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平
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人喜歡把手指掰得“咔咔”響,這種做法是否會損傷關節呢?如果用力過猛,或長期反復掰動手指關節,確實會對關節韌帶、關節軟骨和關節囊產生一定損傷。
在關節處,關節囊與關節面構成一個封閉的腔體,腔體內存有少量液體——關節滑液,它能起到潤滑、緩沖的作用。掰手指關節之所以會令關節作響,是由于關節間的空間加大,導致氣體溶解在關節滑液中并產生微小的氣泡,這些微小氣泡逐步合并成大氣泡,在更多體液流向并填補被加大的關節空間時產生破裂發出響聲。當關節受到擠壓發出響聲后,將在15 分鐘內無法再次作響。這期間,關節間隔將恢復正常,更多氣體溶解在關節滑液中,為下次作響做準備。
如果用力過猛,掰指關節的動作確實有可能造成關節周圍韌帶的急性損傷,也可能導致肌腱錯位。而這種持續性損傷會導致繼發性關節炎的發生,表現為關節疼痛。此外,經常反復做這個動作,會對指關節韌帶、關節囊形成牽拉刺激。長期如此,手指關節會變大甚至變形,還容易導致關節囊及關節滑膜肥厚。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