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凌,劉雨青,楊 琛,吳燕翔
(上海海洋大學 工程學院,上海 201306)
濕度檢測及控制在日常生活及工程生產中應用廣泛。隨著電子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及新型器件的應用,濕度檢測電路設計方案[1]不斷更新優化。本文為配合電子技術實踐教學,遵循以下原則設計了一種新型濕度檢測電路:1)方案所應用到的知識點密切聯系模擬、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內容[2-4];2)不采用單片機等微處理器,而采用常用邏輯功能器件進行信號處理;3)設計方案的硬件電路調試方便,滿足實踐教學的可行性。本文切合以上原則,基于Multisim仿真軟件[5],利用555定時器設計了濕度檢測電路,仿真結果顯示,本文設計電路準確、穩定,轉換精度高,線性度高,且成本低。
本文依照圖1設計了濕度檢測電路。濕度采集模塊將濕度值轉換為電壓信號;壓頻轉換模塊[6]間接地實現模/數轉換,將電壓信號轉換為數字頻率信號(方波);濕度測量及顯示模塊通過測量頻率大小測量出環境濕度值,并進行顯示。

圖1 基于555定時器設計的濕度檢測電路Fig.1 Humidity detection circuit based on 555 timer
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濕度常為相對濕度,用%RH(Relative humidity)表示,即氣體中的水蒸氣壓與其氣體的飽和水蒸氣壓的百分比,它的值顯示水蒸氣的飽和度有多高。
HM1500是一款典型的線性電壓輸出式濕度傳感器,其輸出是與相對濕度呈線性關系的電壓信號,如式(1)所示。

如圖1所示,HM1500將濕度值轉換成電壓信號后,經信號處理模塊處理,實現整個濕度采集模塊輸出電壓值與濕度值呈正比例函數線性關系,如式(2)所示。

基于multisim仿真軟件設計的具體電路如圖2所示。其中,由于multisim不支持HM1500元件,仿真過程采用虛框(a)中電路,其輸出為0~4 V可調,可模擬濕度RH變化范圍。虛框(b)中電路可產生穩定輸出1.079 V。基于運算放大器設計的減法電路如虛框(c)中所示。根據表1中不同濕度RH值下傳感器輸出值調節電位器R2,得到相應的采集模塊輸出值,由表1中數據及圖3所示曲線可知,濕度采集模塊實現了其輸出電壓值與濕度值呈正比例函數線性關系,即式(2)所示。

