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腹腔鏡手術治療肝膿腫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總結。方法 選取于2013年12月~2014年9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32例肝膿腫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16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采用腹腔鏡切開置管引流術,治療組患者采用腹腔鏡穿刺置管引流術,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拔管時間、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術后并發癥情況。結果 治療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拔管時間、患者的住院時間以術后并發癥情況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手術治療肝膿腫的臨床效果顯著,采用腹腔鏡穿刺置管引流術能夠大大縮短手術時間、拔管時間以及患者住院時間,明顯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因此可以成為治療肝膿腫的首先方法。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5.084
作者單位:164700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拜泉縣人民醫院
The Efficacy Research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reatment of Liver Abscess
LIU Yu People’s Hospital in Baiquan County,Qiqihaer 1647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Clinical treatment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reatment of liver abscess is to b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Methods Choose 32 liver abscess patients who a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4 and separate them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t with 16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are given laparoscopic catheter drainage incision treatment,while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are given laparoscopic puncture catheter drainage treatment,and then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with regarding to patients’ operation time,extub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post-surgical complication incidence. Results There is a differential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with regarding to patients’ operation time,extub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post-surgical complication incidence,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s statistic value(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is quite efficient in treatment of liver abscess; laparoscopic puncture catheter drainage treatment is conducive to shortening patients’ surgery time,extub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in addition,it is conducive to decreasing complication incidence,therefore,laparoscopic puncture catheter drainage is of priority to be applied in treatment of liver abscess.
【Key words】 Laparoscopic surgery,Treatment,Liver abscess,Clinical efficacy
肝膿腫是一種由多種微生物引起的肝臟化膿性病變,該病的死亡率很高,如果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嚴重威脅到患者的身體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 [1]。目前在臨床治療肝囊腫疾病時通常采用腹腔鏡切開術與腹腔鏡穿刺術進行治療,為研究這兩種手術方法治療肝囊腫的治療效果,特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32例肝膿腫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這種兩種手術方法進行對照研究,同時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3年12月~2014年9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32例肝膿腫患者,所有患者經B超、CT檢查或穿刺證實均為肝膿腫。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16例患者。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齡30~60歲,平均年齡(43.3±3.1) 歲;9例患者膿腫位于肝右葉,7例患者膿腫位于肝左葉;6例單腔膿腫,10例多腔膿腫。治療組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齡28~61歲,平均年齡(42.9±3.4) 歲;10例患者膿腫位于肝右葉,6例患者膿腫位于肝左葉;7例單腔膿腫,9例多腔膿腫。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因為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為對肝膿腫的位置進行確定,所有患者在手術之前都需要進行B超和CT檢查,并對患者肝膿腫的大小以及液化程度進行評價,一般對患者采取頭高足低體位,如果患者肝膿腫的位置在肝右后葉,可以對患者采用左側斜位 [2]。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腹腔鏡切開置管引流術,對患者采用氣管插管全麻處理,然后于患者臍下建立人工氣腹,使患者的腹內壓保持在12~16 mm Hg范圍內,根據患者肝膿腫的部位選擇操作孔,然后將肝臟與腹壁、胃、十二指腸、結腸及大網膜粘連進行分離,使膿腫表面充分暴露,用電鉤在肝臟表面切開2~3 cm的切口,然后用吸引器將膿液吸凈,再把吸引器探入膿腔,采用生理鹽水、雙氧水進行沖洗直到所有的膿液都沒洗凈,然后放置橡皮引流管。將患者肝膿腫膿液送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
1.2.2 治療組 治療組患者采用腹腔鏡穿刺置管引流術,麻醉方法與對照組相同,根據患者的膿腫部位,采用穿刺0.5 cm Troca作為本次的主操作孔,然后將粘連分離,將膿腫最隆起的地方作為穿刺的位置,采用穿刺針穿刺膿腔后用吸引器將膿液吸凈,然后在靠近穿刺針處于患者的皮膚上做0.5 cm的切口,使用0.5 cm Troca沿著穿刺針的方向深入肝臟0.5~1 cm處,然后設置引流管。將患者肝膿腫膿液送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
1.3 評價標準
分別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拔管時間、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術后并發癥情況,并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χ 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兩組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對照組16例患者的手術時間平均為(94.4±2.7)min,拔管時間平均為(8.3±1.7)d,患者住院時間平均為(13.7±1.2)d,臍部感染3例,膽瘺1例,則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25%;治療組16例患者的手術時間平均為(58.3±3.1)min,拔管時間平均為(5.4±1.3)d,患者住院時間平均為(9.2±1.1)d,臍部感染1例,引流不暢1例,則治療組的并發癥發生率12.5%,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治療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肝膿腫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感染性疾病,該病的特點是病情危急、并發癥多等,傳統治療肝膿腫的方法主要是開腹置管引流,但是開腹手術的創傷較大,并發癥情況較為嚴重,不利于患者的恢復 [3]。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腹腔鏡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與傳統的手術方式相比,腹腔鏡手術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患者住院時間短、患者恢復好等優點,已經成為臨床治療肝囊腫的首選方法之一。
為研究腹腔鏡切開術與腹腔鏡穿刺術兩種手術方法治療肝膿腫的治療效果,特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32例肝膿腫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這兩種手術方法進行對照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拔管時間、患者的住院時間以術后并發癥情況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總而言之,腹腔鏡手術治療肝膿腫的臨床效果顯著,采用腹腔鏡穿刺置管引流術能夠大大縮短手術時間、拔管時間以及患者住院時間,明顯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因此可以成為治療肝膿腫的首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