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俊霞
德州市中心血站
血站消毒與感染工作的管理
任俊霞
德州市中心血站
目的分析血站消毒與感染方面的管理工作,預防和控制血站感染的發生。方法通過健全相關制度、標準規范的消毒與滅菌操作和質量管理部門的監督加強血站消毒與感染的管理工作。結果完善的制度建設、有效的清潔與滅菌操作和消毒與感染效果的監督監測保障了血站消毒與控制感染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結論消毒與感染工作的科學、規范管理,保證了血液質量,保障了獻血者和用血者的安全和健康。
血站 消毒與感染 管理
血站消毒與控制感染的管理是血站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血液質量與用血安全的重要保證。如果血站在采血、制備、檢驗、貯存、運輸等重要環節沒有進行嚴格必要的清潔與消毒工作,就會導致病毒、細菌經血液進入人體發生感染。因此不斷完善血站消毒與控制感染的管理,使血站工作人員明確在采供血過程中必須做到的清潔和消毒工作,嚴格血站各工作環節的消毒管理和消毒與滅菌效果的監測是保證血液質量,保障獻血者和用血者身體健康重要措施。
完善的制度、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為血站消毒與感染的管理與控制工作提供了充分的依據。血站嚴格執行“一法兩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技術規范》、《消毒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廢物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的要求,站內監督部門嚴格按照《血站技術操作規程》、《消毒衛生標準》、《環境衛生學監測標準》做好監督檢測工作。血站依據相關法規在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中建有《微生物安全與衛生控制程序》、《職業暴露管理制度》、《清潔與消毒管理制度》、《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和《站內感染監控制度》,依照這一個程序和四個制度來規范消毒與感染的管理與控制工作,使站內消毒與感染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規范化[2]。
血站工作場所明確劃分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并有明顯標識。工作區域及區域內所有物品、設施按要求都進行嚴格的消毒。具體包括: 地面、臺面的清潔與消毒、工作間的空氣消毒、.獻血者采血部位的皮膚消毒、醫療廢物的處置、醫源性廢水的處理等。清潔與滅菌工作的具體操作要根據消毒對象及其污染情況選擇合適的消毒方法。
1.地面、臺面的清潔與消毒
現血站多采用84消毒液對臺面、地面的進行消毒。地面無明顯污染時,采用濕式清潔。當地面受到血液等明顯污染時,先用濕式材料去除可見的污染物,再清潔和消毒。地面消毒采用400 mg/L-700 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臺面消毒方法同地面。
2.工作間的空氣消毒
現血站采血、制備等工作間的空氣,采用紫外線燈消毒。在室內無人狀態下,采用紫外線燈懸吊式或移動式直接照射消毒。燈管吊裝高度距離地面1.8m~2.2m。安裝紫外線燈的數量為平均≥1.5W/m3,照射時間≥30min[5]。
3.獻血者采血部位的皮膚消毒
現血站采血部位的皮膚消毒,采用醇類消毒劑和含碘類消毒劑。有三種方式①用碘伏消毒液原液對采血部位皮膚擦拭2遍,作用時間遵循產品的使用說明,約2~3分鐘②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采血部位皮膚2遍以上,作用時間1min~3min,待稍干后再用70%~80%(體積比)乙醇脫碘。③使用70%~80%(體積比)乙醇溶液擦拭皮膚2遍,作用3min。我站目前對第①種方式使用最多。
4.采血工作人員的手衛生消毒
采血人員做好手部的清潔與消毒也是防止血液污染的重要措施。根據流動采血車的環境和設施的特點,采血人員使用含有醇類和護膚成分的速干手消毒劑進行衛生手消毒,更為便捷、快速。
5.醫療廢物的處置
血站醫療廢物主要為感染性廢物和損傷性廢物,另外有少量的藥物性廢物和化學性廢物,各種醫療廢物應分類包裝,少量藥物性廢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廢物,但應當在標簽上注明。感染性廢物置黃色塑料袋內封口密閉運送,損傷性廢物放入防滲漏、耐刺的銳器盒內。血站實驗室均為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均配置高壓蒸汽滅菌器,標本等感染性廢物首先在產生地點進行壓力蒸汽滅菌,然后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4]。
6.醫源性廢水的處理
血站化驗等產生的醫源性污水排入污水池中,采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消毒接觸池的接觸時間≥1.5h,接觸池出口總余氯6.5~10mg/L。采用含氯消毒劑消毒后的污水,若直接排入地表水體和海域,應進行脫氯處理,使總余氯<0.5 mg/L。
1.血站質量管理部門每月對各業務科室進行現場查看,要求采血前皮膚消毒、工作環境空氣消毒、地面臺面清潔與消毒、醫療廢物收集處置、污水處理等方面要嚴格按照標準操作規程來完成。
2. 質量管理部門負責每月查看各科室消毒記錄,相關記錄要完整,工作人員簽名無遺漏。
3. 質量管理部門的質控檢測。質量管理部門嚴格按照《血站技術規程》和相關法規的要求,每月對全血及血液成分按比例進行抽樣,檢測是否有細菌生長;壓力蒸氣滅菌器每周檢查一次,采用化學指示劑法或生物指示劑法進行滅菌效果監測;獻血者消毒后肘部細菌培養每月一次;工作環境空氣細菌培養每月一次;采血、成分工作人員手部細菌培養每月一次;紫外線燈用紫外線輻照計檢測照射強度,每季度一次。質量管理部門對監測項目出現不合格的情況,及時通知相關責任科室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并對改正效果進行跟蹤驗證[3]。
對血站各工作環節消毒與感染的管理與控制是保證血液質量的重要條件。嚴格執行消毒與感染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使消毒與感染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伴隨新的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的頒布和執行,血站消毒與感染的管理與控制工作也得到了持續改進和提高,最大限度地保證了血液質量,保障了獻血者和用血者的安全和健康。
[1] 高美葉.血站獲得性感染與消毒質量控制.中國消毒學雜志2012,09:835-836.
[2] 孫家志 龍建英.血站感染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17:3678-3679.
[3] 楊慧瓊,曾文明,李方橋.某血站采血過程的消毒滅菌方法及效果監測.現代預防醫學.2009,11:3373-3374.
[4] 馬洪亮 劉紅建. 加強血站感染管理.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04:758-759.
[5] 竇茉莉 王林 張國平. 淺談血站院內感染的管理與控制.中國醫藥指南. 2010,4:147-148.
objectiveto analyze blood stations management of disinfection and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lood infection.Methodsthrough a sound system of related, standardization of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oper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department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blood stations disinfec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infection. The perfect system construction, effective cleaning and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operation and the effect of infection monitoring to ensure the blood stations disinfection and infection control work has obtained the good effect.Conclusiondisinfection work with infection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ensure the blood quality, ensure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blood donors and blood users.
blood stations disinfection and infection
R19[文獻表示碼]A
1672-5654(2015)2(C)-0000-00
任俊霞(1977-),女,山東德州人,本科,中級,主要從事血液質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