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單位:163712 黑龍江省大慶讓胡路鐵路醫院
【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腹腔鏡微創治療肝膽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98例肝膽結石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9例,對照組以常規療法治療,觀察組以腹腔鏡微創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為95.92%,對照組為77.55%,且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和復發率更低,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臨床治療肝膽結石采用腹腔鏡微創治療效果更好,可以減輕患者的疼痛指數,提高治療有效率。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0.066
Observation on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Laparoscopic Hepatobiliary Calculus
LI Xueqing Daqing Ranghulu Railway Hospital,Daqing 16371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laparoscopic hepatobiliary calculus.Methods 98 cases of hepatic cholelithiasis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4,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andomly.Every group had 49 patents.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apar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Then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92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77.55 %).Rate of complications and the recurre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s of Hepatobiliary stones by lapar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in clinical is better,and this treatment can reduce pain index of patient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Key words】Hepatobiliary stones,Conventional treatment,Laparoscopic treatment
肝膽結石是消化道系統的常見多發疾病,其實質是在患者的肝膽系統內部出現結石 [1]。因為肝膽結石的特殊性和患者嚴重程度的不同,在臨床治療方面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2]。近些年來,因為高新技術不斷應用到臨床當中來,采用腹腔鏡微創治療肝膽結石的技術手段也開始在臨床上廣泛應用開來 [3],本研究為了探尋腹腔鏡治療肝膽結石的實際情況,也為了分析當今環境最佳的肝膽結石治療方法,特選取我院在近年來收治的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結果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成效,現將主要的研究情況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所收治的這98例肝膽結石患者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的年齡在27~75歲之間,平均年齡(42.6±3.7)歲。所有患者經過CT診斷和超聲診斷,均被斷定為肝膽結石,診斷符合該疾病的診斷標準。患者的最長病程為26個月,最短病程為3個月,平均病程(12.4±2.1)月。分組后,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方面沒有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例行成功的術前準備,對患者的血尿淀粉酶等進行實驗室檢測。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例行硬膜外全身麻醉,采用傳統的開腹手術進行治療,在患者膽總管前壁進行切口,長度為0.9~1.5 cm,將結石成功取出以后再進行膽道造影,對患者進行檢查,確定患者不具有結石殘留,若有結石殘留,需要繼續取石。觀察組患者采用腹腔鏡微創治療,利用超聲和CT等技術對患者的結石予以定位。同樣為患者例行硬膜外全身麻醉,并施以氣管插管。本研究以四孔操作法為治療方法,先將穿孔位置選好,為患者劍突右、下各2 cm處,保持氣腹壓力為13 mm Hg,然后對患者膽囊三角區予以解剖。對患者的膽囊管及膽囊動脈進行分離,將可吸收夾置于膽囊動脈的近端,并將其遠端的后進行動脈予以離斷。將可吸收夾鉗靠近患者膽管端的膽囊管,防止內總管內的小結石準入膽囊當中。在患者肝總管和膽囊交匯處縱切1 cm左右的切口,并從劍突部位將纖維膽道鏡置入,將患者結石取出。采用生理鹽水對患者的膽道加以清理,縫合膽總管,留置引流管道,切除膽囊。兩組患者在手術后都需要例行常規的感染治療和營養護理。
1.3 療效判定
如果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恢復正常,上腹疼痛情況明顯消失,則說明治療顯效;如果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基本恢復,上腹偶有或沒有明顯的疼痛情況,則說明有效;如果患者仍然存在腹痛和發熱癥狀,則說明治療無效,仍需給予住院觀察治療。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 2檢驗,組間比采用單因素方差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有23例患者治療顯效,24例患者治療有效,治療有效率為95.92%,對照組有17例患者治療顯效,21例患者治療有效,治療有效率為77.55%,比較兩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半年沒有出現復發患者,出現1例并發癥患者,對照組復發5例,并發癥3例,比較兩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肝膽結石在臨床上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為了更好地服務患者,減輕患者的痛苦,必須選擇有效的方法來進行治療。本研究采用腹腔鏡微創治療,并以傳統手術作為對照,從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好,治療有效率為95.92%,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7.55%,和觀察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經過分析,可以得出,腹腔鏡手術治療肝膽結石具有多方面的優點,其手術時間短、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少,還能夠縮短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使患者盡快出院。這種方法治療患者所引起的應激反應更小,患者不會留下切口瘢痕,減輕了患者的痛苦。但需要注意的是,患有嚴重內科疾病的患者不宜采用腹腔鏡微創治療方法治療。綜上,通過本研究可以得出,臨床治療肝膽結石采用腹腔鏡微創治療效果更好,可以減輕患者的疼痛指數,提高治療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