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濟源市畜牧局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濟源459000)
如何科學飼養種公豬
李文杰
(河南省濟源市畜牧局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濟源459000)
種公豬是一個豬場生產線的源頭。種公豬管理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種公豬的配種能力,增加畜產量。而種公豬飼養管理的好壞與其生產力是直接相關的,如何使種公豬保持體狀良好,精力旺盛,提高配種結合率,是光大飼養員重點考慮的問題。本文研究首先介紹公豬的生理特性及飼養要點,然后針對當前的公豬現狀,提出更科學合理地飼養管理措施。
種公豬;飼養;生理特征;管理措施
1.1 公豬生理特性
用于畜牧業生產的公豬多為種公豬,公豬飼養的目的是為母豬提供優良精液,提高母豬的生殖力。首先,公豬交配月齡的限制,只有達到一定的時間,公豬才能產生質量更高的精液。研究表明,12月齡后的公豬最適合交配,體重達到70 kg以上為好,膘情應以八成膘為適。而在12月齡前的公豬應該以精飼養為主。除了性行為之外,公豬的習性還主要包括采食行為、排泄行為、群居行為、爭斗行為、母性行為等。公豬食量大、食性雜,并且公豬取食具有選擇性;另外公豬一般不在睡覺的地方排泄,防止被其他天敵發現,是自我保護的一種行為。在無豬舍的情況下,豬會在固定地方居住,表現出定居漫游的習性,雖然豬有和群性,但也有競爭性,大欺小、強欺弱和欺生的好斗習性,豬群越大,這種現象越明顯。
1.2 公豬飼養的管理要求
公豬的飼養要求,首先應該保證環境條件滿足公豬生長的需要,最適合公豬生長的環境溫度為18~20℃,如果室內溫度長期在20℃以上,會影響到公豬精液的質量,從而影響母豬的生殖力。在保證環境溫度的基礎上,還要控制好光照強弱,光照時間過長、過短都會影響精液品質,適宜的光照時間為每天10 h左右。在公豬飼養方面,還會涉及到一個種豬引進的問題,在外來種豬引進的時候,要嚴格做好檢疫,防止其攜帶的病毒侵入。另外對定期做防疫接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是為了防患于未然,二是可以減少治病成本。
2.1 保證營養供應
在公豬的12月齡前,是要采取精細飼養的方法,主要是為了保證公豬的生長,為后期的生殖交配做準備。因此對于公豬的飼養首先是要保持營養供應,公豬是雜食性動物,在食物供應方面,要全面供應,包括礦物質營養元素、有機營養等物質,尤其注意保證食物中優質蛋白質的含量,因為蛋白質的含量影響精液的水平,因此,在公豬的日糧中必須以優質適量的蛋白質飼料,多種來源的蛋白質飼料可以互補,以提高蛋白質的生物學價值。
2.2 加強公豬運動
在保證營養供應的基礎上,也要對公豬加強運動。公豬加強運動,有利于增強體質,提高交配能力。如果公豬缺乏運動,定會導致其過度慵懶肥胖,交配能力也會隨之下降。筆者調查發現,很多公豬飼養缺乏運動場地,這也是導致公豬運動量少的一個原因。對公豬的運動量要求,一般上下午個運動一次,每次1 h左右。
2.3 公豬的合理利用
公豬養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與公豬交配,提高畜產量。因此如何對公豬合理利用,在保證其生殖力的基礎上達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是飼養員重點考慮的問題。首先,公豬初配年齡的確定,公豬性發育成熟后并不代表可以進行交配,精子成熟還需要一定時間。如果交配年齡過早,會影響公豬的生長。再者是公豬的利用強度問題,年齡小的公豬交配頻率不能過于頻繁,1~2歲的小公豬每天交配不應超過1次;連續配種2~3 d后應注意休息2 d;且2次間隔時間不能少于6 h。另外,交配時間達2~3年以上的精液質量較差,性欲不強的公豬,要及時淘汰。
俗話說“母豬好,好一窩,公豬好,好一坡。”種公豬質量的好壞是,提高母豬產仔數和提高養豬效益的一個重要保證。未來使種公豬有良好的繁殖能力,提高母豬的生產力,增加畜產量,僅僅依賴量的要求是不夠的,還必須強調質的重要性。在達到質和量的要求后,便是做好科學的管理工作,這是最后關鍵的一步,也是重要且持久的一步。■(編輯:趙曉松)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5.009