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不穩型性心絞痛患者采用護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35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護理,隨機分組,實驗組19例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對照組16例患者選擇常規護理,對比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護理有效率為94.74%,對照組患者護理有效率為7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結論 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在治療中采用綜合護理,可提高治療效果,減輕病痛,保持良好心態,效果顯著。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7.144
作者單位:150000 哈爾濱市朝鮮民族醫醫院
Analysi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Application in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YIN Zhenshun Korean National Medical Hospital of Harbin City,Harbin 1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in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Methods Choose 35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that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April 2014 to August 2014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19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while 16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n compared nursing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Patients’nursing efficacy in study group was 94.74%,while patients’ nursing efficacy in control group was 75.0%,there was a great differential of nursing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d statistic value(P < 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s of efficacy in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it is conducive to increasing treatment efficacy,relieving patients’ pain and assisting patients to be in a mood.
【Key words】 Unstable angina,Comprehensive nursing,Nursing effect
不穩定型心絞痛初發時主要為心絞痛,心電圖的缺血等,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心絞痛的程度和持續時間不斷增加,因為該疾病的特殊性,必須在短時間內給予及時、恰當的治療,否則會發展成急性的心肌梗死。與穩定性心絞痛比較,不穩定心絞痛的疼痛更加劇烈,持續時間更長,在活動量較低甚至休息過程中都可能發病 [1]。因為除了采用相關的治療藥物,還要給予綜合的護理,能夠及時發現患者病情的變化。選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35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護理,采用不同方法,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35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護理,實驗組患者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齡38~79歲,平均年齡(62.73±3.65)歲,6例患者為靜息性的心絞痛,13例為患者勞力性的心絞痛。對照組患者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齡39~78歲,平均年齡為(62.29±3.88)歲,6例患者為靜息性的心絞痛,10例為患者勞力性的心絞痛。兩組患者身體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選擇常規的護理措施,實驗組患者接受綜合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心理護理 患者因為身體不適,以及該疾病較為嚴重,會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為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要給予心理護理,首先對患者目前的心理狀態要充分了解,針對其存在的問題給予相應的心理支持 [2]。為其講解該疾病的注意事項,發病原因以及治療方法,使患者盡量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從而緩解心理上過度的恐懼,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
1.2.2 藥物護理 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在治療中所使用的藥物,以及藥物的使用劑量,服用后的作用以及服用中所需要的注意事項,使其了解抗凝藥的不良反應,藥理作用和注意事項,使其能夠按時正確的服用藥物。
1.2.3 病情護理 該疾病有誘發因素,比如,飲食變化、情緒激動、體位的突然改變,排泄方式、天氣變化等,因此護理人員要了解患者心絞痛的誘發因素和危險因素,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要根據天氣變化來合理的增減衣物 [3]。同時要了解心絞痛的部位,以及疼痛的程度、性質、緩解方式和持續時間,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加強尋呼,一旦發現有心絞痛的征兆,要及時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使心絞痛的癥狀得到緩解。
1.2.4 身體護理 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不可過度勞累,可以選擇適當的活動,能夠建立側枝循環,一定要把握好運動的度,運動前也可含服硝酸甘油,避免出現疼痛。在運動過程中不可屏氣用力,而在體力勞動中不可選擇抬、舉、推、拉等活動。飲食方面保持低脂、低鹽和容易消化的原則,進食速度盡量慢,不可過飽,尤其晚餐,盡量在七分飽,要求患者不可吸煙、喝酒,增加蔬菜水果的使用,保持排便通暢。并對患者采用身心放松的訓練,使其選擇舒適的體位,在手部開始,使個部位保持放松,然后收縮,達到放松的目的,每次堅持30 min,一天練習一次,在練習過程中注意患者的身體安全。
1.3 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χ 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19例患者中,13例護理顯效,所占比例為68.4%,5例護理有效,所占比例為26.3%,1例護理無效,所占比例為5.3%,護理有效率為94.74%。對照組16例患者中,5例護理顯效,所占比例為31.3%,7例護理有效,所占比例為43.8%,4例護理無效,所占比例為25.0%,護理有效率為75.0%。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心絞痛因為心肌出現短暫性的缺血缺氧,其代謝產物的積聚或者致痛物會對冠狀動脈壁造成刺激,上傳大腦產生痛覺,病情嚴重者,疼痛劇烈會出現瀕死感、恐懼感,其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后部,向左上肢和心前區放射,每次病情發作一般為3~5 min,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降低生活質量,為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需要給予綜合護理,實驗組患者對其進行心理護理、藥物護理、病情護理和身體護理,加強對患者的巡護,以及注意事項的講解,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并及時發現患者病情的變化,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告知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規律,減少病情的反復發作。實驗組患者護理有效率為94.74%,對照組患者護理有效率為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在治療中采取綜合護理,能夠及時處理患者的身體不適,緩解緊張、恐懼的情緒,提高身體的舒適度和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