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防控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通過對我院感染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采取措施建立和健全醫院感染管理體系,完善相關的護理管理制度。結果 規范護理管理制度使醫護人員預防醫院感染意識提高。結論 護理管理能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服務整體質量。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7.170
作者單位:130011 長春,吉林大學第四醫院
通訊作者:蘇曉麗,E-mail:1004335076@qq.com
Standardize Nursing Management Prevent and Control Hospital Infection
SU Xiaoli HU Liyan SONG Dan The Fourth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 nursing managements role for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We took measures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hospital infection,improve the system of nursing management. Results Through standardizing the nursing management system made the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 to enhance awareness of hospital infection. Conclusion Prevent and control hospital infection effectively,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
【Key words】 Standardization,Nursing management,Hospital infection
WHO于1986年向全球推薦了消毒隔離、消毒滅菌、無菌技術操作、監測并通過監測進行HAI(醫療保健相關感染)控制效果為主的五項關鍵措施,這些措施的落實均涉及到護理工作。調查研究發現,45%的醫院感染與不正確、不規范的護理工作有密切關系,因此規范和加強護理管理工作,充分發揮護理管理者職能作用,可以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 [1]。
1 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環節,其措施貫穿于護理工作的整個過程。護理工作人員處于臨床工作的第一線,它包含了消毒、滅菌、無菌操作、隔離技術等基礎護理工作,護理人員對于預防醫院感染肩負著十分重要的責任,控制醫院感染應對護理人員提出嚴格要求。
2 醫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對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知是指人們對一個事物的認識過程,是客觀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人腦中這一事物的各個部分和整體屬性的一種反映。當前,醫務人員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觀念和意識淡薄,對感染管理的目的和意義認識不足。態度決定行為,從而就出現了手衛生制度執行不到位,醫務人員對消毒劑的性能、使用方法、濃度等掌握不準確等現象。同時對相關法律法規執行被動、執行力度不夠;護理技術操作不規范,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病人及家屬管理不到位等這些導致醫院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
3 規范護理管理,有效控制醫院感染
3.1 健全制度,有章可循
認真貫徹國家衛生部頒發的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法律、法規,依據最新《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法規及時修訂、完善適合實際工作的各項消毒、隔離、無菌制度等。
3.2 發揮職能部門作用
充分發揮護理部、護士長的管理作用,以身作則,從日常操作入手,嚴格落實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制度執行力,靠自我管理做好過程監督、指導工作,對可能發生感染進行預測和判斷。建立定期檢查、監測制度,通過定期的檢查和監測,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并及時制定整改措施,限時改進工作。
3.3 加強感染知識培訓
科室可以采取全員培訓與崗前培訓、崗位培訓相結合的形式,通過講解、示范、演練、醫院感染專題講座宣傳形式,要求各級護理人員必須熟悉醫院感染的相關知識,提高護理人員預防醫院感染的意識。管理者定期在科室召開小組討論會,對醫院感染控制內容進行專項提問,通過以問題為中心的培訓模式,強化護理人員對醫院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認知,同時也可以將醫院感染控制知識與護理“三基”培訓有機結合,豐富理論知識,以便更好的指導臨床實踐。
3.4 落實手衛生制度
加強手衛生相關知識培訓,隨時進行規范洗手考核,養成自覺洗手和手消毒的習慣,在不同病人之間與各項診療操作前、后等相關環節均要做到規范洗手和手消毒,并嚴格定期進行考核。對于接觸過傳染病人的醫護人員要求其結束工作后立即進行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護士長每月監測工作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提高手衛生意識和習慣,嚴格掌握手衛生應遵循的原則和方法。
3.5 加強病房管理
保持病房及環境整潔,按科室要求合理安排病床,病房衛生按標準進行管理,定時消毒、通風,保持空氣潔凈。工作中要認真觀察患者病情變化,以便于及時發現感染病例,按時限上報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將院內感染知識巧妙的融入疾病健康教育中,使病人在了解疾病的同時也能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遵醫囑保證隨員數量,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訪客探視.訪客有疑似或證實呼吸道感染癥狀時應避免探視。
3.6 遵守無菌操作技術
護理操作過程嚴格執行消毒、滅菌操作規程,把好消毒滅菌質量關。認真做好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為各項操作提供安全用具。嚴格執行一人一巾一帶。護理病人過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監護儀、輸液泵、微量注射泵、聽診器、血壓計、氧氣流量表、心電圖機等,尤其是頻繁接觸的物體表面,如儀器的按鈕、操作面板,應每天仔細消毒擦拭,特殊情況下醫療器械、設備應該專用,或一用一消毒。
3.7 監測與監督
常規監測醫院感染發病率、感染類型、常見病原體和耐藥狀況等。加強醫院感染耐藥菌監測,對于疑似感染病人,應采集相應微生物標本做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檢驗和藥敏試驗,應進行抗菌藥物應用監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干預措施,經常監督各項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解決。
綜上所述,護理管理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環節,規范化的護理管理直接影響醫院感染的發生,完善必要的防護設施以及科學的護理配備,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醫院制定的相關感染防治規章制度,把對護理人員的感染防治知識培訓和宣傳工作落到實處 [3]。從而有效地提高護理人員安全、預防意識,真正落實好各項操作規程,減少職業損傷,減少因護理人員的原因而造成醫院感染和自身感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