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李陽
尿素市場內憂外患 后市弱勢暫穩
□《中國農資》記者 李陽
進入12月份,尿素市場依然低迷,市場維持弱勢運行。近期,山西地區主流出廠報價在1300-1320元/噸,與上周相比回落10元/噸;山東地區尿素市場價格趨穩,主流出廠報價在1390-1400元/噸,但成交量依然沒有明顯好轉,尿素市場的跌價空間再度被業內關注。
面對整個化肥市場呈下跌的趨勢,惠多利農資有限公司采供部經理王根富向記者分析了原因。他說,化肥市場不景氣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產能過剩,市場供過于求,再加之復合肥工廠的開工率低,而尿素工廠的開工率保持在74%的高位,促使了尿素的需求量減少,尿素市場持續低迷。
同樣,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經理方飛也認為今年的化肥市場處于下降的狀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產能過剩。方飛告訴記者,要想尿素市場的價格能有所反彈還需工業復合肥廠采購的支撐,只有需求增加,才能拉動市場的價格上浮。
復合肥企業的原料采購和冬儲的啟動都沒有讓尿素市場如期得到緩解,之前被預測的價格觸底后的反彈也似乎沒有落實,下游市場的觀望氣氛繼續加重。
今年的淡儲似乎比往年來得晚一些,終其原因是不被關注了,用業內人的話來形容淡儲,就是“今年的淡儲淡得很”。方飛認為,經銷商淡儲積極性不高,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害怕一旦有市場波動,來年化肥價格下跌,搞淡儲虧本。近年來,由于化肥產能、產量大幅增加,企業在旺季時有大量的化肥要銷售,經銷商淡儲的化肥也要在旺季銷售,導致市場供大于求,甚至旺季的價格比淡儲的價格低,經銷商淡儲的化肥出現虧損。二是市場供應情況發生了變化。現在化肥貨源充裕,即使到用肥旺季也是隨時都有貨,不像過去,旺季時化肥貨源緊張,經銷商不容易拿到貨,必須提前備肥。
近期,IPL公司公布尿素投標最低到岸價254.44美元/噸,由Dreymoor公司供貨,送到印度東海岸,此價位折合中國離岸價244-245美元/噸,折算人民幣集港價1420元/噸。據了解,當前國內主流集港價恰好為1410-1420元/噸,由此可以看出,國內廠商尚能接受 245美元/噸的離岸價,因為貿易商更愿意借印度采購的機會消化港口庫存,緩解國內供過于求的現狀。不過,這樣的投標價顯然高于印度采購商的預期,恐怕會進行還盤,結果很可能是在打壓部分價格后少量采購一部分,成交量可能在50萬噸左右,高價貨可能被忽略。
“一旦跌破1300元/噸,跌至1200元/噸左右,那么三分之二的尿素生產企業都會停產。”方飛對后市的價格表示擔憂,他表示,當前國內尿素的主流出廠價為1410-1420元/噸,這個價格對企業來說還能盈利, 1300元/噸的市場價格這對生產企業來說已經是心理極限。雖然煤電原料價格的下降會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但在市場需求疲軟、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反過來也會制約著尿素市場價格的上行。
王根富也分析了尿素市場的后市。他認為,12月尿素市場的價格將呈現穩定態勢,市場需求較少,收款是目前大部分經銷商的主要工作。但由于受今年化肥產量較大的影響,再加之今年糧食價格低,農民沒有賺到錢,經銷商不敢進行大規模的備肥,對農民的用肥需求不看好。預計后市價格暫穩,經銷商持觀望狀態。
當談到2016年春季尿素市場價格是否會回暖問題時,方飛持否定的態度。“從目前價格來說大跌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會大漲,甚至到明年春季尿素市場的價格還有可能下跌。”方飛分析說,一直寄希望于出口尿素的增加可以拉動國內的尿素的需求,從而導致價格上揚。可是目前國外尿素市場不容樂觀,出口方面也是不盡如人意。再加之國內市場產能較大、供過于求,導致市場價格下行,再繼續跌100-200元/噸的情況也不會發生,可能會在50元/噸左右上下浮動。
另外,王根富還強調說,解決目前尿素市場產能過剩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希望國家能夠出臺相關政策,關停一些能耗大、排放不達標的化肥工廠,為了生態環保進行企業搬遷,部分產能退出,使氮肥產能過剩嚴重局面將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市場供需不平衡狀況將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