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王聯臻 ●本報記者 范凌志 曲翔宇 李劍 郭媛丹 ●魏輝

“臺灣復興航空發生墜機意外!”昨日中午時分從臺北傳出的這一消息迅速揪起海峽兩岸無數人的心。復興航空一架從臺北松山機場飛往金門的ATR72型客機起飛不到5分鐘以近乎側翻的角度墜落,飛機左翼擦撞到高速路大橋,隨后墜入附近的基隆河,斷成數截。機上共搭載58人,其中包括31名大陸乘客。截至《環球時報》記者昨晚發稿,事故共造成26人死亡、15人受傷,另有17人下落未明。目睹飛機墜落過程的民眾驚呼場面異常驚險,宛若電影情節令人難以置信。聚焦臺北方面緊張救援的同時,輿論不禁感嘆:怎么又是復興?就在6個多月前,該公司一架同類型飛機在澎湖墜毀,造成48人死亡。臺灣“糟糕的航空安全記錄”又畫上一筆,而最近12個月以來,亞洲5起嚴重空難的慘痛悲劇則凸顯進一步提高航空安全的迫切。
“驚悚場面令人難以置信”
4日上午11時許,臺灣“民航局”對外發布,復興航空公司由臺北松山飛往金門的GE235班機于10時52分起飛后很快失聯,該局正加緊了解情況。隨后,臺灣媒體開始紛紛報道飛機墜河的消息。
據“中時電子報”等媒體援引目擊者的話說,飛機起飛后越飛越低,疑似動力不足飛不上去就往下掉。大概只有5到10秒時間,飛機從水平變成接近90度側傾,接著飛機左翼擦撞到新北市汐止和臺北市南港交界的經貿二路高架橋,直接墜入橋下的基隆河,機身斷裂。機身碎片部分散落在高架橋上,水花濺上路面。飛機擦撞時,正在高架橋上行駛的一輛出租車也遭波及受損。事故發生后,數名乘客在浮在水面上的飛機殘骸上待援,救援人員派出橡皮艇接近機身,用接力的方式救出民眾,也有部分乘客自行游上岸。
正好有過往司機通過行車記錄儀拍下了這一驚險過程。從4日中午開始,臺灣所有電視新聞的畫面上,都出現一段飛機以側垂直姿勢擦撞大橋、而后翻滾墜河的驚悚畫面。“中時電子報”稱,飛機側飛90度的畫面,曾出現在好萊塢電影《末日預言》中,如此驚悚的畫面,竟出現在現實生活中,讓不少人感嘆難以置信。“中央社”稱,一名在附近金融機構上班的人描述了目擊瞬間,她接受采訪時表示,她的辦公室位于二十多層,當時正與同事站在窗邊討論事情,看到一架飛機越飛越低,正疑問為何飛得這么低時,就聽到“嘭”的一聲,看到飛機墜落基隆河。目睹這一刻,她當下尖叫,驚嚇不已,辦公室里其他同事也都聽到“嘭”的聲響。
事發后,臺“交通部”宣布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展開救援行動。“中央社”稱,臺灣軍警、消防等部門共近千人投入救援,特種部隊也下潛基隆河搶救困在斷落機艙內的乘客。臺北市消防局代理局長吳俊鴻表示,機上共有58人,其中包括53名乘客和5名機組人員。救出的人被迅速送往醫院,但多人已無生命跡象。臺灣觀光部門證實,復興航空墜河班機上共有31名大陸乘客,來自廈門航空國際旅行社和廈門旅游集團國際旅行社兩個旅行團以及4名自由行乘客。他們原定經金門“小三通”返回廈門。臺灣《聯合報》稱,其中一個旅行團原本是要搭乘復興下午班機,結果提前返鄉卻遇到客機墜河意外。
《環球時報》記者4日下午趕到現場看到,事發地周圍已拉起警戒線,大批救援人員正在吊車等機械設備的幫助下展開搜救,一些媒體記者在警戒線外采訪拍攝。飛機的機身殘骸至少斷成兩截,只有機艙和機翼的一小部分露出水面,救援人員正通過機艙露出水面的部分尋找生還者,抬出遇難者遺體。基隆河河面上布滿紅色小艇,有消息稱,部分乘客可能向基隆河下游漂流。但有些搜救船只向基隆河下游搜索了三四公里也沒搜索到幸存人員。入夜之后,救援人員用照明燈將失事水面照得很亮,仍在繼續搜救。晚間,在工兵浮橋架設完成后,大型設備進駐將機身和機尾吊掛上岸。
截至4日晚12時本報發稿,臺灣方面的消息稱,確定事故造成26人死亡,15人受傷,17人仍未找到。其中已知大陸游客有3人受傷,6人死亡。被找到的乘客遺體多在飛機頭部。另外受波及出租車上的2人也受傷。臺北空難搜救專家饒自強對媒體表示,這種機身墜落河水中的“黃金救援時間”是最初落水的90秒鐘,之后河水就會滲入機艙,困在里面的人員很可能因為撞機時的傷害而昏迷,進而被河水淹沒窒息。所以這起空難死亡人數可能會更多。
客機疑似引擎熄火
臺灣“民航局長”林志明在飛機失事后介紹,失事的ATR72客機去年4月才投入運營,今年1月剛進行過大修。一架新飛機為何發生如此意外?分析人士試圖從更多曝光的細節中尋找答案。
“中央社”報道稱,臺“交通部民航局”估算,失事點距離跑道頭只有約5公里,幾乎是一起飛就失聯。“民航局”表示,失事飛機從松山機場起飛后,大約2分鐘就呼救,駕駛員發出3次“Mayday”(求救)的呼救信號。塔臺要該機立即折返,隨即失聯。臺灣《聯合報》稱,從事發畫面判斷可發現,飛機起落架已經收起,但左側螺旋槳轉速不足,疑似已經因為熄火而采取順槳。
