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瀾
2009年5月的一天,22歲的楊芳正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所深山中學里上課,突然接到母親從湖南打來的電話:“快回來吧!你伯伯在長沙給你找了份好工作!”楊芳答應媽媽盡快辦理辭職手續回家鄉。
幾天后,她卻變卦了?!皨專钌嚼锏倪@些孩子比您更需要我,所以我不回去了?!蹦赣H在電話那頭靜默了一會兒,繼而帶著哭腔勸她:“你傻啊,省城的生活要比你在窮山溝里當支教好上多少倍,再說,我和你爸也想離你近些啊!”可無論父母怎么苦勸,楊芳都要留在這所偏遠的山區學校支教。
一名成績優異的女大學生,為何畢業后寧愿放棄都市生活,選擇支教呢?這還得從楊芳的人生經歷說起——1987年,楊芳出生在湖南邵陽洞口縣,她性格樂觀開朗,從小到大一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高考結束,楊芳填報了湖北民族學院的音樂專業。她以為學校在武漢,那座美麗的江城是她向往已久的地方。收到錄取通知書時,她傻眼了,學校竟然在偏遠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剛進大學時,楊芳懊惱極了,但隨著時間推移,她喜歡上了這里。她很喜歡大山里那些淳樸的孩子。大四的時候,楊芳的課程不多,就經常到周邊的小學當志愿者,教孩子們唱歌跳舞,還要客串英語老師。孩子們破舊的書包,純真的笑臉,對知識渴求的目光……給楊芳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2008年,楊芳大學即將畢業。此時,因山區中小學師資匱乏,學校向同學們發出了“支教倡議書”。為了可愛的孩子們,她決定留下來支教。
同年9月,21歲的楊芳成為恩施龍鳳鎮龍馬中學的一名支教老師。
2009年4月,伯伯打來電話,說在長沙市一所機關幼兒園為她找到一個在編教師的崗位,工資是她支教補助的5倍。當楊芳去辭職時,一些前來送行的家長很惋惜地說:“以后孩子們又上不成音樂課了。”學生們也眼巴巴地看著她。楊芳知道,一旦自己走了,這些孩子們很可能就再與音樂無緣了!于是,楊芳心一橫,不走了!
楊芳的學生大都是留守孩子。14歲的鄧佳成績優異卻經歷不幸,她父親賭博敗光了家,母親改嫁,后來父親去廣州打工未歸,把她扔給了奶奶。得知情況后,楊芳決定每月拿出500元,幫助這個苦難家庭。
一天,楊芳去看望鄧佳。一個小伙子帶著兩腳黃泥也來了,手里還拎著幾包中草藥。鄧佳一見他,就親熱地喊叔叔。小伙子名叫彭偉,在恩施一家工廠做技術員。他與鄧佳一家非親非故,只是同情她的遭遇,才時不時地送錢送物。
此后,楊芳和彭偉一起合作,將貧困學生的情況發到了支教網站上,為當地孩子募集衣物、文具和圖書。這兩顆善良的心也在攜手做公益的過程中越貼越近。
2010年底,兩人舉行了婚禮。楊芳的父母沒想到女兒不但進山支教,還嫁給了當地人,他們氣得連婚禮都沒參加。楊芳的心被刺痛,但她下定決心要一輩子留在恩施山溝里教學。
2011年9月,楊芳順利產子,誰知孩子剛滿月便持續高燒,吞不進奶水,經常住院。沒過多久,才73天大的寶貝就夭折了。
兒子的突然離世讓楊芳痛不欲生,產假未滿,她就懷著一顆泣血的心返校。只有和孩子們在一起,她才能暫時忘掉痛苦。
一年后,楊芳心里的陰霾被再次懷孕的喜悅沖淡了。2013年3月27日,楊芳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她給兩個兒子分別取名子健、子晨。然而,這對雙胞胎的體質跟他們的小哥哥一樣弱。
老大子健最先發病,去重慶一家大醫院診斷后,結果讓楊芳夫婦驚呆了,孩子患上了一種名叫“聯合免疫缺陷”的病癥。
2013年10月的一天清晨,子健躺在楊芳的懷里安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兩個月后,幼子也因感冒引發肺部感染。楊芳想去更好的醫院治療,于是全家來到上海。
2014年2月19日凌晨,子晨因肺部感染加重,搶救無效離開人世。他的眼角膜和有用器官,全部移植給了急需的孩子,讓他們重獲新生。
此時,一直陪伴著楊芳的母親開始勸她和丈夫回湖南長沙定居:“離開那塊傷心地,換個環境吧,住在大城市,起碼醫療條件好,交通便利……”楊芳搖了搖頭,說:“媽媽,我沒事的,就算我命中注定一生沒有孩子,在那座深山校園里,我還有懂事的學生,他們就是我的兒女?!?
楊芳回到支教的龍馬中學時天色微亮,正值陽春三月,樹木泛綠,迎春花綻放,教室里傳出孩子們的瑯瑯書聲。
“人生就是找尋愛的過程,我在家人和這些孩子們身上,找到了世間至真至純的愛,還有什么理由不堅強呢?”楊芳說,她會一輩子扎根在這片深山,和深山里的“兒女”一起好好活著,并追逐光明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