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強,陳石羨,高寶龍
(1.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中南地質勘查院物化探分院,湖北武漢 430074;2.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中南地質勘查院,湖北武漢 430074)
隨著國民經濟增長需求的日趨增加,無論是礦產資源還是地下水資源,都需開展深部探測儲備;在工程施工方面,其開挖深度亦日趨增大,這就要求地面探測方法隨之發展??煽卦匆纛l大地電磁法,以其探測深度大、信號強、施工效率高等優點而得到了全面的推廣使用,并在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基礎地質等領域取得明顯的效果[1-5]。
目前,從新三板企業掛牌情況來看,首先是數量保持增長。宋彬說:“自2013年底新三板向全國擴容以來,新三板日益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重點,多層次資本市場結構已取得初步成果?!狈治鰵v屆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從2012年的200家到2017年的11633家,截至2018年10月8日已經達到10949家。“其中,2014年到2016年是新三板發展的黃金期,掛牌企業數量增長較快?!?/p>
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s)簡寫為CSAMT。其利用地面偶極子或水平線圈為人工信號源產生可控的電磁波信號,通過接收不同頻率的電磁波信號以達到測深的目的。通過測量平行于發射電極方向的電場Ex和與之垂直的磁場Hy(標量觀測模式),可算出卡尼亞電阻率ρs:
干果產業隨著時代的發展取得了新突破,為了進一步滿足人們對干果產品的質量和數量需求,在干果經濟林建設過程中要積極提高認識,不斷探索更加有效的發展模式,促使干果產業不斷可持續發展。

根據電磁波傳播理論,趨膚深度的數值方程為:

近年來,靈渠基礎設施及人文環境不斷改善,同時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相應知名度也在日漸提升,靈渠旅游已逐漸成熟。但筆者在田野調查之后,發現其中仍存在眾多問題。靈渠文化遺產旅游不僅是一種經濟產業,更是是一種文化活動,文化是靈渠旅游的靈魂。文化結構分為三個層面,外層的物質層面,中層的制度層面、內層的精神層面。靈渠旅游發展的一系列問題側面反應了靈渠旅游規劃的基本思想存在一些偏差,致使出現一系列不利于旅游發展的矛盾。筆者在此運用人類學理論對靈渠旅游發展提出幾點建議。
(1)加強政策問題調研。針對財產行為稅稅制老化、基礎薄弱、存在問題較多的實際情況,稅務機關收集反映了政策和征管方面存在的問題,統一了政策的執行口徑,降低了稅收執法風險,達到了很好的效果。要進一步完善政策問題主動收集制度,建立政策問題清單,及時開展調查研究,不斷推動政策精準調整完善。

