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巖
2006年起,無錫市前洲中學就進行書畫特色教育的探索與發展。通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學校在書畫教育上取得了較為矚目的成績;2009年,學校在被授予“江蘇省第三屆中小學書法展示賽優秀組織單位”稱號;2011年被江蘇省教育學會書法專業委員會授予“中國書法(寫字)特色學校”稱號,并成為江蘇省教育學會書法專業委員會團體會員;“青城書畫社”被無錫市教育局授予“無錫市優秀學生社團”榮譽稱號;2013年獲人民教育出版社組織的“人教杯”全國中小學生書法大賽書法教育推廣獎。在創建書畫特色過程中,學校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培育師資,夯實書畫教育基礎
培養造就一批能勝任書畫教育任務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書畫特色教學實驗的重要保障。學校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教、研、訓,三位一體”等有效方法,多管齊下,全方位多渠道地提升書畫教師的理論素養、書畫技能和教學能力。
前洲中學將無錫市乃至江蘇省的書法名家請進校園,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和指導。無錫市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張志堅、江蘇省書法研究院特聘書法家查理達等專家的指導,掀起了前洲中學教師練習書法的熱潮。眾多教師在江蘇省中小學教師書法展示中獲獎,有效促進了師資隊伍素質的整體提高。
另外,學校支持書畫教師進修學習,每學期認真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取經;積極參加國家、省、市、區寫字教學工作會議和書友筆會活動,吸取全國各地的優秀經驗并把它們傳遞給每一位教師;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書畫競賽;教研組內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書畫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控、總結提煉、不斷完善,努力建設一支素質高、能力強、有熱情、有特長、愛崗敬業的書畫教師隊伍。
二、創新管理機制,規范書畫教育制度
學校充分認識到創建特色學校是確保學校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支撐點和生長點。因此,學校將特色創建納入“學校三年規劃”,健全了書畫教育管理網絡,形成了校長分管,教務處、教科室和德育處具體負責,書畫教師具體實施,教師和學生全員參與,構架起“普及→提高→特色”這樣一個四級管理、三個層次的組織管理體系。學校加強對書畫教育領導班子的建設,在成立書畫教育領導小組的同時還設立了書法段位評委會、書畫教育特色課題研究小組、書法繪畫興趣小組、青城書畫社,逐步完善了“學習、動員、構思、實施、評估驗收”的特色創建方案。
學校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教學計劃,開設書畫特色校本課程、上足課時,并嚴格按照課程標準、教材、學生實際進行教學。
三、落實校本培訓,增強書畫教育實力
為務實校本教研,豐厚特色底蘊,有效推進書畫教育,我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認真組織理論學習。為明確書畫教育“以美啟智、以美陶情、以美育德”的目標任務,學校組織教師通過集中學習與分散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學習相關素質教育和現代化教育理論,認真鉆研《美術課程標準》、《寫字教學指導綱要》和省市區關于特色教學的文件精神,并利用政治學習、業務研究以及學校文化宣傳陣地,大力宣傳書畫育人的功能,切實轉變和提升教師的教學理念。
2.聘請書畫專家培訓教學骨干。學校每年聘請省、市級書畫專家來校作書畫培訓,為教師搭建進修和提高的平臺。通過書法技藝指導、現場觀摩和交流研討等活動有效提升了教師的書畫水平和執教能力。
3.開發和構建校本課程。學校充分利用書畫教師的個人專業特長,逐步形成了有個性、有特點的,學生愛學、樂學的校本教材。如楊漢民老師編制了《無錫市前洲中學硬筆書法》校本教材,教材內容主要包括:鋼筆楷書概述,楷書筆畫書寫,基本筆畫的組合變化,鋼筆楷書筆畫搭配,各種書法作品欣賞等。毛曉芳老師編制的《卡通畫和鄉土藝術》校本教材,汲取了地方文化精髓,合理挖掘“無錫泥人”等鄉土文化資源。
4.特色教研組活動的開展。在書畫特色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書畫教研組根據學校的計劃和要求,每月開展一次教研活動,每周進行一次公開課研討。每周的集體備課以課改為載體、以校本為依托,以科研為導向,以教研為保障,以上課為形式,以評課尋差距,以反思促發展,使教研、科研和校本教研真正融為一體。
