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太陽能電池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發射的衛星就已利用太陽能電池作為能量來源。到20世紀70年代,人們開始把太陽能電池應用于百姓生活。現在,小到手表、計算器,大到家庭光伏電站,都在使用太陽能電池。
急救毯
20世紀60年代,美國國家航空及太空總署開發了一種涂有金屬反射材料的塑料膜,能夠有效反射熱能。用它制造出的急救毯被廣泛應用于急救、戶外等領域。在馬拉松比賽結束后,經常能看到選手把它披在身上用來保暖。
記憶海綿
記憶海綿是具有慢回彈特性的一種材料。最早美國宇航局用它來減輕宇航員在升空加速時所承擔的巨大壓力。后來被用來制造醫療設備。
氣墊鞋
科學家為制造航天服的內膽,需要把一塊耐壓材料加熱軟化,放在模具中,然后再向模具里吹入高壓氣體,這就是“中空吹塑成型”技術。不久,人們發現這種技術能用來快速制造鞋幫,于是現在我們穿的運動鞋都是這樣制造出來的了。
防刮太陽鏡
這種可防輻射的特殊涂層最早是用來保護宇航員頭盔上的面罩。現在已被廣泛應用到眼鏡、相機鏡頭、賽車頭盔等產品上。
數碼相機
1969年美國“阿波羅”登月時,航天員在月球上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張數碼照片。后來日本的索尼公司于1981年發明了世界第一部不用膠片的電子照相機,這是當今數碼照相機的雛形。1989年,柯達公司推出第一部數碼相機。
脫水蔬菜
為讓宇航員在太空能吃到蔬菜,補充維生素,美國發明了將蔬菜冷凍、脫水的技術。現在,脫水蔬菜包已成了方便面的“鐵桿小伙伴”。
紙尿布
19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在要步入發射艙時突然想上廁所,只好回到地面順著太空服的管子向外排尿。同年,在飛船里等待發射的美國宇航員謝潑德也發生了這種“意外”,指揮官只好命令他尿在太空服里。20世紀80年代,華人科學家唐鑫源發明了能吸水1400毫升的紙尿布,才替宇航員們解決了這個大問題。現在,從剛出生的嬰兒到臥床不起的老人,都受益于這項“太空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