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空
日前,煤炭工業“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啟動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梁嘉琨主持。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煤炭科技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煤炭行業共獲得國家科技獎勵30項,其中科技發明獎4項、科技進步獎26項;3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或中國科學院院士,煤炭行業兩院院士達到18人。
“十二五”期間,行業重點開展了深部煤炭資源開發、褐煤潔凈高效轉化、低品質煤利用提質、西部地質災害防治、深部無人采掘裝備、西部開采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研究,煤田地質勘探與礦井地質保障、大型礦井建設、煤炭高效開采、煤礦信息化與自動化、煤礦災害預測與防治等領域的多項行業共性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千萬噸高效自動化礦井建設、綠色開采生態礦山、煤與瓦斯突出防治、高承壓及深部礦井水防治、煤矸石開發利用、煤礦井下高效排矸等9個方面產業示范取得顯著成效。
會議指出,煤炭行業要深刻認識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科學規劃“十三五”煤炭科技目標。到“十三五”末,煤炭行業科技貢獻率將達到55%,比“十二五”末提高6個百分點,大中型企業科技投入將占到當前營業收入的3%,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按照“綠色、低碳、智能”的能源發展方向,“十三五”期間,深部煤炭資源安全開發、西部煤炭資源綠色開發、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基礎理論研究與關鍵技術攻關應取得突破;大型煤機、露天開采裝備、洗選加工設備與煤化工設備實現國產化;安全科技裝備水平大幅提升,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探查取得進展;大中型煤礦基本建成綠色礦山;開展煤礦安全技術與管理、煤炭綠色開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關鍵領域的標準制定。
日前,從國土資源部獲悉,為有效遏制權力尋租,國土資源部正借助礦業權統一配號系統的升級改造給礦業權審批劃定紅線,確保審批全程依法依規辦理。
國土資源部要求,在礦業權審批過程中,發證機關在填寫補充情況信息時,一定要實事求是,如實填寫,做到全程留痕、備案存查。對不依法行政、違規審批行為,問責和追究的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據了解,在審批過程中,配號系統將自動記錄、永久保存各級發證機關配號提交的所有數據、發證依據、責任人等基礎信息。
為強化動態監測和事后監管,國土資源部將建立配號情況通報制度,對各地配號發證情況進行分析,定期通報全國礦業權配號情況,對異常情況及時提醒。對異常情況多的地區,必要時進行實地核實,發現違規發證行為,責令整改糾正。
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管理司司長姚華軍明確表示,此次礦業權統一配號系統升級改造的總體思路是:明晰權責、優化流程、提高效能、強化監管。配號系統是幫助發證機關審查,不是代替發證的審查責任。明晰權責就是實現“誰發證、誰負責”,做到權責一致。
姚華軍表示,針對那些定義明確、不存在例外情況的規定,以及重要基礎登記數據的檢查,若不符合要求,不得以任何理由給予配號。
根據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配號系統不予配號:為保證礦業權基礎信息的真實性和權威性,若錄入數據不規范、邏輯存在錯誤,配號系統不予通過;對與審批權限、出讓方式、公示公開、產業政策等方面重要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定不符合的配號申請,嚴格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配號系統不予通過。
財政部、工信部、保監會三部門近日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建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并提出《關于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期間,鼓勵保險公司自主組成共保體開展試點工作,共保體應制定共保體章程,明確運作模式、成員進入退出機制和行為規范等;應簽訂共保體合作協議明確各成員權利義務;應使用統一的示范產品條款。保險公司也可單獨承保,但應參照示范條款設計保險產品,并事先向保監會發改部報告,單獨承保的項目不得再與共保體成員或其他保險公司共保。《指導意見》明確,保險公司自主組成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共保體應滿足以下條件:共保體成員合計注冊資本金不低于200億元,各成員近3年償付能力均不低于150%,由風險管理能力強、機構網絡健全、承保理賠服務優質、且具備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項目相關經驗的公司擔任首席承保人等。
單獨承保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的保險公司應滿足以下條件:注冊資本金應不低于50億元,近3年償付能力均不低于150%,風險管理能力強、機構網絡健全、承保理賠服務優質、具備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項目相關經驗等條件。《指導意見》鼓勵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共保體由首席承保人統一出單、統一理賠,并為被保險人提供高質量的承保、理賠等保險服務;共保體成員也可直接與制造企業簽訂投保合同并出具保險單,保險賠款由出單公司支付,保費分配與賠款分擔由共保體章程和共保體合作協議進行明確。財政部、工信部和保監會三部門每年將聯合對參保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的保險標的進行復核,符合條件的投保企業可以獲得中央財政提供的保費補貼。
