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單位:164300 黑龍江省黑河市中醫醫院
【摘要】 目的 對磁性附著體在口腔修復中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牙齒缺損患者,將其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患者均采用磁性附著體進行修復治療,觀察患者治療后的義齒固定力以及咀嚼效率,記錄患者術后所出現的不良反應。結果 經治療后,患者修復完成后義齒固定力為(4.53±1.02)N,咀嚼效率為(0.82%±0.37%),修復1個月后,其義齒固定力為(4.49±1.13)N,咀嚼效率為(0.81%±0.35%),修復完成后與修復1個月后之間的差異不明顯(P>0.05),此外,患者中有2例出現不良反應,包括1例牙齦炎,1例磁體脫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結論 將磁性附著體應用于口腔修復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齒情況,其義齒固定力強,咀嚼效率高,患者所出現不良反映較少,可行性高,在臨床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0.071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ental Restoration With Magnetic Attachment
LI Chunrui Heihe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ihe 164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ental restoration with magnetic attachment.Methods Selected 40 cases of dentition defect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1 to December 2013.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magnetic repaired attachment denture fixed force.Observed the efficientcy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the masticatory.Recorded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denture fixed force after restoration was (4.53±1.02)N,and masticatory efficiency was (0.82%±0.37%).1 month after repair,the denture fixing force was (4.49 ± 1.13)N,and masticatory efficiency was (0.81%±0.35%).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In addition,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5%,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including 1 case of gingivitis,1 case of magnet.Conclusion Magnetic attachment should be used for oral cavity repair.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teeth,the denture fixed force,high chewing efficiency,less bad reflect and high reflecting feasibility.It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agnetic attachment,Prosthodontics,Clinical effect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口腔修復技術得到極大的提高,磁性附著體以其摘除方便、口腔異物感小等優點,滿足了人們對口腔修復的完整性以及有效性的追求,在臨床上逐漸得到推廣 [1]。磁性附著體修復方法,主要是通過磁體的磁力作用把義齒吸附到基牙或種植體上,有效地解決了傳統修復方法固定效果差、咀嚼效率低等問題,彌補了傳統方法的不足。基于這一情況,本次研究特選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牙齒缺損患者,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式分析,旨在為其他患者在今后的治療中為其提供些許參考和建議,現就將有關結果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牙齒缺損患者,將其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中年齡最大的65歲,年齡最小的21歲,平均年齡(40.23±4.21)歲,其病程中6個月~2年之間,平均病程(13.16±2.18)個月,患者單頜剩余健康牙齒在2顆以上,牙根長度在8 mm以上,牙槽骨吸收在根長三分之一以內,去凈腐質后的殘根斷端位于齦上或雖在齦下但低于0.05 mm,經檢查,沒有發生根尖組織病變。
1.2 治療方法
患者均采用磁性附著體進行修復治療,具體操作如下:基牙準備,患者在修復前接受根管治療,將跟面齊牙齦磨平,以其為中心磨成凹面,形成肩臺;制作根帽,在根帽蠟型中放置銜鐵,將蠟型包埋;制作義齒,將根帽粘連在基牙上,制作義齒。義齒制作成功后,患者試戴1~2周,若未見異常且與口腔吻合,將磁性附著體粘固于義齒基托中,先在銜鐵與磁體之間放置一層錫箔紙并保持0.1 mm間隙,留足義齒下沉空間,設置排溢道,將磁體吸附在銜鐵表面,患者戴上義齒后做正中咬合,將多余的塑料清除 [2]。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即刻治療后以及治療1個月后的義齒固定力以及咀嚼效率,記錄患者術后所出現的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采取(平均值±標準差)(x -±s)表示,組間率的對比采取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治療后,患者修復完成后義齒固定力為(4.53±1.02)N,咀嚼效率為(0.82%±0.37%),修復1個月后,其義齒固定力為(4.49±1.13)N,咀嚼效率為(0.81%±0.35%),修復完成后與修復1個月后之間的差異不明顯(P>0.05),此外,在不良反應方面,患者中有2例出現不良反應,包括1例牙齦炎,1例磁體脫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
3 討論
磁性附著體是一種新型的口腔修復裝置,主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定,患者經治療后,能夠縮短患者的適應時間,還可以提高患者的咀嚼能力。在為患者制作義齒的過程中,基牙截冠的比例較為均勻,能夠有效減小義齒對口腔黏膜的壓力,還有利于保持基牙健康。在本次研究過程中,40例牙齒缺損患者均采用磁性附著體進行治療,患者治療后的效果較為明顯,特別是患者在治療1個月后,其義齒的固定力和咀嚼效率較即可治療后并沒有明顯的變化,可見磁性附著體的治療優勢 [3]。
綜上所述,從本次的研究結果來看,將磁性附著體應用于口腔修復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齒情況,其義齒固定力強,咀嚼效率高,患者所出現不良反應較少,可行性高,在臨床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