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野 李小萍 郭 青
武警醫學編輯部
數字的如何使用,是保障科技期刊質量的一個問題,然而,現如今數字在科技期刊中的使用情況并不樂觀,很多數字的使用都不夠規范及正確,因此,本文針對科學文稿中的數字用法進行了探討,明確數字用法的規范化。
在目前的科技期刊之中,使用數字的頻率是很高的,所以,提升數字在科技期刊中的規范,是提升一個科技期刊質量的關鍵,雖然,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一些相關的規定,但是,在編輯加工過程中,往往還會對一些數字的用法無法把握。因此,這些問題應當是編輯人員在編校科技文稿時,應當特別注重的問題。總體來看科技期刊的數字使用原則主要包含兩點,首先,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的時候,一般都側重使用阿拉伯數字,在遇到特殊情況的時候要靈活的運用,盡量保持用法的協調統一,其次,就是在排列出版文獻期刊順序等要使用數字。雖然在很多國家都對科技文稿中的數字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很多的用法是靈活的,因此,造成了科技期刊中數字的使用出現了混亂的現象。所以,目前對于科技期刊中數字的使用規范研究,是目前所有編輯人員所應當關注的重點。
在我國科技期刊之中最常見的數字就是阿拉伯數字和漢字數字,然而,很多作者根本分不清何時該用阿拉伯數字,何時該用漢字數字,以下先介紹阿拉伯數字的用法范圍。
在很多科技稿件之中,作者以及編輯都會無法正確地區分兩種數字的使用范文,通常來講,阿拉伯數字較漢字數字較結構科學而且形象清晰,因此,在表述世紀以及公歷年的時候要用阿拉伯數字,而不是漢字數字,例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這種表示在科技期刊之中其實是不規范的,正確的表述形式應該為“20 世紀80 年代”,如果在之后添加具體年份的時候如“1988 年”就可以直接使用阿拉伯數字,而不是“一九八八年”這種復雜的漢字數字形式,由于阿拉伯數字具有這種筆畫簡單的特點,所以,它更適用于對于年份以及世紀的表述。
在科技期刊中人們往往都會在各種單位前面的數字的使用上出現錯誤,這種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國漢字的讀法所造成的,例如,我們通常會說,一輛小汽車重達“兩噸”而不是“2 噸”,因此,這就會造成在科技期刊書寫的過程中往往作者會用“兩”來代替“2”其實,正確的表達方式應當為“一輛小汽車重達2 t”。同時,一些特殊的情況如“一共有五位小朋友,每人分得200 ml 的水”這種表達形式顯然不夠協調,正確應為’“一共有5位小朋友,每人分得200 ml 的水”.所以,為了出現如上情況的發生,在科技期刊之中所有單位前面的數字一律要采用阿拉伯數字。
的標注
在科技期刊之中,文后的參考文獻的排序、年份、第幾卷以及頁碼等都需要用阿拉伯數字來表示,如“ 武雷,袁平平,趙 亮.數據庫信息管理技術在嵌入式系統應用中的探討[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2,(12):452,”所以要明確,在科技期刊中參考文獻所需要的數字一律采用的是阿拉伯數字。
在我國漢字語法之中往往會嚴格的要求必須使用漢字數字作為表達,因此,明確漢字數字的用法范圍是十分必要的。
在很多時候如漢字成語以及特定的詞組等都必須使用漢字數字而不是阿拉伯數字,例如,“七上八下”“五顏六色”“三分天下”等,必須要使用漢字數字而不是“7上8 下”、“5 顏6 色”、“3 分天下”。所以,在這些詞語中必須要使用漢字數字,還有一些特定的詞組如“二元一次方程”、“二氧化碳”、“十二指腸”等也必須要使用漢字數字,這些作為語素的數字是必須要這樣表達的,可是,如今在很多最著名的期刊上仍然能夠搜索出譬如“2元1 次方程”等這樣的詞組,由此可看出如今科技期刊數字的使用是多么的混亂。
在漢字的語法中兩個漢字的并列使用往往是表示一種概數,例如“這個小朋友的身高,也就一米二三”,這里就要使用漢字數字了,類似的還有“十幾個人”、“千八百萬”、“二分之一”等,因為這里的數字如果采取阿拉伯數字,就會造成語句無法理解以及產生歧義現象。所以,在表達一種概數的情況下,一定要使用漢字數字而不是阿拉伯數字。
在很多國家中往往會存在非公歷年的計日方法,如我國的農歷計日,在科技期刊中如果出現表述非公歷年的情況,一定要使用漢字數字,如“八月十五元宵節”“二月初二龍抬頭”等都需要漢字數字表述,而并非阿拉伯數字。很多時候某些科技期刊為了某些需要,都會在這些非公歷年之后,用阿拉伯數字對其進行公歷年的標注,如“清朝咸豐十年九月二十五日(1860 年11 月17 日)”。
這種規定是針對具有一定意義的日期,通常表示其代表的歷史意義較多,如“五四運動”、“九一八事變”、“十一國慶節”等,這些都必須要用漢字數字來進行表述,不能夠換成阿拉伯數字,總之,這些特定的日期一定要用漢字數字表達。
目前,我國科技期刊《規定》中雖然對一些數字的用法給與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在《規定》沒有明確指出應使用何種數字表達方式的情況下,作者、編輯在使用數字表達方式時也就不同,最終難免產生爭議。所以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規定》指出在表述詳細的時間等問題時,一定要采取阿拉伯數字,如果要表述十分精確的意思,通常都要采用阿拉伯數字,但是,如果要表述特定的含義是,一般要采用漢字數字,《規定》還指出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且又很得體的地方,都要采用阿拉伯數字,當作為一種語素時則要采取漢字數字,總之,要保持一種一致和得體性。
我們都知道語言是人們用來溝通和交流的工具,是跟隨著時代在不斷變化的一種人類交流行為,所以,在期刊語言規定中,應當遵循漢語言表達的習慣以及多數人們的用字習慣。例如很多時候在某些課本中會看到諸如“第1章”“第一章”“第2 名”“第二名”等不同的表達形式,人們在書寫過程中往往會采取后一種形式,所以,很多時候規范要根據人們的習慣去變動,這樣才能夠保障整個科技期刊的質量和促進語言文學的發展。
在很多時候《規定》中已經明確的對數字使用做出了區分,但是在實際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不當情況,本文具體舉例如下。(1)百分數范圍表示有誤 :一般很多作者往往在表示百分數范圍的時候,都會這樣表示“10~20%”,這種表示形式是完全不正確的,正確的表示形式為“10%~20%”。要記住前邊的數字的百分號一定不能夠省略,忽略了就完全是兩種意義。(2)阿拉伯數字回行錯誤:在阿拉伯數字回行的問題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排版軟件對于小數的識別不是十分的準確,所以,遇到回行的時候,都是在小數點后面回行,這就破壞了數字的完整性,也破壞了作者本應表達的意思。所以,在編校時應把小數點前后兩個部分安排在同一行。同樣,對于百分數也要重點考慮到這一問題,因為百分數也會出現上述小數的問題。整個數值和符號均應安排在同一行,以保持數字的完整性。
對于數字使用的規范,成為了科技期刊所關注的重點,也是每一位編輯和期刊從業人員一直所關注的重點。因此,嚴格執行和規范數字在科技期刊的使用,是保障期刊質量的關鍵,對提高期刊編校質量有促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