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保千里電子有限公司 詹莊麗
核心配套是發展高端海工的關鍵
深圳市保千里電子有限公司 詹莊麗
1、應形成產業“準入”制度。
海洋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海工裝備制造的熱潮。船企以及其他各類裝備制造企業都在進軍海工。一方面,從業者增加有助于這一戰略產業迅速做大。另一方面,一些企業盲目進入也為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困擾。海工業界人士呼吁,希望國家制訂出臺海工裝備生產行業準入的強制性標準,形成產業“準入”制度,保證產業的發展質量,提高海工裝備制造企業競爭能力,切實發揮政府的宏觀引導和協調作用,避免出現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的狀況。
2、重視產品的精細化流程。
加強企業技術改造,配套件企業更需要的是做精,行業企業一定要首先專注于某個領域產品的研發。核心配套件的探索和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人才、資金和自身的努力。配套件要想與國外縮短差距,就要解決細節問題。應把解決細節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需要精心設計、精心制造、注重細節,徹底解決已掌握核心技術的產品可靠性問題,把所有的外觀、表面質量及所有的細節都提高到國外產品同等水平上來,以此支撐新技術的發展。
3、實現產業技術聯盟,形成產業推力。
行業間和跨行業的多形式、多渠道的產業聯盟和協同創新非常重要。應該適時成立海工裝備產業聯盟,打通上下游,找到成本優勢,才能與國際對手競爭;要解決單一配套件企業實力不足的問題,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形成足夠的產業推力;要結合海洋工程裝備的技術發展趨勢及生產經營工作和實際工程項目的需要,在鞏固提高淺水裝備設計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升裝備的前端工程設計和基本設計的能力,掌握大型功能模塊的設計技術,逐步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核心配套產品的研發生產,加大對核心基礎零部件和功能部件的研究支持力度,形成與部件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提高關鍵系統和設備配套能力。
產品低端化是中國海工裝備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向附加值更高的服務領域延伸是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從國際海工產業實現層次看,中國首先應充分鞏固已涉足的海工領域,如船體制造,然后向高端產業升級。在產業升級的基礎上,再向創新研發能力和提高服務保障能力的價值鏈兩端延伸。未來,在暫未涉及的全新領域,逐步填補國內空白點。中國海工還需借鑒倫敦航運金融發展經驗,走以金融為核心帶動產融結合發展的模式,構筑系統海洋金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