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毒蕈中毒的臨床表現,確定治療方法。方法 分析38位急性毒蕈中毒的病例資料,對治療前后的臨床結果和生化指標的變化進行比較和分析。結果 根據臨床結果顯示,進行綜合治療后,死于呼吸衰竭的6例,有肌肉溶解、溶血病例4例,肝損傷10余例。結論 只有足夠重視急性毒蕈中毒的不同表現,才會做到有效救治,同時要對多器官障礙的混合型提高警惕,這種臨床表現易于發生呼吸循環衰竭和惡性心律失常。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5.112
作者單位:653100 玉溪市人民醫院腎內科
Clinical Analysis of Acute Toadstool Poisoning
SUN Yang YANG Chongmeng ZHAO Yanhong Department of Ur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Yuxi City,Yuxi 653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acute toadstool poisoning and definite treatment methods. Methods Analysis of 38 cases of acute toadstool poisoning,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clinical outcome and treatment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for pretherapy and post-treatment. Results Based on clinical results show that integrated treatment,died of respiratory failure in 6 cases,muscles dissolved,4 cases of hemolysis,over more than 10 cases of liver injury. Conclusion Just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of acute poisonous mushroom poisoning,will be effective for medical treatment,while hybrid alert on multiple organ impairment,suc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s prone to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failure and arrhythmia.
【Key words】Toadstool poisoning,Blood purification,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說起毒蕈中毒,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很陌生。那么如果說是毒蘑菇中毒,大家就熟悉了,所以這里所說的毒蕈就是毒蘑菇。據統計,全世界的毒蕈的種類大約有200種左右,單是我國就有190種左右,毒性極強的就有10多種。毒蕈的毒素有很多種,容易造成系統和多個器官的損壞,現主要對我科2012~2013年的協助診治的毒蕈中毒38位患者的病例進行研究與分析。
1 基本資料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科2012~2013年協助診治接觸到的急性毒蕈中毒的患者38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患者年齡范圍為4~55歲。患者大部分來自偏遠的農村,都是食用野生蕈造成的,其中有4個群體共12人為集體食用毒蘑菇中毒的,食用菌種常見為“紅網牛肝菌”,或同時食用幾種野生菌引起,部分患者食用野生菌種不明,毒素不明確。大多數患者的沒有心、肝、腎等基礎疾病。
1.2 臨床分型與首發癥狀
大多數患者都是由胃腸道癥狀引發的,在食用毒蘑菇0.5~4 h就出現了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3 d后就出現了少尿、無尿等現象。然后根據患者的癥狀表現和生化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 [1]。
1.3 檢測生化指標
使用的生化檢測儀器是美國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Dimension AR,試劑盒是由上海某醫藥公司提供的。通過分離血清,對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等進行檢測。
1.4 治療方法
針對急性毒蕈中毒的治療方法主要有(1)常規治療:在24 h給予患者催吐和反復洗胃,之后讓患者口服硫酸鎂和活性炭導瀉。并且要對保護胃黏膜、補液、利尿加強治療。對于呼吸困難者,要及時寄予呼吸支持。對于中毒性肝炎者,可以使用新鮮血漿、多種維生素、甘利欣、肝泰樂等方法進行治療。對于毒蕈堿樣癥狀的患者要間斷性的注射阿托品 [2]。(2)血液凈化,24 h內對患者進行血液灌流結合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治療,每次血液灌流的時間為2 h,每人治療次數為2~3次。首次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治療時間5~24 h,后每日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8~12 h,1周后改間歇性血液凈化治療,3例患者2月后腎功能才恢復正常。4例患者聯合血漿置換治療2~3次。對于重癥患者,嚴密監測血氣,進行血液凈化后,還有進行生化指標檢測。
1.5 統計學分析
把所得到的數據使用SPSS 13軟件進行分析處理,通過計量資料來表示,使用t檢驗進行自體配對,如果P<0.05,表示有差異,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首發癥狀
胃腸道癥狀是最常見的,其中惡心嘔吐為34例(89.47%),腹痛腹瀉的為32例(84.21%),少尿無尿的為10例(26.31%),頭暈乏力的為12例(31.57%),黑便2例(0.052%),意識模糊伴有抽搐現象3例(0.078%),心悸氣促4例(0.105%),休克2例(0.052%)。
2.2 臨床分型
根據檢測指標和臨床癥狀可以分為急性腎功能衰竭型、中毒型肝炎型、精神神經型、r溶血胃腸炎型等。如果有多器官損壞的癥狀稱為混合型,有4例重癥患者是混合型,主要以心肌損壞為主 [3],其他損壞主要為肝、肺、腎、腦等。
3 討論
本次研究中所選病例中,神經精神型與胃腸炎型具有良好的預后效果,其中ARF型與中毒性肝炎型患者所占比例最大,中毒性肝炎型、溶血型與綜合型患者的病情最重,并且表現為預后差、死亡率高的特點,對于急性重癥患者,尤其中毒菌種、毒素不明患者,在為其開展中毒治療的過程中,應該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早期為患者開展血液透析與血液灌流治療,以便于有效消除患者體內的毒素,抑制患者的病情向多器官衰竭發展 [4]。
綜上所述,毒蕈中毒是比較常見的植物性中毒疾病,在夏秋季節是高發期。依據臨床分型,對毒蕈中毒的患者給予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除開混合型比較復雜之外,在其他癥狀的治療上都沒有很大的矛盾和區別。根據臨床實踐,積極為患者進行血液凈化治療,聯合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漿置換等血液凈化方式,可以幫助患者吸附清除體內毒素,促進盡早清醒,為各個臟器的功能恢復提供了幫助,挽救了大部分中毒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