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單位:163311 黑龍江省大慶市中醫醫院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過團體協商形成示教室護理培訓機制,探索中醫示教室在護理培訓中的運用機制,并在工作中加以驗證,研究結果表明,中醫護理示教室的培訓應用效果較好,中醫護理示教室的培訓機制具有可行性。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0.006
The Application of Demonstration Classroom for Nur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IN Nan SONG Xiaoling WANG Kunli Da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Daqing 163311,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through collective bargaining to form type classroom training mechanism.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monstration Classroom used in nursing training.And verified in the work.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Demonstration Classroom training had fine effects.This finding can be broadened to the nursing field.
【Key words】 Demonstration classroom of nursing, Training, Application
中醫護理學是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為維護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卓越的貢獻。近年來,中醫護理學已形成一門獨立學科,運用中醫學理論對患者實施辨證施護,并汲取現代護理學的新理論,新技術,采取現代化的護理管理方法,結合新的醫學模式,對患者進行全面、多元化的護理,使中醫護理學更加豐富和完善。要提高中醫藥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服務質量,護理教學這一環節特別重要。為突出我院中醫特色,提高全院整體護理質量,使護理技術操作更加標準化、規范化,我院示教室要求護士在掌握中醫的辨證思維和護理技術方法的基礎上,能運用所學技能對臨床常見病患者從生活起居、飲食情志及用藥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護理培訓。
1 加強中西醫結合護理觀念的培養
1.1 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突出中醫護理的特色
整體觀念、辨證施護是祖國中醫學理論的精華,在我院的護理工作中也要繼續發揚這一優勢,具體體現在不但要做好辯證施護,還要在飲食指導、心理護理、生活起居指導等方面充分體現中醫辯證施護的特點。在制定中醫護理理論培訓計劃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中醫護理專業特點,減少理論教學的課時數,增加中醫護理技術操作的培訓,強化動手能力的培養,應根據臨床對護理人員的需求、以及護士對護理中醫理論知識的需求,增加相應的中醫護理理論知識和人文知識。通過建立區別于西醫護理、中醫臨床的課程模式,更好地適應我院對中醫護理人員的需求 [1]。
1.2 整合教學內容
將中、西醫護理課程進行有機的整合有利于護士形成中醫的整體觀念,對某一證型的病癥或某一種疾病能夠自覺的進行聯合思維,能夠充分體現中醫整體護理、辯證施護的特點。通過系統的對中、西醫護理知識的學習,可以幫助護士更快的接受中醫護理技術操作,并將中醫護理操作技能看作是基礎護理技能操作的一部分,在臨床工作中解決患者護理問題時,能夠很自然地應用到工作中去 [1]。
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是整體觀念和辨證施護。強調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并且因人、因時、因地實施不同的護理方法。還應加強中醫技術操作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如毫針刺法、艾灸法、穴位按摩法、拔罐法、刮痧法、中藥貼敷、中藥溻漬法等)。因此,護理培訓中,必須選擇多種模式進行培訓,以提高護士的技能水平。示教室在護理技能培訓中將35項常見中醫護理技能操作,制作出操作程序,選派優秀護士進行操作演示,并制作成視頻,可以便于護士反復觀看、對照聯系,以提高自身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在培訓工作中創造出最好的教學環境,取得最佳的培訓效果。
2 加強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2.1 加強對示教室帶教老師的培養
組建一支能力突出的護理帶教老師隊伍。優化帶教老師隊伍的結構,加強對年輕老師的培養。要采取多種形式選拔出一批理論知識過硬、動手能力突出、臨床經驗豐富和勇于開拓創新的護理人才,這是中醫護理培訓的關鍵 [2]。
2.2 加強臨床科室教學
加強護理人員中醫臨床工作中動手能力的培養,在提高臨床帶教護士自身帶教水平的同時,也要根據各臨床科室自身情況制定符合本科室特點的、體現中醫特色的護理技能培訓計劃,使護士在日常工作中熟練掌握中醫護理理論和中醫技術操作。護士能夠通過平時所學的中醫知識對患者進行具有中醫特色疾病健康教育(飲食指導、生活起居等)。突出了中醫護理的優勢 [3]。
2.2.1 增加實踐的課時數 首先要增加中醫護理學示教課的課時數,同樣的課程多次示教,控制單課時護士人數,這樣基本上每個護士都能看清老師的操作過程。
2.2.2 增加對護理示教室的開放 制定護理示教室開放制度,增加護理示教室的開放,并安排專職護士長進行管理,增加對護理示教室的經費投入,加強對指導教師能力的提高。合理安排各科室人員示教時間和內容。
3 制定嚴格的考核計劃
考試是檢驗教學成果、促進新護士能力加強、提高其自身水平的有效手段。采用各種有效的形式對護士進行測評。護理示教室將每一項中醫護理技術操作的目的、操作前的準備、操作前對患者和環境的評估、整個護理技術操作的流程、操作的重點和難點、注意事項等方面的內容全部編寫出來。制作成《35項護理技術操作流程及評分指導》。進一步規范中醫護理技能操作,使護士在學習和工作過程中有章可循,能更好地掌握每項技能操作的重點、難點。
4 加強臨床風險教育
加強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自身修養及醫患溝通等方面的培訓,同時加強護理法律法規的教育,通過對臨床上一些醫療糾紛的案例分析,使護士加強法律意識,用規章制度、法律法規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使其懂得護理工作是一種高風險的職業,既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要讓自己受到法律的保護。
5 結語
中醫護理已發展成為我國醫學中的一門科學,在當今社會,也應該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繼續加強中醫護理人員的基礎理論和技能操作培訓,以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分析的理論為基礎,能夠真正的應用辨證施護手段去服務患者。醫院及臨床科室應該定期培訓及加強護理人員的中醫技能水平,強化中醫理論知識。加強檢查及指導,及時解決臨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達到全院上下共同努力,使中醫護理工作在臨床工作中應用的更加廣泛,更具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