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霞++沈伯坤 王義軍
摘要:簡述了目前養殖場存在的消毒誤區,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養殖場;消毒;對策
中圖分類號:S851.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11-0052-01
目前農村養殖場戶消毒意識很強,但是,真正做到科學消毒的并不是很多,許多養殖場戶對養殖場消毒仍然存在著一些誤區,筆者現將其總結出來和大家交流。
1 無疫情時隨意消毒或不消毒
有些養殖戶只關心表面成本,不計算實際成本,在平時根本不消毒,即使疫情發生時消毒也是時有時無,根本沒有認識到消毒是凈化環境,切斷傳染源的一個非常最重要而且是行之有效的辦法。要改變過去“用藥物來控制疾病”的錯誤觀念,逐漸變為“用消毒、免疫來控制疾病,用藥物來治療疾病”。在養殖過程中,盡管沒有發生疫情,也應該消毒。如果不及時用消毒來凈化環境,環境中的病原體就會越積越多,達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引發疫病流行。在注重消毒的同時還要注意消毒次數和消毒強度,一般應根據畜禽日齡的大小和疫情流行情況確定。用藥劑量按使用說明書隨畜禽日齡的增加而酌情增加即可。只有定期進行預防性消毒,才能有效減少和控制飼養環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數量,才能有效的保護健康畜群。
2 搞好消毒就能消滅傳染病
消毒是疫病防治的關鍵措施之一,但不是惟一措施。在實際工作中許多消毒工作存在消毒盲區,即使再嚴密的消毒措施也很難徹底消滅病原微生物,切斷傳播途徑。因此,除了進行嚴密的消毒外,要加強平時的免疫和藥物預防工作。結合當地疫病流行情況、疫苗的免疫特性和抗體監測情況,科學制定免疫程序。免疫時,要選用正規廠家的合格疫苗,嚴格按疫苗標簽說明的劑量和方法操作,不使用過期或保存不當的疫苗。如果在飼養期間本群或相鄰群發生傳染病,應進行緊急接種疫苗,以迅速控制疫病的流行,同時,要做好藥物預防。藥物預防是防治寄生蟲病和細菌性疾病的有效措施,關鍵要掌握好用藥程序、藥物選擇和使用方法。根據藥物的特性和臨床實際需要,選擇不同類型的藥物,防止畜禽產生耐藥性。
3 消毒藥隨便使用
消毒效果的好壞與使用的消毒劑有直接關系,許多消毒劑都有不同程度的消毒缺陷,要么不穩定,消毒作用時間短,要么殺菌能力強,但對病毒無效。如廣泛使用的季銨鹽類用于皮膚、黏膜、手術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而不能用于環境消毒。原則上要選擇殺菌性能好、作用迅速、效果確切、殺菌譜廣;性質穩定,腐蝕性較小,易溶于水;使用方便和價格便宜的消毒藥。同時根據疫病流行特點、畜禽品種和日齡等,有針對性的選用。消毒藥的選擇既要考慮對病原微生物的殺滅效果,又要考慮對人畜的安全,如氫氧化鈉溶液,對芽孢、細菌、病毒、真菌等都有很好的殺滅作用,但對人和畜禽有很強的腐蝕作用的藥物,只有在空欄時才能使用。噴霧用消毒藥物應選用殺菌力強、刺激性小的藥物。生石灰要配制成20%的石灰乳消毒,主要用于墻壁和環境消毒。經常更換消毒液的品種。
4 消毒液濃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消毒液濃度是決定消毒液殺菌力的首要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也不是濃度越高殺菌效果就越好,如95%以上乙醇殺菌效果就不如70%乙醇好。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很多,要根據不同的消毒對象和消毒目的選擇不同的消毒劑,選擇合適的濃度和消毒方法等。在按推薦濃度使用的同時,要重視消毒藥的用量。如果使用的劑量不夠,就達不到消毒效果,只能是不全面的消毒。在使用合理消毒濃度的同時,還應充分地濕潤被消毒的物體,這樣才能保證消毒效果。
5 消毒前忽視清洗、清掃工作
全面徹底的清洗和清掃被消毒物體是有效消毒的前提。否則有機物的存在如糞、尿、血液、體液等,必然會影響消毒效果,而且全面徹底的清洗和清掃會大大降低消毒劑的使用量,降低消毒成本,減少消毒盲區,達到徹底消毒的目的。所以說消毒前先要做物理性的清掃沖洗,并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一般先掃后洗,先上面、后墻壁、再地面;從圈舍的遠端到門口,先圈舍后環境,逐步進行,經過認真徹底的清掃和清洗,可以消除80%~85%的病原體,而且可以大大減少糞便等有機物的數量。
消毒時要遵循先凈道(運送飼料等的道路)、后污道(清糞車行使的道路),每周要不少于兩次的全場環境消毒??丈嵯疽话阋?~3種不同作用類型的消毒藥交替進行。帶畜禽消毒時,一般在每周進行一次,發病期要堅持每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