臺灣資深飛行專家施孝瑋表示,這次空難很可能是機件故障,從客機起飛后的飛行軌跡來看,駕駛員很可能在發現客機故障后有意全力搶救飛機,雖然沒有獲得成功,但是能墜落在河中而不是沖撞機場四周人口稠密的商業區,使得人員傷害減低到最小程度,已經是難能可貴。復興航空另一名飛機駕駛員張華維也認為,這次空難的失事原因很可能就是引擎故障。《航空知識》雜志副主編王亞男4日向《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說,盡管空難調查工作尚未展開,但從公開的新聞報道來看,失事飛機以嚴重左傾的大角度墜落,左發動機似乎動力不足,鑒于飛機機齡只有一年多,問題可能出在維修保障環節。
臺灣媒體普遍將這次事故與2009年美國全美航空公司一次意外聯系起來。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在爬升過程中遭飛鳥撞擊,導致兩臺引擎同時熄火,其后機組人員緊急在附近的哈德遜河河面迫降,僅5人受傷,無人死亡,此事被譽為“哈得遜奇跡”。有分析人士表示,臺灣這次事故與美國迫降水面的情形類似,但不幸的是這次復興失事班機死傷慘重。
4日下午,復興航空執行長陳欣德率公司高層召開記者會,集體鞠躬40秒,“致上十二萬分歉意”。陳欣德表示,已經開通服務家屬專線提供協助。“中央社”稱,臺“總統府”發言人馬瑋國表示,馬英九非常關心復興航空事故,除持續掌握最新狀況,并指示“行政院”要求相關單位全力搜救、全面提供援助。臺灣陸委會表示,對這次失事事件表達遺憾和哀悼。對于大陸乘客傷亡情況,由于目前還在搜救中,陸委會將持續了解。
事故發生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迅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盡快準確掌握相關情況,積極協助開展傷員救治,做好家屬安撫、善后處理等工作。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要求有關方面與臺灣加強溝通聯系,盡快核實機上乘客傷亡情況,根據需要提供必要幫助。同時,做好大陸乘客家屬信息通報、安撫和善后等工作。中央臺辦已啟動應急機制,協調中國民航局、國家旅游局和福建省、廈門市緊急處置,聯系臺灣有關方面了解事故情況,并派工作組到臺抓緊開展相關工作。
臺航空安全記錄遭審視
“又是復興航空。”面對這場災難,不少人發出這樣的感慨。因為就在去年的7月23日,復興航空一架ATR72-500型飛機從高雄飛往澎湖馬公機場時,疑因惡劣天氣降落不順,重飛失敗,墜落后起火燃燒,造成機上人員48人死亡,10人重傷。臺灣東森新聞臺4日稱,在這起事故之前,復興航空ATR72型飛機共發生4起墜毀事故,20年來造成55人死亡。報道稱,ATR72型飛機為法國與意大利合資的飛機制造商打造,從1994年開始,有記錄的ATR72型墜毀事故超過10起,臺灣占了4起。
島內一名資深媒體人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臺灣本島地形復雜,多山且風向不穩定,不利于飛機飛行,而且小飛機的安全性不如大型客機。但臺灣本島跟外島聯絡的船次不夠,選擇很有限,所以小型飛機比較實用。
1月31日下午,《環球時報》記者曾搭乘復興航空公司的同型號客機從高雄飛往金門。登機前,機場工作人員表示,由于乘客比以往多、行李也多,希望體重較大的乘客坐在機尾以保持飛機平衡。記者因此坐在了緊靠機尾艙門的座位上。起飛初期,不知是因機體較小還是遇到強烈氣流,飛機上下劇烈顛簸,甚至要抓住前面的椅背才能穩定身體。此后的飛行還算平穩,但與記者同行的乘客說,當時還是比較緊張的。
“亞洲航空業流年不利,一年5起空難”,“中央社”4日援引路透社的報道說,亞洲航空業過去12個月來意外頻發,亞航去年12月28日一架飛往新加坡的客機,從印尼泗水起飛后失事,機上162人全數喪生。同樣在去年,馬來西亞航空一架客機離奇失蹤,另一架客機在烏克蘭上空被擊落。復興航空從去年以來已發生兩次嚴重事故。路透社還稱,臺灣航空安全記錄糟糕,2002年,一架中華航空波音747客機由臺北飛往香港時發生解體墜毀事故,225人罹難。1998年,一架中華航空的A300客機在臺北機場降落時撞入附近建筑,機上196人喪生。
對于“航空安全記錄糟糕”,臺灣“交通部民航局”新聞聯絡人傅希堯4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說:“這個我們不便評論,原因很復雜,只能說禍不單行吧。”王亞男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地理環境不利是臺灣空難頻率相對較高的客觀原因,另外臺灣一些航空公司的運營管理也有待完善之處。亞洲地區接連發生多起嚴重空難,沒有證據表明這些事故之間有關聯,但其中還是有值得亞洲航空界總結、反思的地方。▲
環球時報201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