev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
【Key words】 Heweitongjiang decoction,Treatment,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胃食管反流病指的是由于胃食管腔因暴露于(或過度接觸)胃液而引起的臨床食管黏膜損傷和胃食管反流癥的疾病,主要以胃燒熱、泛酸、胸骨后燒灼樣痛、咳嗽、胸部不適等為主要的臨床癥狀 [1]。為研究和胃通降湯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療效,本文選取于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3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同時將回顧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3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胃鏡檢查以及臨床表現確定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相關臨床診斷標準。根據不同的治療方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19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為男性,9例患者為女性;年齡19~73歲,平均年齡(42.8±5.8)歲;病程4個月~16年,平均病程(3.7±0.5)年。治療組19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為男性,8例患者為女性;年齡21~75歲,平均年齡(43.2±5.5)歲;病程5個月~15年,平均病程(3.5±0.4)年。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給予西醫常規治療:10 mg/次的嗎叮林,8萬U慶大霉素,3次/d;150 mg/次的雷尼替丁,2次/d,在早晚飯前30 min服用。
1.2.2 治療組 治療組患者給予和胃通降湯中藥治療:方劑組成為:3 g雞內金、9 g延胡索、10 g法半夏、10 g娑羅子、10 g枳殼、10 g柴胡、12 g荷葉蒂、12 g黨參、12 g白芍、15 g山藥、15 g竹茹、20 g烏賊骨。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辯證加減:有膽胃熱甚、心煩口苦吞酸癥狀的患者需加10 g山梔;有氣陰兩虛以及乏力、五心煩熱癥狀的患者需15 g北沙參、10 g麥冬;有黏膜水腫癥狀的患者需加30 g薏苡仁、20 g紅藤;如果患者合并潰瘍則需加3 g白芨粉沖服 [2]。服用方法:1劑/d,取汁500 ml,分早晚兩次分服。本次治療以30 d為1療程,兩組患者均給予為期1個療程的治療。
1.3 療效標準
治愈:患者的泛酸、胃灼熱等臨床癥狀以及伴發癥狀全部消失,對患者進行胃鏡檢查顯示活動性炎癥以及粘膜糜爛破損消失;顯效:患者的泛酸、胃灼熱等臨床癥狀以及伴發癥狀改善,對患者進行胃鏡檢查顯示活動性炎癥好轉,粘膜糜爛破損面積縮小;有效:患者的泛酸、胃灼熱等臨床癥狀以及伴發癥狀有所好轉,對患者進行胃鏡檢查顯示活動性炎癥有所減輕,粘膜糜爛破損面積有所縮小;無效:患者的泛酸、胃灼熱等臨床癥狀以及伴發癥狀沒有好轉,對患者進行胃鏡檢查顯示活動性炎癥以及粘膜糜爛破損沒有改善,或者患者病情加重。治療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患者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χ 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進行為期1個療程的治療后,對照組19例患者中痊愈患者有7例,顯效患者有3例,有效患者有4例,無效患者有5例,則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3.7%;治療組19例患者中痊愈患者有12例,顯效患者有4例,有效患者有2例,無效患者有1例,則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7%。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胃食管反流病在中醫中屬于胃脘痛、嘈雜等范疇。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病原因,其證在胃,其源在肝,其因在膽,因肝胃不和、氣機阻滯而使得膽胃之氣不得通降、氣火上逆、熱結胸膈、灼傷食管及胃,從而導致出現胃脘灼痛、惡心欲嘔、泛酸、燒心、嘈雜等一系列的臨床癥狀 [3]。臨床上通常采用嗎叮林、慶大霉素、雷尼替丁等進行治療,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易反復。根據中西醫對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以及臨床機制等的研究認識,對胃食管反流病采用和胃通降湯治療能夠取得效果。雞內金、延胡索、法半夏、娑羅子、枳殼、柴胡、荷葉蒂、黨參、白芍、山藥、竹茹、烏賊骨等是胃食管反流中使用的藥材,諸藥合用能共同起到理氣清淤、健脾和胃、調整胃腸功能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將我院收治的3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對照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7%,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3.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和胃通降湯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臨床效果,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