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無陪護病房護理的優勢和難點。方法 由家屬、醫院和專業化程度三方面來探討無陪護病房的優劣勢。結果 無陪護病房在多方面都優于普通病房,但實施起來也存在一定難度,如護士床位比太低、臃腫低效的醫療體制對“無陪護”病房的制約作用顯著、護理收費標準普遍偏低,對傳統中國人家庭的挑戰等,這種困難尤其是化療區病房尤為明顯。結論 無陪護病房護理質量高于普通病房,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轉。
作者單位:132000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人民醫院放療門診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7.177
Talking Without Accompanying Ward Care
AN Guijuan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Outpatient,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Jilin City,Jilin 13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 of no escort ward nursing and difficulties. Methods We discuss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no escort ward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family,hospital and specialized degree. Results No companion was better than the common ward,ward in many aspects but the execution also had certain difficulty,such as nurses beds than low,bloated and inefficient system of “escort”hold back wards,nursing fees significantly generally low,the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chinese family and so on,this particularly difficult especially chemotherapy area ward. Conclusion No escort ward nursing quality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rdinary ward,conducive to improvement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No escort,Superiority,Difficulty,Remedy
所謂“無陪護”,就是沒有家屬陪護的病房,患者住院期間的生活護理全部由經過規范化培訓的護士來承擔。護士除了為患者打針、吃藥等醫療護理外,還包括訂餐、洗漱、洗頭、剪指甲等生活護理,此外還包括了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等。“無陪護”病房模式起源于西方國家,西方國家的家庭觀念比較淡薄,客觀上要求醫院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服務。
而實際上,在現階段的中國一些醫院發現實行無陪護病房遇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既有認識的問題,也有實際的問題。中國人的家庭觀念比較重,如果家人生病,就算舍棄一切事情也要陪護,中國醫院“陪護多”是中國醫療制度的一大特點。
1 無陪護病房的優勢
首先,分擔患者親屬壓力。原本在醫院病房當中承擔護理患者責任的應該是護士,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照料患者成為了家屬的責任,家屬不僅要陪伴自己的親人,而且還要為他們進行護理。陪護是一件有一定技術性、繁重的、長時間的工作,要兼顧陪護和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往往使許多患者的家屬不堪重負。特別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家庭中,兩個年輕人要照顧四個老人,壓力非常大。現在,無陪護醫院開始出現,應該說是對患者家屬的一個解脫 [1]。
其次,提升護理專業化程度。無陪護病房最重要的優勢是把對患者的護理重新變成更加專業化,因為護士除了對患者進行治療上的護理,同樣也應該協助生活上的護理,而這樣的護理也有助于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要推行無陪護醫院,最關鍵的是要有一支相應的護士隊伍。優質護理僅是洗頭、洗腳等生活護理,它是一種全方位的專業護理,要求保證患者的安全和舒適,并要及時地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以提供更專業的醫療服務。
家屬的陪護畢竟不是專業陪護。有些病情在排泄系統反映出來,有的在皮膚系統反映出來,家屬沒有這樣的專業知識,可能就忽視了。如多尿和少尿如何區分,什么顏色的尿是異常的,只有護士才能做出正確判斷。在護士做出正確判斷后,立刻采取治療措施就可以有效的控制住病情。如果是家屬,即使發現了,也不可能采取正確的方法,可能引起病情惡化。
2 無陪護病房實施難點
首先,護士床位比太低。據一項對全國400余家醫院所做的調查表明,醫療機構病房護士與床位比平均為0.33:1,最低的僅為0.26:1,還達不到衛生部1978年提出的0.4:1的要求。甚至是管理先進的醫院都是處于這種護理隊伍嚴重缺員的狀態。在“減員增效”中,護士作為一群“消耗”被裁減。在這種情況下,護士只能先做那些必須要做的醫療護理,患者的生活護理只能由家屬或聘請護工承擔。即使護士的工作經過無數次的壓縮,依舊繁忙的像個陀螺。
其次,臃腫低效的醫療體制對“無陪護”病房的制約作用顯著。護理人員的工作比較繁瑣,文書工作的增多占用了醫療資源,在很多醫院,病房的護士仍舊做著大瓶輸液配制的工作。如果大瓶輸液的配置工作放在藥劑科來完成,不僅能夠達到保證質量、減少輸液反應,還能夠大大地減輕護士的工作負擔。
第三,無陪護病房是對傳統中國人家庭的挑戰。中國人家庭觀念比較重,如果家人生病,就算舍棄一切事情也要陪護,不僅僅因為守在病榻旁的時間與孝順的程度被潛在的規則畫上了等號,更因為不相信護士能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也可以撫慰患者因病情而浮動的心情 [2]。
3 化療病區無陪護護理難點分析
護理工作難度大。接受化學療法的腫瘤患者,病情相對而言變化較大,如果在護理過程中不注意細節,如化療藥物的配置、化療藥物的輸注順序、給藥途徑等問題,不能注意到患者的變化而做出準確的反應,對于腫瘤患者來說后果是難以想象的。在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化療方案基礎上選擇合適的給藥方式,在給藥過程中還要密切的觀察患者,觀察患者局部是否有異常,是否有痛感。經過細致的觀察,可以預防并且盡早的發現并發癥,也可以第一時間向主治醫生報告并協助處理。
護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化學療法雖然可以有效地遏制腫瘤,但他帶來的副反應也是巨大的,腫瘤患者常常在經受著病痛折磨的同時也要消化化學療法帶來的副作用。針對不同的副反應,提供相適應的醫療常識和生活護理是極為必要的,正確的護理方法能有效地減少腫瘤患者因副作用而帶來的痛苦 [3]。
護理工作過程中心理壓力大。化療區的特殊性,腫瘤患者區別于一般患者,他們對疾病有恐懼的心理,也有一部分患者對治療有很悲觀的情緒。因此而來,化療區的護士不僅要面對繁雜的護理工作、對技術的超高要求、高強度的責任心,還要承擔起“心理治療師”的角色。在患者情緒被負面思想占據的時候,護理人員要耐心、細致的向患者和家屬講解相關的化療常識、可能出現的反應及其應對方法,以達到消除或削弱患者緊張疑慮的心理,鼓勵其保證健康合理的飲食、充足的睡眠、打造健康體魄,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建立自信心。
很多人都認為無陪護病房是一個新生概念,但是,事實上無陪護病房只是護理理念的回歸。由護士來承擔患者的生活護理,不僅維護了患者的醫療安全,也可以使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教育在一個自然地情況下得到交流的空間,加強了護士和患者之間的溝通。無陪護病房是患者的需求,更是社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