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軍
關鍵詞:廢棄;軟排;利用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6-0071-02
當前,軟排廣泛地運用在體育教學中,深受學生喜歡,但軟排本身有一個缺點,就是使用后容易破損或掉皮,如何讓廢舊軟排“梅開二度”,再次服務于體育教學,這是我們一線老師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下面筆者根據在教學中對廢棄軟排的再利用,談一些具體實例的做法。
一、在技能教學中的運用
1.紙包排球
方法:將廢棄軟排用廢報紙包起來(有窟窿的地方用廢報紙塞滿)后,再用寬膠布將整個用廢報紙包好的球體層層粘住,使其成紙球。
【案例】在排球正面雙手自墊球教學中,發現學生在墊球時完全用手臂墊球下肢不伸腿蹬地,上下肢不能協調配合用力,完全靠球的彈性和手臂的略微上抬將球墊起,致使控球不穩,不能連續墊球。而廢軟排改成的紙球相比之下彈性要不足,若不按正確的動作練習,完全靠手臂墊球很難,教學中可先讓學生用紙球練習改進學生的易犯錯誤,待學生正確動作形成“動力定型”后再用軟排教學。
2.繩吊球
方法:將廢棄的軟排用損壞的羽毛球拍柄(拍柄的前端抵住包裝繩)從中間戳穿,取出拍柄,使包裝繩從球體中間穿過,將包裝繩扎緊,包裝繩一頭留出1米長左右。
【案例】在足球腳背顛球教學中,學生常因腳踝、小腿、腳背過于緊張或太過于放松不能連續進行顛球,導致顛一兩個就失敗,在經過多次失敗后就失去學習的信心,不愿練習。在教學時將廢棄軟排懸掛起來作為輔助練習,一人手臂伸直抓緊繩頭將球懸掛于體側,一人做顛球動作練習,體驗連續顛球成功的感覺;練習過程中抓繩頭者適時松開手,讓練習者嘗試球在不懸掛的情況下連續顛球。既能讓學生體會正確的動作概念,也能培養學生共同合作、相互幫助精神,同時也能讓學生相互對照動作改進不足。
3.扣固定球
方法:將穿了包裝繩的廢棄軟排固定高度懸掛進行扣球練習。
【案例】排球正面屈體扣球技術,學生在初時,將球拋起后,由于助跑過早或過晚,總是扣球不成功,在教學之前教師可先讓學生做扣懸掛固定球游戲作為輔助練習。
4.軟式足球
方法:將廢棄軟排直接用寬膠布層層粘住至一定厚度即可。
【案例】足球被稱為“世界第一運動”,然而在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尤其是女生)總是害怕足球球體太硬,將自己砸傷,練習時產生畏懼心理,而不敢參與踢球活動。此情況下,教師可將廢棄軟排作為軟式足球來進行教學與開展比賽活動,使學生體驗足球運動的魅力,消除恐懼心理,通過開展軟式足球活動來增強學生體質。
二、在體育游戲中的運用
1.軟式鏈球
鏈球運動在中小學沒開展過,為讓學生感受這項運動的文化與魅力以及發展學生投擲能力,可將穿了繩的廢棄軟排做成“鏈球”,在投擲時雙手抓緊繩頭,模仿鏈球投擲動作進行,以組為單位輪流練習看誰投得遠。因軟排的球體是海綿,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2.流星錘
將廢棄的軟排從中間用橡皮筋穿過并扎緊,橡皮筋留出的一頭打一結使手能穿過去纏在手腕上。學生兩人一球,一人發射“流星錘 ”,一人進行躲閃,以免被“流星錘”擊中。也可多人一起練習,即將學生分成5~6人一組,圍成圈站立,一人站在圓圈中心,手持“流星錘”可無預告地向圍圈同學發射“流星錘”,輪流交換練習。此游戲可發展學生的反應、躲閃能力和靈敏性,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安全性,能較好地愉悅身心。
3. 爭奪繡球
將廢棄軟排用布塊包裹成“繡球”,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爭奪“繡球”游戲,每組派接“繡球”的終結者到對方規定區域,并只能在規定的范圍內活動,每隊的終結接球者先接到“繡球”為該隊獲勝。其余隊員通過用原地或跑3~5步就用拋、擲等傳球方式(不許用腳踢),將“繡球”傳給本方隊員,直到球到終結接球者手中。而對方則通過用干擾傳球、搶斷球進行阻止獲得球權,進行反攻。也可全班男女生混合分成兩隊,利用足球場進行游戲。此游戲可發展學生的反應能力和團結合作的品質。
4.打移動靶
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一組作為“移動靶”,一組作為打靶者,教師在籃球場或足球場上規定好雙方活動區域,打靶者用廢軟排做“武器”進行打靶。“靶”在規定區域內進行躲閃,“靶”被擊中后迅速離開,擊中“靶”多者為勝方,規定時間內輪換練習。此游戲可較好發展投擲準確、躲閃靈敏等能力。廢棄軟排做投擲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消除學生游戲時的害怕心理,使學生有參與活動的信心。
(安徽省當涂縣大隴中學 2431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