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和評價DVD視頻錄像運用于護理人員規范化培訓CPR的成效。方法 采用自編自拍的DVD視頻錄像對護理人員進行規范化CPR培訓,對反饋問卷表進行分析。結果 通過DVD視頻教學培訓后,護理人員在反應時間、判斷標準、操作流程、操作要點和操作的正確率等方面得到改善,達到規范化培訓要求。結論 DVD視頻教學用于護理人員規范化培訓CPR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單位:550014 貴陽醫學院附屬白云醫院急診科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7.155
Experience of DVD Video for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CPR in Nursing Staff
WANG Xi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Affiliated Baiyun Hospital of Guiyang Medic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1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effect of DVD video for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CPR in nursing staff. Methods We used DVD video self for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CPR in nursing staff,analyed the feedback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rough the training of DVD video teaching,the nursing staff had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aspects of reaction time,the judgment standard,operation process,operation points and the correct rate,to achieve the requirements of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Conclusion DVD video for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CPR in nursing staff achieved good results,it can be extended to other nursing skill training.
【Key words】 DVD video,Nursing staff,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CPR
心肺復蘇術(CPR)是針對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心搏驟停,在4~6 min之內必須采取的急救措施之一,4 min以上會造成患者腦損傷,而10 min以上即可造成腦部不可逆之傷害,適用于窒息、溺水、心臟病突發或者其他意外事件造成的意識昏迷并有呼吸和心跳停止的狀態,實施心肺復蘇的目的是盡快腦細胞在缺氧狀態下的壞死,因此施救時機越快越好 [1]。臨床護士通常是院內患者呼吸心跳驟停的第一目擊人,在搶救過程中,往往存在判斷不及時,流程不正確、操作不規范、搶救現場秩序混亂等問題,影響了心肺復蘇成功率 [2]。2012年急診科與護理臨床教學辦公室通過發放調查問卷表了解現狀,根據《2010年版國際心肺復蘇與心血管急救指南》,結合臨床實戰設計流程,拍攝DVD視頻,旨在用于在職護理人員的規范化培訓,現進行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培訓對象
全院286名在職護士,年齡17~55歲,平均年齡(31.5±14.8)歲,護齡1~30年,286名護理人員全部接受CPR培訓。
1.2 教學方法
(1)培訓前問卷調查:根據新指南,對臨床70名護理人員發放問卷,內容包括是否接受過CPR培訓、培訓方式、操作實施要點等,要求獨立完成且當場收回。(2)結合臨床:設計院內雙人球囊心肺復蘇操作流程,拍攝DVD視頻,力求真實再現臨床搶救急危重病人情境。(3)理論授課(4學時):急救專科護士根據新指南,制作多媒體課件理論授課,播放DVD視頻演示操作要點。(4)操作訓練(3學時):集中全院22個護理單元的護士長和技能帶教老師觀看操作視頻,并在模擬仿真人身上練習,專科護士解答指正。(5)考核:制作操作評分標準,護士長和技能老師兩人1組現場操作考核,合格者可離開。把DVD視頻、多媒體課件、操作評分標準以電子版形式交給護士長帶回科室培訓護士,要求在規定期限內,各護士均須在模擬人身上完成操作考核,成績納入當年護理人員規范化培訓成績,臨床教學組老師負責查實。(6)培訓后測評:重新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理論和操作要點、培訓滿意度及建議等。
2 結果
2.1 護理人員接受CPR培訓方式調查
(1)培訓單位為學校的培訓方式是課堂授課+模擬人演示,所占比例是78%;(2)醫院的培訓方式是多媒體授課+模擬人示教,占20%;(3)采用學校+醫院的綜合培訓方式是理論授課+示教+考核,占75%;(4)采用其它如媒體、社會的培訓方式是小冊子、電視等,所占比例是2%。培訓內容均為院外徒手CPR流程。
2.2 培訓前后操作正確率比較
(1)反應時間培訓前后的正確率分別是35.0%和70.0%;(2)判斷標準培訓前后的正確率分別是80.0%和90.0%;(3)操作要點培訓前后的正確率是24.3%和97.0%;(4)操作流程前后的正確率分別是48.6%和100%;(5)復蘇成功指征的正確率分別是37.8%和75.0%;(6)培訓前后操作的正確率分別是5.4%和91.8%。
3 討論
臨床護理人員接受的培訓為院外徒手心肺復蘇流程,實際運用率低,尤其是口對口人工呼吸,大部分醫護人員難以接受。調查統計在院外實施CPR操作僅2人,占0.3%,院內實施CPR操作56人,占80%,集中于急診科、ICU、心內科、腦外科等,鑒于各科室實行護士雙班制,人工呼吸器是急救車標配,我們設計了更加實用的院內雙人球囊心肺復蘇流程,具有操作簡單,容易掌握,能提供適宜通氣量,保障動脈血氧分壓正常,且不易疲勞,從而保證心肺復蘇操作的有效性。拍攝DVD教學視頻時,把護士作為院內心跳呼吸驟?;颊叩牡谝荒繐羧?,還原病房搶救情境,力求真實生動,具有實戰性;培訓時護士很容易進入角色,主動思考自己的應激反應,提高了急救意識。培訓過程中,護理人員普遍反映CPR技術看似簡單易行,但容易遺忘,實際操作很難做到正確有效,DVD視頻錄像流程統一,動作規范,操作難點可以重復播放,解決了以上問題,同時方便自學 [3]。CPR是臨床護士必須掌握的一項急救技術,學校醫院引進高仿真模擬人用于規范化培訓,提高了受訓人對CPR的操作能力,但缺乏正確性 [4]。我們在調查分析護理人員掌握急救技能現狀的基礎上,高度重視拍攝的前期準備,強調符合指南,流程動作的準確性。DVD視頻錄像能夠提高操作正確率,達到規范化培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