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萬 鑫
黨員干部奮戰在抗震救災一線
文 / 萬 鑫

金口河區黨員志愿服務隊積極搶救受災群眾財物
1月14日13時21分,樂山市金口河區突發5.0級地震,人民財產和經濟社會遭受重大損失。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金口河區190個基層黨組織和2600余名黨員干部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盡最大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地動山搖之時愈顯基礎之牢。
地震發生后,吉星鄉黨委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成立以鄉黨委書記為組長的抗震救災領導小組。震后20分鐘,鄉黨委便組織黨員干部和民兵迅速奔赴震中聯合村涼河壩,全面開展受災群眾的轉移安置和搜救工作。道路由于塌方等原因基本中斷,黨員干部和民兵在鄉黨委書記萬永方的帶領下徒步登上聯合村,第一時間趕到震中。黨員干部首先緊急轉移受災群眾,把防止次生災害作為重中之重,通過對每一處危房的排查,對每一位滯留在危房中的群眾進行勸說,當天下午5點前,8戶32名受災群眾得到全面轉移和妥善安置。黨委書記萬永方態度堅決地說:“寧愿我們自己多吃點苦,多受點累,多吃點虧,也要讓群眾少吃苦、少受難、少遭罪。”
道路的暢通是抗震救災的最大保障,震后省道306線多處塌方,坍塌土石方量約9000立方米,嚴重阻礙了救援車輛的進入。區公路局黨支部迅速集結30余名黨員志愿者,帶著裝載機1臺、搶險車3輛、裝卸車10輛,奔赴省道306線開展道路搶通工作。經過3個小時的緊急施工,3200立方米坍塌土石被清理干凈,道路恢復暢通,搶險保通初戰告捷。
災難是一塊檢驗干部的試金石。在抗震救災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金口河區黨員干部率先垂范,無不踐行著黨員干部“一切為了人民”的宗旨。
金口河區迅速建立了一支志愿服務力量,分類成立醫療救護、突擊搶險、治安聯防、宣傳引導等黨員志愿服務隊,組織帶領群眾搶險救人、轉移物資,設立黨員咨詢點,開展災情全覆蓋排查,積極幫助群眾開展生產生活自救。
在得知震中為吉星鄉聯合村后,金河鎮機關黨員干部前往震中給予支援。在得知通往震中的老樂西路(金河鎮五星村段)垮塌嚴重后,黨員干部們迅速調整方案,就地開展道路搶修工作。由于道路垮塌處斷斷續續,大型設備根本無法上山,黨員干部們索性用雙手一點一點地清理道路上垮塌的土石。部分黨員干部手被磨破,也沒有一句怨言。
吉星鄉民政村“第一書記”夏擁召在震后第一時間,從樂山市區趕到民政村,和村組干部一起全面開展災情排查。他要求村組干部做到一戶一表真實全面統計受災情況,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還要求各村民小組落實專人每天逐戶查看災情,對老弱病殘群眾進行監護。
地震發生后,秉承“必須飄揚抗震救災的旗幟,必須爭做抗震救災的行動標桿,必須爭當災區群眾的貼心人”的誓言,金口河區黨員干部挺身而出,在這場特殊的戰場上,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一份踐行群眾路線的合格答卷。
本欄責任編輯: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