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史育軍
(1.焦作市技師學院,河南 焦作 454150;2.焦作萬方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焦作 454150)
20世紀50年代后期教育發展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從1958年IBM公司成功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教學系統到現在,計算機輔助教育(CAE)在全世界的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且發展迅速。在計算機技術的沖擊下,興起了一場深刻的教育改革運動,影響了全世界。電子計算機的應用開始走進了普通校園,幫助老師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進行高效率學習,既是這場新的教育改革的動力,也是現代化教育的一個里程碑,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為計算機輔助教育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美國開始從事計算機輔助教育的研究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今計算機輔助教育的發展經歷了半個多世紀,但進步卻非常迅速。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教育領域引入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進入了飛速發展時期,教育技術和教學手段取得了很大進步和質的飛躍。發展將近60余年,CAE已經獲得了普遍認可和贊揚,特別是在發達國家,計算機已經形成了它自己的理論、概念、方法和技術,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的交叉學科。
我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關注計算機輔助教育的發展。教育界人士相繼作了大量的消化、介紹和引進,為計算機輔助教育在我國的發展做了很大貢獻,從而縮小了我國與國外計算機輔助教育的差距。
美國飛速發展的高科技和計算機在各級大小院校的普及 , 為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開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在 1970年其初中校園擁有并使用計算機的占據了34.4%, 但很快就在1975年增漲到了58.2%。從1983年美國實施的一項全國性調查顯示: 在全國85 % 的高中和42 %的小學已經至少擁用一臺計算機。而到了1986年在公立學校每40名學生就擁有一臺計算機, 到了1989年這個比例一度達到15:1。與此同時計算機輔助教學嘗試開始在擁有計算機的各級各類學校中展開, 各級教師使用計算機的培訓也進行著,美國聯邦政府和各種社會性的教育服務組織也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和嘗試。
我國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
第一階段,硬件資源匱乏。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得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比較積極地購買計算機的通常也都是條件比較好的學校。其次,匹配教學的軟件也是缺乏的,從而造成很多設備閑置。這些設備只是象征性地擺在了學校,并沒有物盡其用。
第二階段,軟件問題困擾。受國家經費以及盜版軟件影響,形成了教學軟件質量差、數量少、實用性小等問題。有些教師甚至開始獨自開發軟件,從而占用了教學時間,而且效果也不理想。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有些時候教師開發一個小時的課件要花70~80個小時,而用這80倍的時間做好的課件往往不具備多大的推廣價值,只能在自己的課堂中使用。
第三階段,計算機輔助教學進入以各種工具平臺、資料庫為背景的狀態。老師們可以很容易地應用資源庫查找資料或著干脆去開發適合自己教學的軟件,只要知道用什么理論來組織課堂教學即可。國內外的眾多實驗表明:教師們首先得轉變傳統教學觀念,進而才能充分發揮新型教學手段帶來的技術優勢,否則計算機在教學中的作用將被很大程度上掩蓋。
采用計算機技術, 不僅可以提高現有模式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方便現在常用模式的實現,還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和技術方便這些模式的實現,緩解過去難以實現的教學模式對師資和設備的要求。它可以說是打破了時間、空間以及各種資源的限制, 不僅使那些難以實施的教學模型和教學方法得以實現, 還產生了很多新奇的教學方式:
(1)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教學。教育領域引入多媒體教學,老師們可以將語音、圖表、實物、遠程通信等通過多媒體技術,給學生營造一個活潑、生動的教學環境,從而開闊了師生們的視野,拓寬了知識面。
(2)遠程國際化的交互式教育環境。遠距離雙向交互教學方式在互聯網環境下可以很容易地對學生進行測試、分析,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們也可以利用網絡相互討論學習心得。作業、練習和問題可以通過互聯網傳送給老師或者一起學習的同學, 所有師生在不同的時間,因為同一內容而相互聯系著。這種交互式學習,為學生們創造了集體學習的環境,還可以促進其主動學習的欲望。
(3)各種各樣的教學工具。計算機技術提供了與常規教學不同的知識傳播方法, 如:利用程序模擬物理學中的碰撞問題,模擬數學中的函數變換,還 可以建立習題的模板, 生成不同的練習等等工具。
網絡化是世界計算機發展的主要潮流,計算機用戶通過網絡的相互連接將更方便的共享各種信息資源, 大大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CAI也是如此, 教室、實驗室、學校、國家最終將形成一個巨大的計算機網絡, 師生之間可以在家完成教學、交流和討論,教學效率大幅提高。CAI的另一主要發展趨勢是多媒體。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地創新與發展,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會很快普及, 學生們可以走進書本中去,仿佛身臨其境: 地理課可以親身感受世界風土人情, 實驗課將真實再現遺傳變異、原子裂變,歷史課將走入時光隧道,總而言之,傳統教學中感性與理性知識的隔裂, 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脫節將隨著多媒體技術在CAI中的推廣運用而一去不復返。
將計算機引入教育領域, 可以說是教育史上一次偉大的進步和質的飛躍,它直接促進了傳統教育的變革,推動了現代化教育的發展,在這些年的實際運用中展現了其強大的功能和優越性。顯然計算機在未來將會成為教育領域不可或缺的一員, 計算機輔助教學將會是主要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我們的教育事業發展會因為計算機和CAI技術而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1]金濤.計算機輔助教學發展歷史和趨勢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