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旭
“周所長,你可得為俺做主啊。隔壁老鄭阻斷了俺的出路,這往后的日子可咋過啊?”3月20日一大早,寶豐縣李莊鄉翟集村的王大媽來到李莊國土資源所激動地說。
所長周清潔沒敢怠慢,當即帶人趕赴現場。王大媽和老鄭都是翟集村村民,房屋坐北朝南,是東西鄰居,王大媽家在西,老鄭家在東,先前兩家一直和睦相處。兩家院墻之間有一條寬1米、長20米左右的過道,當地俗稱風道。前些時候,老鄭家半夜鬧賊,丟了一輛自行車和一只羊,老鄭認為是宅子右邊的風道惹的禍,小偷得手后,順著風道一路往北去了。
出于安全考慮,老鄭買來磚頭、沙子和水泥,決定壘起墻把風道堵嚴。誰料開工那天,王大媽不干了,說自家的一雙兒女都住在村后,平時走動和到房后挖菜都要經過這個風道,所以叫上兒子和女婿阻攔施工。剛剛被偷了東西本來就窩火的老鄭異常激動,罵罵咧咧不肯收工,并揚言王大媽一家再阻攔就要動武。
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周清潔語重心長地說:“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大家住鄰居,一定要相互包容謙讓才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不缺吃不缺穿的,為這點小事打得頭破血流值得嗎?”看雙方當事人都不吭聲了,周清潔緊接著說:“事情一定有解決的辦法,關鍵是都要替對方著想。老鄭家被盜,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這個風道是你們兩家共用的,要堵上至少跟人家打個招呼才是。王大媽也不能光想著自家出行便利,要替鄭家人著想。這么大年紀為這點小事生氣不值得,咋還把子女叫來助陣?我說個法子,大家看看行不行。你們在風道的北頭安一扇門,兩家各拿一把鑰匙,這樣不僅方便出行還安全。”
“好!”雙方幾乎異口同聲。之后兩家和好如初,開始商量安裝大門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