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2015-08-19)
組建國有資產投資運營公司是實現“管資本”的重要組織形式。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代表國家行使出資人的權益,可以控股、參股其他類型企業,也可以在國有企業中引入非公資本,從而形成混合所有制。而其本身可以不開展其他商業性經營活動,也不干預其控股或者參股企業的日常經營。在這種組織形式下,原來的“國資委—國有企業”的兩層結構將轉為“國資委—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混合所有制企業”的三層結構。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從“管資產”到“管資本”的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長期積累的各種矛盾,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的認識偏差,建立健全以“管資本”為核心的國有資本管理新體制尚需時日。
(《經濟日報》2015-08-18)
我國市場經濟監管中,長期存在著一些頑疾性的問題。一是事前審批嚴重影響創業。有關機構設了很多準入環節和標準來決定誰能進入,但是,許多問題并不能因事前準入端管理而避免,相反,還會延長創辦企業和投資項目的時間,加大難度。二是相當多常規性檢查流于形式。三是一旦轄區內一家企業出了問題,相關部門便開展運動式執法,所有的企業都要停產整頓。大量正常經營的企業,會因突來的一段時間的停止生產而造成巨大損失。無論是事前管理,還是年檢,以及運動式執法,以罰代管,甚至吃拿卡要,都給部門、機構和公務人員形成了尋租的空間。
(《上海證券報》2015-08-20)
多年的計劃經濟使得監管部門習慣于無所不包,對監管行為盲目樂觀,認為監管的動機是秉公的,在本質上是好的,而對市場持懷疑態度。實際情況是,監管部門作為國家的代表,面對尋租的誘惑,也有機會主義,不排除會利用自己權力中心的優勢地位,在規則執行過程中有意擴張監管權力,進而使監管失去可靠性。而且,監管部門,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只能了解和獲得某些特定的信息,對另一些信息則處于無知的狀態,同樣面對“理性無知”和“信息悖論”等問題。所以,政府監管部門的行動同樣存在不合理的可能。針對循序遞進的注冊制改革,任何人都不可能預先設計出一套完整方案,但必須在走完一步之后,有下一步的方案,注冊制改革就要堅持摸著石頭過河這個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探索中推進。
(《北京日報》2015-08-17)
我們圍繞資源配置效率推進城鎮化,有兩條出路。一條出路是在內涵上推動城鎮化,就是說,我們不僅僅要看常住人口的百分比,更要看戶籍人口的百分比。如果我們城鎮化按傳統的常住人口統計不再增長,但是能夠把現有已經在城市常住的農民工和家屬變成城鎮戶籍人口,我們就可以獲得人口紅利的延續和新的增長潛力。另外一條出路就是推動外延的城鎮化,走區域性的一體化發展道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可以形成資源和要素互補,不同的生產要素稟賦會賦予三地一些新的重新配置的機會。資源稟賦的差異越大,協調發展進行資源重新配置的機會也就越多,各地獲益也就越多。
(《經濟參考報》2015-08-28)
在過去幾十年中,中國金融發展理念歸納起來,就是全力滿足中國工業化早中期“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需要,促進中國經濟超常發展??陀^地說,這套體系和模式與中國工業化早中期階段的發展特征是相適應的。但是隨著市場化改革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的演變,金融發展理念陳舊老化和不適應性逐漸顯露。多年行政性干預的結果,是有關政府部門事實上已經成為市場主體之一。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既制訂規則又執行規則,在很多問題上都有強烈的自我利益導向。由于政府部門利益的固化,權力的調整和再配置十分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決策的科學性和金融改革的深化。所以,能否妥善應對挑戰,能否用科學的態度調整金融發展理念,能否以極大的決心和勇氣打破既有利益格局,是未來中國金融改革和發展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