《指導意見》明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試點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原則。重大技術裝備制造企業自主投保,保險公司提供定制化綜合保險產品進行承保,購買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的用戶為保險受益人,中央財政對符合條件的投保企業提供保費補貼。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標的為列入工信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目錄》的裝備產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產品為保障質量風險和責任風險的創新型綜合保險產品,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制定統一的示范條款,并公開發布。其中,質量險主要保障因產品缺陷導致用戶要求修理、更換或退貨的風險;責任險主要保障因產品質量缺陷造成用戶財產損失或發生人身傷亡的風險。對飛機、船舶及海工裝備、核電裝備等單價金額巨大的重大技術裝備,由投保企業與保險公司雙方自主協商,可以選擇按國際通行保險產品條款進行承保。
為有序推進煤炭深加工產業化示范,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了《煤炭深加工示范工程標定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此舉是為了規范示范工程標定評價工作,及時總結經驗,提升科技創新、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水平。
標定內容為:通過系統物料平衡計算,測定示范工程的物耗、水耗以及三廢排放等主要指標。通過系統能量平衡計算,測定示范工程的能耗及能源轉化效率。
標定目的為:標定示范工程的物耗、能耗、水耗以及三廢排放等主要指標,掌握示范工程能源轉化效率和二氧化硫(SO2)、氮氧化合物(NOX)及二氧化碳(CO2)等排放強度。掌握示范工程的生產負荷、各機組及轉動設備運行情況、產品品種及質量指標、安全環保措施、投資強度及經濟效益,判斷以上指標是否達到設計值。總結示范工程的運行經驗,查找并分析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優化操作和技術改造提供可靠的依據和建議。《辦法》規定,標定前示范工程需投產運行1年以上,且應至少連續穩定運行30天以上,標定期間裝置需保持穩定運行狀態,負荷至少達到設計能力的80%以上。
據悉,此次標定的示范工程是指由國家核準的,以新型煤化工技術和裝備為手段,以煤為原料生產多種清潔燃料、提質煤以及聯產熱能、電力等產品的煤炭深加工項目。
此前,國家能源局等三部門印發的《關于促進煤炭安全綠色開發和清潔高效利用的意見》提出,要切實提高煤炭加工轉化水平,加快煤炭由單一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轉變。同時,要適度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隨著煤炭深加工行業各項規范的發布,行業整合和重組也有望加快。
河南省政府日前發布了《關于適度調整河南省重要礦產資源整合與資源配置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對河南省重要礦產資源整合與資源配置政策進行適度調整。
根據《通知》,將全面調整河南省重要礦產資源出讓方式,除下列4種情形可以協議方式出讓礦業權外,一律以市場方式有償出讓礦業權。這4種情形分別為:國務院批準的重點礦產資源開發項目和為國務院批準的重點建設項目提供配套資源的礦產地;已設采礦權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產系統擴大勘查開采范圍的毗鄰區域;已設探礦權需要整合或因整體勘查擴大范圍涉及周邊零星資源的;本通知下發前,省政府已批準的預配置礦產資源項目和資源整合項目。
《通知》適度放寬了煤、鋁資源的受讓主體資格。在煤炭資源出讓方面,主要面向煤炭骨干企業配置資源,支持鼓勵電力企業、電解鋁企業等下游企業以參股形式參與煤炭項目合作勘查開發。非煤炭兼并重組主體資格企業持有煤炭探礦權的,需與煤炭骨干企業兼并重組后辦理探礦權轉采礦權手續,就近煤炭骨干企業有優先重組權。已完成兼并重組的小煤礦和地方單獨保留煤炭企業利用原有生產系統勘查開采毗鄰區域、周邊零星資源的,由煤炭兼并重組主體企業或省轄市煤炭企業兼并重組領導小組提出協議出讓申請,經省煤炭企業兼并重組領導小組提出意見后,由省重要礦產資源管理聯席會議審定。
《通知》要求,各級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資源整合工作推進到位。對整頓關閉的礦山要關閉到位,要妥善解決資源整合遺留問題,要大力推進資源高效利用。
河南省政府強調,礦業企業要倍加珍惜配置取得的資源,要按照整裝勘查、整體開發的要求進行勘查和開采,不得將取得的重要礦產資源化整為零、分包轉包;未經省政府批準,不得將取得的重要礦產資源的探礦權、采礦權轉讓或作價入股。國有和國有控股單位持有的礦業權轉讓,須一律在礦業權交易平臺上以市場方式進行。未經依法批準擅自轉讓或分包轉包礦業權的,將由登記管理機關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予以罰款;情節嚴重的,將由原發證機關依法吊銷礦業權證。
2015年4月12日,使用由神華集團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共同研制的液氧煤基航天煤油的火箭發動機整機熱試車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航天六院圓滿成功,將煤基煤油應用航天領域在全球尚屬首次,標志著我國煤基航天煤油研制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對保障我國高速發展的航天工業燃料需求,拓寬航天燃料供給來源,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據悉,自2012年起,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掌握高壓補燃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核心技術的國家,但我國航天煤油都須采用特定油田特定原油加工,資源稀少、加工費用高。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神華集團鄂爾多斯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示范項目以煤炭為原料,生產出的煤油具有比重大、體積熱值高、高氧化安定性等特點,是航天煤油潛在替代燃料。該煤直接液化項目是世界首個經過工業規模裝置驗證的現代成熟項目,自2010年投運后一直安全穩定運行。
2013年,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公司與航天科技集團航天六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煤基火箭煤油和煤化工專用設備及材料研制與開發推廣等領域全面開展技術合作,聯合攻關,共同研制煤基航天煤油,同時利用航天技術研發用于煤化工領域的泵、閥、發電裝備等關鍵技術裝備。到目前已先后完成煤基航天煤油試制、物理化學性能研究、電傳熱試驗研究、材料相容性等基礎研究工作,并采用煤基航天煤油成功進行了兩次發生器熱試車。在此基礎上,使用液氧煤基航天煤油的火箭發動機整機熱試車一次性取得圓滿成功。
(責任編輯 宋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