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在澳門的一聲聲呼喚中,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至此,離開很久的澳門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斗轉星移,歲月如沙,轉眼澳門已回歸祖國15載。澳門回歸15周年之際,正值香港“占中”清場之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高規格出席澳門回歸15周年慶祝儀式,令這次盛事更加矚目,也令海外媒體暗自揣摩。15年間,澳門的發展彰顯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澳門是榜樣,也是力量。
15年間,澳門經濟總量增長了8倍,年均增長了16.2%,人均GDP8.7萬美元,勝過了香港,壓倒了日本與新加坡,甚至超過了美國,擠掉了瑞士,躍居世界第四。澳門實施“一國兩制”取得的巨大成就,在祖國統一的事業上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是“一國兩制”成功實施的最佳典范。
澳門回歸后取得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澳門的廣大居民愛國愛澳的傳統,離不開人心整齊、團結一心、勤奮努力的精神,離不開中央政府給予的政策支持。
15年來,中央政府堅定不渝地貫徹實施“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不干預特別行政區自治范圍內的事務,全力支持特區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全力支持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保持和諧。
中央政府從民生物資供給,到幫助特區應對非典疫情、抵御國際金融危機,從《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及其補充協議的實施,到“十二五”規劃將港澳發展單獨成章,提出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中央政府提出并實施的一項項“力挺澳門”的舉措,令人欣喜不已,備受溫暖。
回歸后的澳門除了經濟領域的明顯變化,澳門人當家做主意識也在提高。澳門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水平都有了質的提高。“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澳門利用自身優勢成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澳門實行了15年的免費教育及醫療免費等等……
面對澳門的發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澳門回歸15周年大會上對澳門提出“四點希望”,既高度概括了澳門實況,也為美好未來指明方向。同樣是實施“一國兩制“方針的特別行政區,對比澳門的成功,香港卻發生“占中”事件,令人唏噓不已。在澳門回歸15周年之際,看到澳門的成就,香港輿論認為,澳門“一國兩制”的豐碩成果,反襯香港“占中”的弊端,如何激濁揚清,值得香港社會各界深切反思。
實踐證明,堅定不渝地繼續貫徹實施“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中,澳門明天將會更加絢爛璀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