5.落實“三字”訓練要求和考核制度。學校非常重視全體教師“三字”(粉筆字、鋼筆字和毛筆字)的訓練,教科室把教師寫好“三字”納入教學基本功考核的范疇。近年來學校每學期開展“教師硬筆書法練習”、“教師硬筆書法競賽”和“教師板書設計競賽”等活動,有效促進了全體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提高。
6.注重書畫教學的質量督查和評估。學校建立和完善了“三項考核”和“五項評優制度”。三項考核指:學生寫字達標驗收考核、學生參加各級書法比賽獲獎考核、教師輔導書畫特長生考核。五項評優制度指:寫字教學評優課、寫字教學優秀教案評比、寫字教學課件設計評比、寫字教學經驗論文評比、寫字教育先進個人(集體)評比,每學期期末通過考查評定學生寫字和繪畫水平,量化教師的教學實績并與績效考核掛鉤。
四、豐富特色活動,拓寬書畫教育渠道
1.積極探索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校教師以“全面普及重點提高”為方針,以“工工整整寫字,堂堂正正做人”為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學習方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揭示書法用筆特點和結構規律;精講多練,講練結合;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采取多示范、勤指導”等教學方法,通過普及與提高共抓,興趣與能力并進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2.有效開展書畫興趣小組活動。本著學生自愿報名的原則,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校外青少年活動中心書法班和學校青城書畫社活動。每次活動都做到四定三有:定時間、定地點、定專題、定主講人;有記錄、有檢查、有考核。
3.認真開展書畫主題班會活動。在德育處的組織指導下,全校每個班級能圍繞“翰墨飄香,人文見長”特色主題認真開展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班會活動。學生能結合書畫學習的感受和體會,積極撰寫書畫小論文。
4.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書畫競賽。學校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的書畫比賽,每次活動都做到周密計劃,精心指導。近幾年來,全校近600多人次在市以上書法畫大賽中獲得優秀成績,受到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5.認真組織學生外出參觀和學習。在抓好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學校把書畫教育向課外、校外延伸。例如,德育處組織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無錫博物院、徐悲鴻書畫館;特色教研組老師組織學生外出寫生和觀摩。校外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學中有樂,樂中有獲。
五、營造特色氛圍,彰顯書畫教育底蘊
為了促進書畫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把書畫特色的創建和校園文化的建設融為一體,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讓每一面墻會說話,讓每一幅作品能育人,營造濃厚的書畫教育氛圍:在教學區的櫥窗、走廊上都張貼書法名家的書法作品,把退休教師的書畫作品、在校教師的書畫作品和學生的書畫作品上墻,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書畫文化的藝術熏陶;開辟“翰墨飄香”書畫角,定期宣傳有關書畫知識、展示書畫作品,讓學生沐浴著書畫的墨香不斷成長;將歷屆學生的優秀書畫作品裝裱后存放于書畫活動室;每學期組織一至兩次全校性的書畫展覽,展現書畫教學成果,讓學生在觀看展覽的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六、開展課題研究,提升書畫教育內涵
教科室以國家級子課題“書畫熏陶,人文見長—書畫育人的實踐和探究”為科研導航,力爭通過“美育和德育、智育、體育有機結合,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校園文化三位一體的有效機制”,把學校建設成一所具有正確的課程觀、學生觀、質量觀以及豐厚文化底蘊和濃郁人文氣息的書香校園。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通過老師們長期的辛勤耕耘,前洲中學書畫比賽捷報頻傳,家長好評不斷,社會反響良好。自2006年起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江蘇省硬筆書法等級證書考試,至2014年已有近3500名學生參加書法考級,通過率達99%,多位同學獲6級、7級證書。至今已有600余名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學校也多次榮獲各項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