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羅 賓
為黨外干部搭建成長平臺
文 / 羅 賓

宣漢縣委組工干部調研黨外干部作用發揮情況
黨外干部是我黨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宣漢縣大力推進新形勢下黨外干部隊伍建設,創新探索“四三”工作法,從資源、教育、平臺、機制四個維度著力培養黨外干部隊伍,取得較好成效。
近兩年,宣漢縣通過“三個一”工程共教育培養黨外干部200余人次,即每兩年選派一批黨外干部到省、市部門上掛鍛煉;每年選派一批黨外干部到發達地區交流學習;每年下派一批黨外干部到一線歷練。我們著力整合黨委、部門和各方資源,為黨外干部成長創造良好環境。縣委出臺文件,使黨外干部隊伍建設有遠期規劃、有措施辦法、有制度保障,并在班子配備、人員調配上予以傾斜。同時,采取組織、統戰部門與黨外干部所在單位經常聯系、經常溝通、經常走訪“三常模式”,加強對黨外干部生活上關心、工作上關注、政策上關照,為黨外干部提速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此前,宣漢開展了憂患教育主題活動,引領黨外干部增強危機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活動的開展有效解決黨外干部投機、攀比、浮躁、功利四種不良心態,使其自覺祛除虛偽化,打破潛規則,倡樹新風尚,集聚正能量。針對黨外干部的培訓,我們通過同心教育、感恩教育、憂患教育,培養塑造其理想信念。近年來,我們深入開展各項主題活動,教育引導黨外干部繼承和弘揚先輩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政治風范,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集聚和傳遞統一戰線正能量。舉辦“學林森賽奔跑·感恩教育”主題報告會、感恩教育演講賽等活動,很多黨外干部以直接聯系服務群眾等實際行動,向基層困難群眾伸出援助之手。
我們堅持干部教育培訓資源向黨外干部傾斜,按年度列支專項經費、開辦專題班次,持續提升黨外干部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充分運用人大、政協參政議事平臺,組織黨外干部圍繞改革發展穩定開展深入調研,為縣委科學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同時,組建“黨外干部服務非公有制經濟聯絡組”和“黨外科技專家服務團”,協調解決非公企業的實際問題13個,深入田間地頭解決農民在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宣漢為黨外干部搭建的教育培訓平臺、參政議事平臺和聯系服務平臺,不僅讓黨外干部通過實戰快速成長,而且也贏得了群眾的好評。
宣漢縣建立了對黨外干部的統籌培養機制、定向選拔機制、激勵保障機制,從選用管三個方面暢通黨外干部成長渠道。按照一個崗位3名左右后備干部的比例進行定向儲備培養,統籌建立黨外后備干部人才庫,實行動態管理,保障各領域各層次黨外干部總量適度增長,有影響力的黨外干部比例穩步提高。探索競爭性定向選拔黨外干部工作機制,通過科學設崗、公開報名、結構化面試、會議票決,擇優比選了縣檢察院副檢察長、縣司法局副局長、縣供銷社副主任等職位人選。根據分類量化排名結果,先后重用13人、推薦表彰21人。將黨外干部教育、培訓、考察等經費列入財政專項預算,按進度及時撥付到位。
(作者系中共宣漢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本欄責任編輯:王佳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