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柴油車管理制度有哪些缺失?
國務院批準北京市自2015年6月1日起重型柴油車全面實施《車用壓燃式、氣體燃料點燃式發動機與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III、IV、V階段)》(GB17691-2005)標準第五階段排放控制要求,北京市成為全國首個全面實施國五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的城市.預計實施后,北京市第五階段重型柴油車單車氮氧化物可削減40%左右.
現階段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的PM2.5貢獻量,機動車排放占比31.1%,比重最大.其中,最大總質量在3.5t以上的重型柴油車排放污染的問題尤為突出.
根據環境保護部最新公布的污染源解析結果,機動車污染是北京、杭州、廣州和深圳的首要大氣污染源,是天津、上海的第二大大氣污染源,其已成為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見,機動車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作為機動車尾氣排放大戶的柴油車,雖然數量占比小,但貢獻率高,排放量大.有關數據顯示,占全國機動車總量16.1%的柴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接近總排放量的70%,顆粒物超過總排放量的90%,而其中重型柴油車的大量排放又是導致這一結果的重要原因.因此,治理柴油車特別是重型柴油車是機動車污染治理的重點,而健全此類車輛管理制度則是重中之重.筆者經過調查發現,從目前情況看,柴油車(特別是重型柴油車)管理制度仍然存在諸多缺失,具體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摘自《中國環境報》
201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