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方便甘蔗脫毒苗的貯藏運輸,減少邊遠地區的運輸成本。本文以甘蔗組培苗組織培養技術原理為依托,在人工控制下,通過工廠化生產方式繁殖幼苗,其繁殖速度快,生產時間不受限制,而且還可以隨時隨地種植,為提高甘蔗生產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甘蔗脫毒苗;漚箱;組織培養技術;成活率
中圖分類號: S566.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 ? ? ?DOI編號: ? 10.14025/j.cnki.jlny.2015.01.033
甘蔗是中國最主要的糖料作物,其種植面積占糖料總面積的 85%左右, 蔗糖產量占食糖產量的 90%以上。而廣西是中國最大的甘蔗生產基地和產糖中心,有“中國糖都”之稱的崇左市位于廣西西南部,地處中越邊界,屬南亞熱帶季風氣侯,非常適宜甘蔗的生長,其甘蔗產量占我國20%[1]。
據2011年8月《中國食品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白糖的需求量約為1350萬噸,我國糖類的生產已經滿足不了國內的需求,每年還需從國外進口[2]。而甘蔗種莖需求量大,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運輸成本高,對于提高甘蔗產量和降低運輸成本是一個瓶頸,而甘蔗組培苗是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原理為依托,在人工控制下,以工廠化生產方式繁殖幼苗,其繁殖速度快,生產時間不受限制,并可以隨時隨地種植,蔗苗性狀變異小,健康無毒,占地少,遠輸方便,節省人力、物力,節約運輸成本[3]。所以為了探明新臺糖22號甘蔗組培幼苗裝箱存活期,以及漚箱天數對甘蔗成活率、生長表現的影響,我們研究組成員對此展開實驗。
1材料和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選用洗凈的廣西當家甘蔗品種新臺糖22號,并由甘蔗組培幼苗增殖第二代試驗苗。
1.2試驗方法
試驗地點設在廣西南亞熱帶作物農業科學研究所,將洗凈的甘蔗幼苗裝箱保存,每天觀察一次,并于第3天、第 5天、第7天、第9天、第11天分別種裝箱甘蔗幼苗于沙床上,試驗管理同常規管理進行。研究小組隔天特別留意裝箱甘蔗幼苗植株根莖葉的生長變化,并作好相應的數據記錄。轉栽在沙床上的甘蔗幼苗,研究小組觀察其生長狀況,并于第10天記錄其成活率。
2試驗結果及分析
2.1裝箱甘蔗幼苗根莖葉的情況分析
在試驗中,將新臺糖22號組培幼苗裝于箱中存放,其組培苗根莖葉生長表現如表1所示。
從表1可知,幼苗裝箱前0天根莖葉粗壯,生長狀況好。第3天根部開始增多細白根;隨著裝箱天數延長,根長度逐漸變長,而莖葉逐漸轉黃,到第9天根部出現霉爛,莖葉基本變黃。其平均長度只有5.5厘米。
2.2漚箱天數對甘蔗幼苗成活率、生長表現的影響
在甘蔗的生長過程中,從漚箱天數、假植苗數、成活數以及其成活率數據進行記錄,其數據如表2所示。
根據表2的數據顯示,從幼苗成活率及假植苗生長表現來看,第0和3天的假植,假植成活率最高,達100%,且假植苗生長表現較好,其次為第5天假植,假植成活率97.5%,假植苗質量也較好;假植植株隨漚箱天數的增多成活率有遞減趨勢,如(圖1)所示,假植苗生長表現從優到差,第11天假植,假植苗成活率最低,為86.5%,假植苗較弱小、苗質較差,第9天假植,假植成活率也稍低,為91.07%。但前7天成活率之間差異不顯著,說明甘蔗裝箱0~7天存活生長表現影響不大。7天與9天,9天與11天之間成活率差異明顯,假植苗弱小,苗質差,說明裝箱天數7天以后對幼苗存活有較大影響。
3總結與建議
綜上所述,甘蔗組培苗漚箱時間越短,越有利于幼苗成活率,且假植苗生長越好,反之則差,甘蔗組培幼苗應在0~7天內及早假植[4]。在運輸過程中,應注意交通安全及保證幼苗能在一個星期之內到達目的地,保證幼苗的成活率,到達目的地后,把幼苗從瓶里取出來,用清水洗凈幼苗根部的培養基。放進泡沫箱內的塑料膜內,而且使用的泡沫箱和塑料膜應該留有透氣孔,利于幼苗水分的蒸騰、呼吸,及時種植到沙床里。
參考文獻
[1]李松,余坤興.甘蔗莖尖胚狀體脫毒苗快繁技術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1,39( 2).
[2]周峰,張垂明等.不同栽培條件下剪葉處理對甘蔗開花的影響[J].廣東農業科學, 2011,13.
[3]劉睿,沈萬寬等.甘蔗健康苗圃宿根矮化病檢測及結果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19).
[4]黃偉華,顏梅新等.廣西南部地區甘蔗黃葉病毒病的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 39( 22).
作者簡介:符策,本科學歷,廣西南亞熱帶作物農業科學研究所,農藝師,研究方向:甘蔗種植及水果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