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秀娟+馬赫
最近見到一位已到知天命年紀的同事,頭發突然白了不少,問起原因,他稱:“原來用染發劑,怕對身體有影響,現在不敢再用了。”
和我的同事存在同樣困惑的人并不少。那么,染發劑到底對人體有無危害?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使用染發劑?
植物性染發劑刺激性相對小
如果你到某賣場的化妝品專柜,隨機查看幾款染發劑,就會發現大部分染發產品均標注含有對苯二胺或苯二胺類物質,一些寫著主要成分為植物精華提取的染發劑,成分表中依然標有丙二醇、碳酸鈉、甲苯、P-苯二胺等化學成分。還有一些產品,并沒有寫明詳細的苯二胺成分,有的則在主要成分一欄中僅標注含有“丙二醇、甘油硬脂酸酯、亞硫酸鈉、香精、氨基苯酚等”,甚至有的產品僅印有“本產品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的警告字句,沒有任何成分標識。
那么,染發劑的主要成分究竟是什么?這些物質又有怎樣的特性?
據專家介紹,染發劑按染發時效性大致分為:暫時性染發劑、半永久性染發劑、永久性氧化型染發劑和漸進式染發劑。其中氧化型染發劑是染發市場中的主要產品,有效成分為胺類或酚類化合物,染發后基本不褪色,效果最好。
永久性氧化型染發劑主要由氧化型染料前體、偶聯劑、氧化劑和基質組成。其中,染料前體主要包括對苯二胺、對氨基苯酚、甲基苯二胺等及其異構體和衍生物;偶聯劑主要有間苯二酚、氯化間苯二酚、甲基間苯二酚等及其同系物和衍生物;氧化劑通常為過氧化氫、過硼酸鈉和過氧化氫脲等;基質通常包括表面活性劑、溶劑、均染劑、頭發調理劑、抗氧劑、香精等。
對苯二胺是氧化型染發劑(永久性染發劑)中經常使用的染料,目前國際上對其是否致癌沒有定論。有的也使用其他顯色劑,如對氨基酚、甲苯二胺及它們的異構體和衍生物。
相對來說,暫時性染發劑只是暫時黏附在頭發表面,對頭發損傷少,但色澤牢固度較差,且金屬鹽類染發劑存在重金屬的毒性問題。天然植物染發劑原料主要是從植物中提取的有機物質,雖然染發效果有一定局限性,但刺激性相對較小。不過,植物染發劑的安全性也與使用的植物類型有關,并不能保證所有的植物染發劑都絕對安全。
染發劑潛在危害不容忽視
近些年,關于染發劑可能導致疾病的報道并不少見。美國癌癥學會的研究表明,女性使用染發劑后,患淋巴瘤的機會將增加70%。他們曾對1.3萬名染發婦女進行調查,發現她們中患白血病的人數是未染發婦女的3.8倍。
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錢文燕稱,染發劑過敏并不決定于品牌或者檔次高低,染發劑本身只要含有對苯二胺的化學成分,對人體健康的威脅就不會消失。
染發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染發劑本身含有潛在危害性的化學成分,也包括由于消費者使用不當所引起的急慢性健康危害。
永久性和半永久性染發劑中含有的苯二胺、對氨基苯酚和對甲基苯二胺等芳香族化合物、過氧化物、氨水、過硫酸銨等均具有致敏性,可引起某些敏感個體急性過敏反應,如皮膚炎癥、哮喘、蕁麻疹等,嚴重時會引起發熱、畏寒、呼吸困難,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死亡。
永久性氧化型染發劑含有使細胞遺傳物質產生突變的有效成分,某些染發劑原料在動物體內具有致癌作用。近年來,化妝品生產企業對染發劑原料配方不斷更新,比如采用低毒合成染料或天然色素替代傳統的苯二胺類化學物質。
專家表示,目前市場上出現的染發劑以國產居多,我國執行的染發劑標準是QB/T 1978-2004。如果正常使用染發劑,一般不會造成急性中毒。
五類人群不宜染發
許多人都喜歡在夏天染發,但專家對此持否定態度。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夏季氣溫較高,肌膚腠理張開,毛孔隨之變大,再加上染發時需要加熱,染發劑中的有害物質特別容易滲入皮膚和血液中,其危害是平時染發的數十倍,所以建議夏天不要染發。
此外,染發劑中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可能誘發過敏、紅斑狼瘡甚至癌癥等多種疾病,特別是過敏性體質的人,是否染發一定要謹慎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患者、心臟病患者、哮喘病患者、準備生育的夫妻、孕婦及哺乳期婦女這五類人群不宜染發。此外,一般人染發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染發次數越少越好;
少用永久性染發劑,最好選用沒有添加過氧化氫的半永久性和暫時性染發劑;
染發或燙發最好只處理頭發中、尾段部分,減少頭皮對藥物的吸收;
不要用不同的染發劑同時染發,染發劑之間有可能會發生化學反應,從而生成有毒物質;
染發最好能與頭皮相隔近1厘米;
有瘡癤、皮膚潰瘍和對染發過敏的人,不宜染發;
染發前在頭皮上擦上一些凡士林,萬一沾上藥水,也容易洗掉;
注意提醒染發技師,調取藥液時,不可使用金屬類器皿;染完頭發后,要多清洗幾次,不要讓染發劑殘留在頭發上。
同時,專家指出,在選購染發劑時,應選購正規商店包裝完好、標識清楚的產品,要看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特殊用途化妝品的批準文號及執行產品標準號;在選購進口產品時要查看進口化妝品衛生批準文號、中文產品名稱、制造者名稱、地址以及經銷商注冊的名稱地址,以免購買到假冒偽劣的產品。(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清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