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良好政治生態

南充全景。圖/袁蓉蓀
常聽人說起一個似是而非的歪理,叫“被動腐敗”。持此論者認為,那些落馬的官員本身并不想貪腐,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家都收禮送禮,到你這兒被說“不”,顯得不近人情、自命清高,不僅不利于開展工作,還會影響自己發展。這樣的說法,把貪腐者的墮落完全歸咎于外因,自然有失偏頗。但所折射的“政治生態”問題,的確不可小覷。
“風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為善;風俗一敗,中人以上,皆自棄而為惡。”政治生態是一個地方政治生活現狀以及政治發展環境的集中反映,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體現,核心是領導干部的黨性問題、覺悟問題、作風問題。
良好的政治生態,可以內聚人心、外樹形象;可以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可以集中精力、形成合力。壞的政治生態,蒙蔽心智,難分是非,上行下效,最終使整個干部隊伍都沉浸在歪風邪氣之中。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這有著極強的針對性。
大家知道,一段時間我省干部隊伍暴露出不少問題,究其根本就是政治生態出現了“污染”。對此,省委有著深刻的認識,省委書記王東明的話擲地有聲:四川必須打一場懲貪治腐、正風肅紀、刷新吏治的攻堅戰和持久戰,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徹底肅清周永康長期插手四川事務造成的惡劣影響,推動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
這是一場攻堅戰——踐行八項規定,自上而下塑造全新政風;教育實踐活動,密切黨群干群血肉聯系;思想政治建設,筑牢思想的防線;制度反腐“打虎拍蠅”,剜除破壞政治生態的毒瘤;滌蕩“四風”,正風肅紀,清掃影響政治生態的痼疾……
這是一場持久戰——從思想到行動、從理想到修養、從個人到團隊……每一位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行動起來,就是要堅決把一定時期遭到破壞的從政環境徹底扭轉過來,力爭在較短時間取得突破性進展,進一步形成風清氣正、崇廉尚實、干事創業、遵紀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態,為推進“四個全面”、實現“兩個跨越”提供堅強思想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目前的政治生態盡管得到了凈化和改造,但還非常脆弱。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高壓態勢“逼”出來的。正如習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所說:主要是在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還沒有取得壓倒性勝利,腐敗活動減少了但并沒有絕跡,反腐敗體制機制建立了但還不夠完善,思想教育加強了但思想防線還沒有筑牢,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重構政治生態的工作艱巨繁重。
重塑良好政治生態,四川正在路上。我們相信,有黨員干部齊心協力,有人民群眾鼎力支持,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攻堅戰、持久戰;一定能建設起風清氣正、崇廉尚實、干事創業、遵紀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