圖2 濕度采集模塊設計Fig.2 Design of humidity acquisition module

表1 采集模塊仿真數據結果Tab.1 Simulation results of acquisition module
壓頻轉換模塊由集成運算放大器差分積分電路及555定時器單穩態觸發電路構成,如圖4所示。其中,R1=R4,C1=C4,電路輸出高電平記為 Uoh,低電平記為Uol,要求 Ui 根據555定時器的內部結構分析得,圖4中壓頻轉換電路含兩種狀態:初始狀態和穩定狀態。在這兩個狀態下,Utr,Uth和Uo的波形如圖5所示。 圖3 采集模塊輸出與濕度值線性關系Fig.3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humidity and outputs of acquisition module 初始狀態:上電時,Utr,Uth均為低電平<1/3VCC,555 則輸出Uoh,差分積分電路中C1、C4從Utr=0 V開始充電,單穩態電路中C2也從Uth=0 V開始充電,適當選擇電路參數,使得Utr充電到>1/3VCC時,C2上充的電壓Uth<2/3VCC,則輸出保持Uoh,C1、C4、C2繼續充電, 當 C2上充的電壓 Uth>2/3VCC 時,Utr仍然 >1/3VCC,輸出則變為Uol,此時,C2通過555內部放電管迅速放電為 0 V,即 Uth=0 V<2/3VCC,而 C1、C4通過電阻 R1、R4緩慢放電,若放電仍然Utr>1/3VCC,則輸出保持,電路繼續放電。 圖4 壓頻轉換電路Fig.4 Voltage-frequency-conversion circuit 穩定狀態:當放電使得Utr<1/3VCC時,由于此時Utr=0 V<2/3VCC,則輸出變為 Uoh,此時 C1、C4從 Utr=1/3VCC開始充電,C2則從Uth=0 V開始充電,則肯定有Utr充電到>1/3VCC時,C2上充的電壓 Uth<2/3VCC, 則輸出保持 Uoh,C1、C4、C2繼續充電,當C2上充的電壓Uth>2/3VCC時,Utr仍然 >1/3VCC,輸出則變為Uol,此時,C2通過555內部放電管迅速放電為0 V,即Uth=0 V<2/3VCC,而 C1、C4通過電阻 R1、R4緩慢放電,若放電仍然Utr>1/3VCC,則輸出保持Uol,電路繼續放電,當放電使得Utr<1/3VCC時,由于此時Uth=0 V<2/3VCC,則輸出變為Uoh。則該穩定狀態不斷重復。 圖5 壓頻轉換電路波形圖Fig.5 Waveform of voltage-frequency-conversion circuit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進入穩定態后,若令充電時間為t1,放電時間為t2,周期為T=t1+t2,由555電路構成的單穩態電路分析知: 運算放大器LM324構成的差分積分電路中, 由式(4)~(6)得: 由 U+=U-得: 該差分電路充電時: 由三要素法得: 由電容電荷量公式得: 將式(6)(9)(10)代入(8)得: 經過t1時間充電后,電壓增量為: 該電路放電時:Uc4(t1)為 C4放電初始電壓值,Q(t-t1)為放電t-t1時間釋放的電荷量。 差分積分電路Utr經過t2時間放電后,電壓差值為: 由式(13)(15)(16)(17)得: 根據前文分析,差分積分電路充放電升降壓平衡,則有: 由式(3)(12)(18)(19)得: 本文中,Uoh=5 V,Uol=0 V,則 由(21)式可知,電路輸出頻率值與輸入電壓 Ui呈線性關系。 根據式(21)及表1分析,設定該模塊中, 因此,本文設計中,取C2=10μF,則R2=466.9Ω(實際用1 kΩ電位器)。 本文基于multisim軟件,針對10個不同輸入情況對圖4所示電路進行了仿真。經過仿真,調節參數R2=1k×48.8%=488Ω,其它參數如圖4所示不變。圖6所示為部分輸入 時仿真所得,和的波形,波形結果與前文分析一致。表2為所有仿真情況數據結果統計。根據表2中仿真數據繪制出圖7所示壓頻轉換線性關系曲線。由表2及圖7結果可知,本文設計的壓頻轉換電路轉換精度高,且轉換線性度高。 本文設計的濕度測量及顯示模塊如圖8所示。設計100進制BCD計數器對壓頻轉換電路輸出頻率信號進行計數,設計多諧振蕩器產生圖中所示波形①作為計數器使能信號,波形①通過非門取反后產生波形②作為鎖存器CLK信號,波形②通過非門取反后產生波形③作為計數器清零信號。整個控制端信號實現如下控制時序:計數器計數結束時鎖存計數值,鎖存好計數值后清零計數器,以等待6 s后進行下一次計數。該部分詳細設計及電路仿真不在本節贅述。 圖6 壓頻轉換模塊仿真結果Fig.6 Simulation results of voltage-frequency-conversion circuit 表2 壓頻轉換模塊仿真數據結果Tab.2 Simulation data results of voltage-frequencyconversion circuit 圖7 壓頻轉換線性度Fig.7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voltage and frequency 圖8 濕度測量及顯示模塊設計Fig.8 Design of humidity measure and display module 根據圖1設計方案,將2.1~2.3節介紹的各模塊設計電路進行連接即可得到基于555定時器設計的濕度檢測系統的總體電路,本節模擬表1中環境RH值對總體電路進行了仿真。不同RH值的環境下,數碼管顯示的數據如表3所示,本文提出的濕度檢測電路準確,存在誤差為1%~3%。 本文基于555定時器設計的濕度檢測電路準確、穩定,轉換精度高,線性度高,成本低。設計方案融合了模擬電子技術及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基本教學內容,可作為實踐項目用于教學。 表3 總體設計仿真Tab.3 Simulation of overall design [1]肖志紅.倉庫溫度與濕度自動控制系統設計[J].電子設計工程,2010,18(10):90-92,95.XIAO Zhi-hong.Design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or storage[J].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Elements,2010,18(10):90-92,95. [2]華成英,童詩白.模擬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閻石.數字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陳明義,宋學瑞,羅桂娥.電子技術課程設計實用教程[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10. [5]王爾申,龐濤,李鵬.Multisim和Proteus仿真在數字電路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3):78-81.WANG Er-shen,PANG Tao,LI Peng.Application of multisim and proteus simulation in digital circuit teaching[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3,30(3):78-81. [6]明尚志.電子秤稱重傳感器V/F轉換電路的設計 [J].電子測量技術,2007, 30(3):175-177.MING Shang-zhi.Design of V/F conversion circuit of electronic weighing sensor[J].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2007,30(3):175-177.

















2.3 濕度測量及顯示模塊設計




3 總體設計
4 結 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