式中:ρ為巖層或介質的電阻率;f為發射頻率。
為了發展CSAMT資料處理解釋方法,國內外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近場校正、靜態效應、陰影效應、場源復印效應、二維正反演甚至三維正演方面都開展了深入的研究[6-15],并取得了相應的成果。這為應用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經驗,有效探測深度為:
目前,國內開展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主要使用美國生產的GDP32-Ⅱ電法工作站和加拿大生產的V8多功能電法儀,兩種儀器都能很好地開展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本次工作采用的儀器設備為V8多功能電法儀,其功率大,效率高。
據此測定結果,鐵礦石電阻率最低,石英閃長巖電阻率最高,蝕變閃長巖次之。至于三疊系的泥巖頁巖因地表風化嚴重,雖沒能采測到,但通過高頻段視電阻率可以判斷其電阻率較巖體電阻率低。
此次勘查所用儀器設備為V8多功能電法儀,主接收機三電道、三磁道,可采集的頻率范圍:10 000~0.000 05 Hz(20 000 s);工作溫度:-20~50℃。發射機型號TXU-30,最大功率30 kW,TXU-30有內置GPS(全球定位系統),衛星同步時鐘控制和接收系統緊密同步,即使采集點信號非常微弱,接收機也可以把信號通過多次疊加提高信噪比,較大幅度提高系統抗干擾能力,這一特點使CSAMT勘探收—發距離加大,擴大遠場區實用頻率范圍,提高數據解釋的精度。磁探頭為AMTC-30音頻/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磁探頭,全長:75 cm;直徑:9.0 cm;重量:8 kg;頻率范圍:104~0.1 Hz。
數據預處理采用儀器自帶的CMT Pro.exe處理程序,通過挑點處理后按點線保存為*.AVG格式數據。
數據采集過程中,以最大疊加次數用于所有頻點,所有排列采集時間均不低于41 min。
工區主要地層 ①第四系全新統(Q):分布于礦區的洼地、沖溝及山坡地帶,主要由黃褐色亞粘土夾巖石碎塊、棕灰色細砂夾巖石碎塊及土壤等組成,系坡積、殘積、沖積及洪積物。不整合覆于各類巖石之上,厚0~20 m。②侏羅系中—下統武昌組(J1-2w):灰綠色、淺灰色中—厚層狀中細粒長石石英砂巖、石英砂巖夾砂質頁巖,中下部夾炭質頁巖及2~3層薄層透鏡狀無煙煤及菱鐵礦結核,底部有含礫石英砂巖。在礦田東端周家山鉆孔見其直接覆于三疊系中下統灰巖組之上。厚370~500 m。③三疊系中上統蒲圻群(T2-3pq):紫紅色砂質頁巖、頁巖、泥巖夾紅色薄—厚層狀長石石英砂巖,有時出現砂巖夾頁巖,頂、底部夾泥質灰巖、鈣質粉砂巖薄層或透鏡體。厚695~998 m。

