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瓊 戚 立 (大連工業(yè)大學 116000)
中國風嫁衣元素研究
王 瓊 戚 立 (大連工業(yè)大學 116000)
在中國傳統(tǒng)習俗中,嫁衣是所有女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服裝,是由女孩子從小親手開始縫制,自己動手,從不假手于他人,一直要做到出嫁前才完工。隨著時代的變遷,嫁衣在女孩心中的重要性不曾減少。由于世界文化的融合,西式婚紗在現(xiàn)代婚嫁中的運用占據(jù)了主導地位。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中國古代嫁衣元素在現(xiàn)代人物造型中的運用。通過中國古代女子嫁衣上的獨特元素;蔽膝、鳳冠霞帔、流蘇刺繡,來表達中國女性特有的韻味美,以及后現(xiàn)代對傳統(tǒng)服飾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繼而展現(xiàn)后現(xiàn)代女性的個性美。本次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古代嫁衣上的霞帔的變形與再造的運用,其流蘇、蔽膝、刺繡元素都是這套衣服的主題元素。附以紗的輕柔、垂順、飄逸的特點,展現(xiàn)女性的柔美和古典美。通過這些不同元素的融合達到統(tǒng)一的效果。
蔽膝;鳳冠霞帔;紗;古典美;流蘇
在歷史悠久的中國,古代嫁衣是女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服裝。這些服裝大多是由女孩自己一個人從小的時候就開始做,一直做到出嫁前才會完成的。因此這件嫁衣也就寄托了女孩子少女時代全部的夢想和憧憬。
現(xiàn)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服裝的千變?nèi)f化,嫁衣已不再是一個親力親為的事情了。人們會跑到商店里或者是影樓亦或是網(wǎng)上買一個或是租一個自己喜歡的款式,逐漸地嫁衣也就脫離了它原有的形制,變得西方化形制化了。隨著觀念的改變,傳統(tǒng)艷麗喜慶的紅色嫁衣也都被潔白的婚紗取而代之了。在朦朧的白色里看不到我們民族的傳統(tǒng)和特色了。嫁衣已經(jīng)退到了相應的次要地位,沒有人肯為它花費時間了。
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形象設計的形式來體現(xiàn)當今社會對古代傳統(tǒng)嫁衣的傳承。喚起人們對傳統(tǒng)服飾嫁衣的重視觀念,讓我們的民族文化即嫁衣文化再次得到關(guān)注和重視。讓配飾、服裝、妝面形成統(tǒng)一整體的風格,在現(xiàn)代服裝中展現(xiàn)古代嫁衣的風采,達到最佳效果,來彰顯中國泱泱大國的文化。
2012年瑪雅人的關(guān)于世界末日的預言肯定荒謬,而中國服裝界卻預言一件大事注定會發(fā)生。這就是玫瑰坊高級定制服裝設計師郭培精心設計的“中國嫁衣”。為少數(shù)人服務了15年的高級定制服裝設計師郭培,現(xiàn)在做著一件為中國新娘實現(xiàn)夢想的事——讓中國嫁衣成為新娘的最愛。郭培說,中國嫁衣是她一生為之奮斗的終極目標,是她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夢。
中國的古代嫁衣好比是熱情洋溢并且又深沉內(nèi)斂,具有東方神韻的服裝中的工藝品。它承載了中國古代女性對愛情,對婚姻的美好向往。把這種美好的向往延續(xù)到現(xiàn)代人們的生活中,來展現(xiàn)現(xiàn)代人的價值觀,愛情觀。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嫁衣是歷史文化的縮影,它一代代流傳至今。通過對古代嫁衣的傳承和改良,進一步體現(xiàn)中國特有的嫁衣文化、女紅文化、婚禮文化和時尚文化。用傳統(tǒng)工藝詮釋中國的新娘。把中國古代的刺繡文化延續(xù)下去,運用鳳冠霞帔等特色元素讓跟多的人認知、熟悉。改變?nèi)藗儗抟碌膫鹘y(tǒng)認知。
服裝設計的方法很多,在這次服裝設計中我用的主要是變異法。變異法是指在改變原來素材形態(tài)的基礎(chǔ)上,注重設計作品中象征的意義。變異并不是刻意的去強調(diào)變形,而是變異出素材的內(nèi)在涵義。因為這些素材給予我們的感受是富有更多的象征性的。采用變異的方法可以借助很多東西,比如一塊顏色、一個杯子等等。變異法,可以讓設計師們對事物的感受用抽象和象征手法表現(xiàn)出來。尤其是融合古今服裝的不同風格,變異法是最有效的設計方法。對原有服裝的再繼承的運用,無論是從款式還是制作亦或是顏色上,都可以靈活運用。保留也好,變異也好都能保持原有元素的本質(zhì)特征。
新的設計元素是借鑒古代嫁衣上的元素進行再設計,刺繡是嫁衣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刺繡也是最早用于服裝的裝飾方法之一。刺繡在古代稱之為針繡,是用繡針引彩線,將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繡運針,以繡跡構(gòu)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刺繡,俗稱“繡花”,因刺繡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得名“女紅”。
刺繡是中國很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中國手工刺繡工藝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在中國工藝美術(shù)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會被輕易撼動。中國最著名的“四大名繡”是蘇繡、粵繡、湘繡、蜀繡。此外還有顧繡,京繡、甌繡、漢繡、閩繡、魯繡、麻繡和苗繡等,都各具風格,美麗不可方物。
刺繡大體可以劃分為兩大種類,即點類繡和線型繡。線分直線和曲線,點有線聚點和線結(jié)點。
妖嬈的腰線能夠盡情地展現(xiàn)女性身體的曲線,無論婚紗的質(zhì)地為何,裝飾是否單一,收腰設計都能賦予身體極大的性感味道。而下擺處采用質(zhì)地輕薄飄逸、透明、懸垂性良好的紗,造型上使之具有擴型感與腰線相互呼應,帶來強烈的沖擊,能充分的體現(xiàn)出女性的柔美、性感。這些透明輕薄的面料,是T臺設計師們的鐘愛。這些紗清透,若隱若現(xiàn)的有一種神秘感。
把嫁衣的元素融入現(xiàn)代婚紗設計中,把蔽膝的形狀加以變化,融入刺繡的元素,使得整套衣服大氣,有特色,加深人們對嫁衣文化的熱愛。顏色上選用中國紅,更加凸顯中國文化。對于中式婚嫁禮服高級訂制市場而言,這也是一個市場空缺。
[1]許星主編. 《服飾配件藝術(shù)》.2011(05).
[2]徐靜.《服飾圖案 》.東華大學出版社,2011(06).
[3]阿瑛.《最新編織花樣2880》.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09).
[4]張琬麟.《中國服飾》.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0(07).
[5]李紅梅.《20世紀時裝設計藝術(shù)》.東華大學出版社,2011(07).
[6]吳良忠.《中國綢緞紋樣》.上海遠東出版社,2012(02).
[7]黃偉文.《生于天橋底》.中信出版社,2011(12).
[8]MCOO時尚視覺研究中心.《女子服飾造型》.民郵電出版社,2011(01).
[9]李霞云.《服裝色彩學》.中國紡織出版社,1991(06).
[10]楊旭.《服裝縫制工藝》.遼寧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7(10).
王瓊(1989.08.20—),女,籍貫:河北省滄州市,漢族,最高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設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