圖1 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二維電阻率推斷解釋圖

表1 測區電參數統計結果
工區主要斷層 F4斷層位于巖體與圍巖接觸帶上,走向與接觸面走向一致,為一疊加構造,即斷層沿接觸帶發育而成的構造。生成時間應為成巖之后與成礦之前,是控制成礦構造。
本次發射偶極距1 200 m,發射電流3~18 A,發射頻率為1~9 600 Hz,共41頻點,收發距8~10 km,接收偶極距40 m,采用三電道一磁道標量觀測模式。接收電極接地電阻率均低于1 000 Ω·m。
通過實驗室測定的巖石標本電阻率變化特征見表1。
主要巖體 斑狀石英閃長巖(πδο):灰紅、肉紅色。似斑狀結構,它形、半自形不等粒結構。局部為碎斑結構,斑晶主要由粒徑1.8~2.4 mm的半自形斜長石及少量輝石組成?;|由半自形晶斜長石(30%~45%)、鉀長石(5% ~10%)組成;次有榍石、角閃石、凝灰石、黑云母、綠泥石、透輝石等。巖石具碳酸鹽化、絹云母化。
老撾計劃投資部副部長康展·翁森本認為,本次博覽會非常有意義,見證瀾湄國家的友好關系和進一步合作。她表示為更好銜接“一帶一路”倡議,老撾政府制定了“變陸鎖國為陸聯國”的發展戰略。目前,中老鐵路建設項目正順利進行,完成項目總投資約41%,預計于2021年建成通車。未來,老撾將變成大湄公河次區域的物流中心,也將充分利用瀾湄合作博覽會這一平臺,為老中兩國人民帶來福祉。
通過靜態位移校正及濾波圓滑處理后,應用SCS2D二維反演軟件進行反演成圖。
經過野外資料的采集,原始數據的處理,二維地電斷面的反演,并結合地質剖面資料以及已完工的鉆孔資料,最終作出每一剖面的綜合推斷解釋圖件。以其中較典型的綜合剖面簡單敘述一下此次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的應用效果。
如圖1,是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二維反演電阻率剖面圖以及地質鉆孔剖面圖。CSAMT電阻率剖面上,140點以南電阻率相對較低,140點以北電阻率相對較高,即表現為南低北高電阻率異常特征。地質剖面上140點附近標為F4斷層隱伏位置,F4斷層以南為三疊系砂頁巖地層,149點以北為斑狀石英閃長巖。由前所述工區的電性特征并結合此地質資料不難推斷:電阻率剖面上的低電阻率為三疊系砂頁巖地層,高電阻率為斑狀石英閃長巖,而低電阻率與高電阻率過渡位置既是巖體與地層的分界面,也是F4斷層面。這驗證了F4斷層位于巖體與圍巖接觸帶上,走向與接觸面走向一致,為一疊加構造,即斷層沿接觸帶發育而成的構造的說法。ZK1、ZK2、ZK5三鉆孔揭示的深部接觸帶位置亦基本與電阻率剖面特征吻合。然而,剖面電阻率特征未能很好地反映ZK1、ZK2鉆孔揭示的三疊系地層中細小巖脈以及ZK5鉆孔揭示的巖體中細小地層俘虜體。
2.1 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晰,數據準確,用詞用語規范,必要時應進行統計學處理。護理研究、綜述不超過4 000字,一般欄目稿件勿超過2 500字,小經驗類稿件不超過1 000字。
綜合以上所述,此次開展的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工作,很明顯地反映出了巖體與圍巖接觸帶空間形態,劃分出地層分界面,揭示了F4斷層的切割深度及產狀,并與已知的地質資料基本吻合。從而認為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在反映斷層,圈定巖體,劃分地質界面等復雜地質構造方面有明顯的應用效果。但對于地層中的細小巖脈及巖體中的細小俘虜體分辨率尚存不足。
[1] Basokur A T,Rasmussen T M,Kaya C,et al.Comparison of inducedpolarization and controlled-source audio-magnctotellurics methods for massive chalcopyrite exploration in a volcanic area[J].Geophysics,1997,62(6):1087-1096.
[2] Sandberg S K,Hohmann G W.Controlled-source audio-magnetotellurics in geothermal exploration[J].Geophysics,1982,47(1):100-116.
[3] 底青云,王妙月,石昆法,等.高分辨V6系統在礦山頂板涌水隱患中的應用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02,45(5):1-5.
[4] 王赟,楊德義,石昆法.CSAMT法基本理論及在工程中的應用[J].煤炭學報,2002,27(4):383-387.
[5] 于昌明.CSAMT方法在尋找隱伏金礦中的應用[J].地球物理學報,1998,41(1):133-138.
[6] 底青云,Martyn Unsworth,王妙月.復雜介質有限元2.5維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數值模擬[J].地球物理學報,2004,47(4):723-730.
[7] Unsworth J M,Bryan J T,Alan D C.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by a finite electric dipole source over a 2-D earth[J].Geophysics,1993,58(2):198-214.
[8] 王若,王妙月.可控音頻大地電磁數據反演方法[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3,18(2):197-202.
[9] 雷達,孟小紅,王書民,等.復雜地形條件下的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數據二維反演技術及應用效果[J].物探與化探,2004,28(4):323-326.
[10] 陳明生,嚴又生.二維水平電偶極變頻測深阻抗視電阻率的有限元正演計算[J].地球物理學報,1987,30(2):201-208.
[11] 胡建德,閻述,陳明生,等.線電流源聲頻大地電磁測深的二維正演計算及響應特點[J].現代地質,1997,11(2):203-207.
[12] 閻述,陳明生.電偶源頻率電磁測深三維地電模型有限元正演[J].煤田地質與勘探,2000,28(3):50-56.
[13] 陳明生,閻述.CSAMT勘探中場區、記錄規則、陰影及場源復印效應的解析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05,48(4):951-958.
[14] 湯井田,何繼善.可控音頻大地電磁法及其應用[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5.
[15] 樸化榮.電磁測深法原理[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